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硬核白內障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硬核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研究組應用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和視力指標。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視力高于對照組,眼壓、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效果理想,能迅速恢復患者視力水平,降低眼壓,改善角膜散光度,縮短手術及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促進術后康復。
關鍵詞:硬核白內障;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圍手術期指標;眼壓;角膜散光度
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之一,高發(fā)于中老年人群。隨著全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每年新增的白內障致盲患者約40萬例[1]。白內障確診后,患者常出現(xiàn)視線模糊、怕光、看物體顏色較暗等癥狀。研究表明[2],局部營養(yǎng)障礙、輻射、中毒、遺傳、老化等因素均可誘發(fā)白內障。其發(fā)病機制與晶狀體功能和結構受損有關,導致晶狀體蛋白變性、渾濁。其中,硬核白內障指晶狀體核硬度達到Ⅳ,其晶狀體渾濁程度較普通白內障更嚴重。對于這一階段的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病情持續(xù)惡化將會導致失明[3]。目前,臨床針對白內障多采用手術治療方式,包括白內障囊內/外摘除術、小切口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等。不同術式取得的療效存在一定的差異。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硬核白內障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硬核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57~90歲,平均年齡(76.29±3.61)歲。研究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59~89歲,平均年齡(76.41±3.6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4];無異常視網(wǎng)膜病變;虹膜、前房等結構正常;精神狀態(tài)正常,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合并角膜病;既往有眼部創(chuàng)傷史;合并青光眼、葡萄膜炎。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
(1)術前準備: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麻醉,待麻醉生效后,置入開瞼器以充分暴露眼瞼,為后續(xù)手術操作創(chuàng)造清晰視野。(2)切口制作:在近角膜緣透明角膜的10點到11點位置,使用3.0 mm平面角膜刀制作主切口;隨后,于1~2點位置制作約
1.0 mm的輔助切口,完成手術切口的準備。(3)前房處理:向前房內注入透明質酸鈉注射液,為前房內操作提供穩(wěn)定環(huán)境,接著實施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操作。(4)晶體處理:采用穿刺刀穿刺前房,分離晶體核,再通過超聲乳化技術將晶體核粉碎并吸除,之后在囊袋中植入人工晶狀體,完成晶體的置換。(5)切口閉合:再次使用黏彈劑,對切口進行水密切閉,確保切口密封良好,防止房水滲漏。(6)術后處理:復位結膜瓣,采用無菌敷料對患眼進行包扎。?
1.2.2 研究組應用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治療?
(1)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麻醉,麻醉后讓患者充分散瞳,以便更清晰地觀察眼內結構,為手術做好準備。(2)切口制作:在顯微鏡的輔助下,以上穹窿為基底制作結膜瓣,于角膜緣正上方3 mm處作約6 mm的板層鞏膜切口,使用隧道刀進行板層分離,形成從鞏膜隧道延伸至角膜緣內2~2.5 mm的透明角膜區(qū)的手術通道。(3)前房處理:通過穿刺打開前房,注入黏彈劑以維持前房深度和穩(wěn)定性,保護眼內組織。(4)晶體處理:在晶體表面制作直徑約6 mm的圓形截囊口,向前房內注入平衡鹽溶液,促使晶體核與皮質層分離并游離至前房。經(jīng)手術切口伸入晶狀體圈匙,小心套住晶體核,緩緩將其移動至切口處并完整挽出。吸除前房內的黏彈劑,注入0.1%卡米可林縮瞳,再對眼內進行沖洗。(5)切口閉合:根據(jù)術中具體情況,對切口進行必要縫合,確保切口閉合嚴密。(6)術后處理:包扎患眼,待患者恢復穩(wěn)定后,使用
5 m E字視力表燈箱測量視力,用非接觸眼壓計測量眼壓,用驗光儀測量角膜散光,評估手術效果。?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住院時間。(2)比較兩組視力指標:治療前后,檢測患者視力、眼壓、角膜散光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視力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視力、眼壓及角膜散光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視力指標均明顯改善,研究組治療后視力高于對照組,眼壓、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白內障是我國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其發(fā)病機制可能與遺傳、外傷等多種因素有關。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晶狀體代謝異常或出現(xiàn)退行性變,致使晶狀體蛋白質變性、混濁,長期可引發(fā)視神經(jīng)萎縮。當視神經(jīng)細胞逐漸凋亡時,患者會出現(xiàn)對應視野缺損,嚴重時將導致失明[5]。從病理學上看,白內障可分為藥物性、外傷性、發(fā)育性、后發(fā)性、代謝性等類型;按發(fā)病年齡區(qū)分,則可分為幼年性、老年性、先天性白內障。其中,老年性白內障最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逐漸老化,視力減退,白內障的患病率逐漸上升[6]。目前,臨床治療白內障的首要目標是恢復患者有效視力,使其盡可能達到發(fā)病前的視力水平。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國內外臨床廣泛應用的新型白內障治療技術。該手術通過超聲乳化頭產(chǎn)生的高速機械振蕩粉碎晶狀體核,同時保留術后晶狀體后囊,為后期人工晶體植入創(chuàng)造條件。操作過程中,晶狀體核越硬所需的超聲能量越大,振蕩效應對患者的虹膜、囊膜及角膜內皮等眼內組織造成的損傷也越大[7]。這種損傷機制可能增加角膜內皮損傷、囊膜破裂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進而影響手術預后效果。對于視力<0.3且核硬度分級在Ⅰ~Ⅱ級(軟核白內障)的患者,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效果較理想。然而,對于核硬度分級≥Ⅲ級的硬核白內障患者,此術式的手術難度顯著增加,且易損傷角膜。術中高能量超聲可能造成角膜內皮細胞損傷,導致術后發(fā)生明顯的角膜水腫;此外,角膜內皮細胞缺乏再生能力,一旦受損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術中必須采取嚴格的角膜內皮細胞保護措施,以保證角膜透明度和視力恢復質量。
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手術顯微鏡下實施,通過閉合式抽吸系統(tǒng)聯(lián)合前房持續(xù)灌注技術,可在完整保留晶狀體后囊膜的情況下,精準摘除混濁的晶狀體核與皮質,不僅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還能有效縮短治療時間[8]。此外,該術式手術切口
<7 mm,極大地減輕了對眼部組織的損傷,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相較于白內障囊內摘除術,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安全性與功能性方面展現(xiàn)出顯著優(yōu)勢。其通過保留晶狀體后囊膜的完整結構,能有效降低黃斑囊樣變性、視網(wǎng)膜脫離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9]。這一操作有助于減少對后囊組織的損傷與干擾,為植入后房人工晶體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減少玻璃體脫出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P<0.05)。小切口白內障手術的操作難度相對更低,術中無需反復操作前房,能有效避免對內皮細胞的損傷。同時,該手術具有切口更小、創(chuàng)傷更少、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術中能有效保護角膜,促進患者視力恢復。本研究結果另顯示,研究組治療后視力高于對照組,眼壓、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對照組
(P<0.05)。提示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可有效恢復患者的視力,并減少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促進患者康復。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術中能夠穩(wěn)定前房,保護角膜,控制患者的散光情況;術后有助于加快視力恢復,減少散光[10~11]。
綜上所述,采用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效果理想,能迅速恢復患者視力水平,降低眼壓,改善角膜散光度,縮短手術和住院時間,減少出血量,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鄭艷瑾,趙春梅,劉湘云,等.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淺前房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22,22(1):87-90.
[2]王雨晴,王林,張招德.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效果研究[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57(1):41-45.
[3]沈學成,鐘新娜.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效果及對術后干眼癥的影響[J].中國醫(yī)刊, 2022,57(7):204-205.
[4]晉秀明,張玲琳,李碧華.《APACRS白內障和屈光手術圍手術期眼表管理實踐指南(2017)》解讀[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20,38(4):355-359.
[5]許艷,秦佳音,趙蘊南,等.兩種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硬核伴低角膜內皮細胞數(shù)白內障病人的療效觀察[J].實用老年醫(yī)學,2022,21(7):35-36.
[6]謝秋霞,齊慧芳,華山,等.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J].國際眼科雜志,2022,22(1):92-93.
[7]尹瑞梅,陳琳,王濤.改良的扁平部玻璃體放液用于青光眼白內障聯(lián)合手術治療伴晶狀體懸韌帶異常的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眼科,2023,32(5):403-408.
[8]楊陽,朱飛,李達.超聲乳化手術與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高齡白內障的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海南醫(yī)學,
2022,10(12):32-33.
[9]李娜,楊宇,黃海.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與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老年Ⅱ~Ⅲ級核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的療效比較[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22,28(4):51-53.
[10]宋雨晨,香淑媚,李偉勛.小切口摘除術治療老年性硬核性白內障中眼用凝膠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3,21(19):149-150.
[11]楊竹梅.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硬核白內障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2020,(1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