
6月12日下午,“2025香港車博會高峰論壇”作為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香港)期間舉辦的首場會議重磅登場。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分別發表精彩致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同濟大學教授鐘志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副總裁柳長慶,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孝飛,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企劃與項目管理部副總經理張雁軍,廣汽國際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順勝,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陳春青,地平線總裁陳黎明,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芯擎科技創始人、董事兼CEO汪凱,芯馳科技副總裁兼董秘陳蜀杰,汽車之家執行董事兼CEO楊嵩,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業務管理部總經理黃健庭,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李呈祥等先后圍繞“主機廠發展戰略、供應鏈創新技術優勢、供應鏈金融服務、企業ESG競爭力”等內容展開研討。本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擔任主持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期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發布了2025年中國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推薦名單。名單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李桂新發布,并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旭、專務副秘書長魏文清為13家企業頒發了中國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證書。


當前,香港正重新定義在百年汽車變局中的時代新坐標——它既是“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鍛造的中國汽車業走向海外的新引擎,又通過打造全新的產業合作模式,成為全球汽車版圖中的新亮點、新高地。
付炳鋒認為,香港是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人民幣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擁有成熟的資本生態和暢通的國際貿易通道。近期,國際調解院總部也落戶香港,香港的法律體系、法治環境以及專業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值得關注的是,香港本身也是重要的汽車消費市場,消費趨勢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特區政府各級行政機構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理念,推動公共領域電動化,引導市場消費向新能源汽車轉變,這對內地的汽車企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據孫東介紹,為抓緊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推動香港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香港特區政府秉持“以產業為導向”的原則,在過去三年推出了多項政策,最典型的就是三年出了三個百億元的計劃,促進上、中、下游協調發展,進一步完善香港科創生態圈。如今,這些政策已初見成效——越來越多海內外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國際總部或上市,加速了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發展進程。未來,香港將繼續以開放政策、高效服務,支持企業扎根香港,共享大灣區及全球市場的龐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快速發展,“中國品牌汽車”深受全球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楊中平認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香港正在以獨特的優勢,發揮內聯外通的重要作用,自去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連續兩年在香港召開以汽車與供應鏈為主題的高峰論壇,共話綠色、智能出行與產業科創生態的美好未來。兩地智慧交融,不僅為促進合作提供新的契機,同時也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融合開辟新路徑。
金融作為產業出海的“加速器”和“穩定器”,發揮的作用愈發凸顯。在金融方面,香港已經成為了內地車企向全球融資擴張的首選地。據黃健庭介紹,香港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設有多個獨立的監管機構,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確保金融市場正常運作。中國汽車企業在香港上市具有多重優勢,除了香港市場本身的吸引力之外,對內還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對外可以起到國際市場延伸的作用。黃健庭以香港金融機構為例,可以從銀團貸款、并購融資、境外債券承銷、IPO一條龍、綠色金融、現金管理等多個方面,為中國出海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是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鐘志華認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雖然已經領先全球,但其發展仍然面臨著安全、節能、環保、舒適、便利、愜意、高性價比等諸多方面的挑戰。那么,如何基于現在的發展基礎去應對未來的挑戰?這是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方向。
基于此,鐘志華總結了汽車產業鏈的八大創新路徑,即新功能、新架構、新能源、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模式,這八個“新”是螺旋式上升的。通過“八新聯動”交叉融合創新,汽車產業發展將不斷突破人們的認知和想象邊界,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新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顛覆汽車的架構和應用模式,產業鏈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創新無止境,汽車的發展也將無止境,新能源汽車是上半場,智能汽車是下半場,目前上半場還沒有結束,還有很多機會。展望未來,交叉融合、優勢互補將不斷演繹汽車產業發展的新精彩。
發展至今,中國品牌已從單純的“賣產品”進化為“輸出產業鏈”,在海外市場構建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格局。楊嵩認為,在全球超170個國家,面對多變市場與分散需求,中國品牌若各自為戰,則難以實現規模協同。面對中國品牌“出海”呈現加速態勢,如何提升全球運營效率、突破流通與服務瓶頸,成為亟待解決的行業課題。汽車之家瞄準這一目標,致力于打造橫跨整車采購、物流、售后、品牌推廣和服務體系的一站式綜合平臺。
據楊嵩介紹,汽車之家未來將依托AI與數智化能力,打通品牌全球運營的“空中護航”與“地面落地”,攜手中國車企,向世界展現中國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領先實力,實現中國品牌從產品“走出去”到產業、服務、文化“走進去”的全面升級。


全球汽車產業的百年變局正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中國汽車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加快融入世界。據柳長慶介紹,中國一汽錨定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發展目標,計劃2030年海外銷量突破100萬輛。面向香港市場,中國一汽發布了“1+1+3”行動計劃,即“共建 1個產業平臺、打造 1個示范項目、構建 3個運營中心”。其中,在產業共建方面,將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聯合研發與成果轉化平臺;在生態共享方面,將打造換電的士綠色出行示范項目;在產融共進方面,將構建國際財資運營中心、全球投資運營中心、國際貿易運營中心三個運營中心。
無獨有偶,東風汽車也正在借助香港市場的力量,加快開拓海外新藍海,目前已進入東南亞市場,并導入多款乘用車、商用車車型。據張雁軍介紹,東風汽車去年就在香港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右舵產品,并已經實現了銷售,今明兩年,還陸續會把更多的新能源產品帶到香港。未來,東風汽車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加快推動新能源躍遷、智能化躍遷和國際化躍遷,而其中決勝國際化新藍海更是重中之重,為此東風一直在堅持技術創新和屬地化戰略雙輪驅動,乘商雙線發力。

作為中國與世界連接的超級樞紐,香港具有重要的窗口作用和示范效應,廣汽也將香港作為全球化戰略的“橋頭堡”。在2025香港車博會上,廣汽正式宣布啟動“香港ACTION”,將從產品、渠道、服務、能源體系和出行生態方面,全面布局香港市場。據王順勝介紹,“香港ACTION”是廣汽“One GAC 2.0”在香港的實質落地計劃,目標是堅守“品質領先”“科技創新”的品牌追求,秉持“服務先行”“客戶第一”的經營理念,深耕香港市場。目前,廣汽正在積極推進與香港本地企業的合作,尋求加快推動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2028年前在香港布局超300座1000V超充樁。
在香港已成為全球電動化程度較高市場的當下,長安汽車不僅將香港作為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關鍵,更是探索全球右舵市場的重要橋梁。王孝飛表示,長安汽車將秉承“在香港,為香港”的宗旨,為香港用戶帶來更前沿的科技、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長安的戰略布局重點集中在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個方面,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隨著戰略持續推進,長安在技術研發、品牌建設、全球拓展等方面持續取得突破,加速邁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
未來香港也將成為奇瑞開拓右舵市場的品牌高地,以香港為“新坐標”,奇瑞將持續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多高品質、高科技產品和優質體驗。陳春青認為,中國汽車品牌現在的產品品質,包括品牌、制造能力等都在提升,實際上也逐漸獲得了海外消費者的認同,而在出海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服務當地,給社會創造就業價值。與此同時,基于香港是金融的集中之地,陳春青希望借助香港的金融平臺幫奇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資金,智能協同資金池,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利用資金的流動性以及做跨境外匯直聯平臺;二是外匯,利用香港做跨境有效對抗風控風險,以及進行全天候的風控支持;三是融資,希望打通各個國家總代理的融資鏈,通過香港鏈接全球金融資本。
香港不僅是自動駕駛技術出海的試驗場,也是進軍國際電動車市場的第一站。何小鵬系統闡釋了以香港為樞紐、以科技創新為抓手的小鵬汽車全球化戰略路徑。通過香港連接世界,香港地區對于小鵬汽車出海具有重要意義,撬動這個支點需要科技硬實力與可持續發展軟實力的雙輪驅動,而這些也正是小鵬汽車出海的底氣。何小鵬通過小鵬汽車入港一周年的觀察,發現香港消費者對“智能化”與“AI科技”展現出極高的市場熱忱,這印證了AI汽車的巨大發展勢能。
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時代浪潮下,汽車芯片不僅為汽車注入了強大的計算能力,更支撐了智能座艙、組合輔助駕駛、車輛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實現。
汪凱認為,中國智能汽車的發展已經領跑全球,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部件,中國芯片已經有能力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與國際主流產品同臺競技。據汪凱介紹,芯擎科技自研的7nm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在2024年已登頂國產座艙芯片市占率第一的寶座,并于去年成為第一個沖出國門、獲得德國大眾長期大額訂單的中國智能座艙芯片供應商。基于“龍鷹一號”的創新設計,芯擎率先實現了“艙行泊一體”解決方案。芯擎科技全面升級的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二號Ultra”和“龍鷹二號Lite”也將于明年正式推出,其全場景7nm高階輔助駕駛芯片“星辰一號”將于今年大規模量產。
楊宇欣認為,“平權”是輔助駕駛行業大規模爆發的重要契機。近幾年,黑芝麻智能成功建立了兩大芯片產品系列,一是華山系列,專注在輔助駕駛算力的不斷提升上;二是武當系列,主打跨域融合,通過算力的不斷提升推動輔助駕駛水平的提升。黑芝麻智能的“平臺化”戰略,同樣是其實現“智駕平權”愿景的核心引擎之一。通過構建從芯片到硬件、軟件、算法的全棧平臺化解決方案,并打造開放、協同的生態系統,能系統性、規模化地降低輔助駕駛技術的研發門檻、成本和時間。
陳蜀杰認為,汽車智能化加速普及,芯片成重要發展引擎。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美元,年需求量將超過450億顆。據陳蜀杰介紹,芯馳智能座艙芯片本土市占率第一,高端MCU領域對標國際一流公司,全系列產品累計出貨超800萬片,量產車型100多款。芯馳科技始終積極推進本土智能座艙與智能車控芯片的創新引領與商業化應用,實現了中國汽車主控芯片的量產引領,并且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加速汽車芯片出海與全球化布局,致力于賦能智能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顯而易見的是,中國汽車智能化水平正持續攀升。陳黎明表示,地平線始終堅守技術創新之路,依托開放生態與十年軟硬結合技術沉淀,構建覆蓋全場景輔助駕駛應用的解決方案體系。面對智能駕駛價值拐點,地平線以征程6系列和HSD為全球客戶提供性能最優、靈活可升級的智駕解決方案,推動智能駕駛面向全球汽車市場的量產落地。立足全球化發展新階段,地平線將持續踐行人本科技理念,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推動輔助駕駛技術的普及與升級,為智能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共同引領行業邁向更智能、更安全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