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濟南市落實“雙碳”目標、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結合消費者決策模型,從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出發,探究濟南市新能源汽車購買決策的特點。結果表明:(1)92%的受訪者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車;(2)汽車價格、汽車性能、個性化設計是影響濟南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3)相較于國外品牌,價格親民的國產品牌更適合濟南市場。基于此,從政府政策、企業生產、市場經營、社會氛圍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建議,為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崛起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碳”目標 新能源汽車 購買決策 濟南市
1 緒論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雙碳”目標,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雙碳”目標強調加快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布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發展道路,成為我國實現生態文明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山東省作為全國經濟大省,目前面臨產業結構偏重、傳統動能占據主導地位等問題。
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積極響應山東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省會城市發展的長期戰略。那么,目前濟南市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呈現何種特點?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因素有哪些?上述問題的解答,對于積極穩妥推進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策和消費者偏好兩個方面。(1)關于政府政策,學者們研究發現汽車優惠政策、購車補貼、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干預手段有效提升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解決了市場初期新能源汽車供需雙不足的問題[3];周瑛等對“雙碳”背景下我國2009~2022年中央政府發布的126份新能源汽車政策文本進行量化評價,總結了政策工具、政策主體和政策主題方面的情況并提出針對性建議[4]。(2)關于消費者偏好,呂振杰等研究發現,消費者更關注售后服務和品牌知名度,消費者自身的消費觀念和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重要因素[5];李曉燕研究發現,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感知價值是影響購買意愿的核心因素[6]。就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究而言,學者們多關注青島和濰坊,如徐文亭等人對加快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研究[7],李琳等人對濰坊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探索,為未來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獻計獻策[8]。
綜上,新能源汽車是我國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之路。而巨大的消費市場是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前提。結合已有研究,從消費者購買意愿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研究較少,文章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結合消費者決策模型,從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出發,重點考察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化核心城市之一的濟南在新能源汽車消費上表現出的特點,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給出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2 研究區及數據來源
2.1 研究區概況
濟南市,位于山東省中西部,分別與聊城、德州、濱州、淄博和泰安交界,總面積10244平方千米,是環渤海經濟區與京滬經濟軸的重要節點[9],同時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城市之一。
2.2 數據來源
研究涉及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山東省統計年鑒》《濟南統計年鑒》,車輛性能評分及車輛價格來源于“汽車之家”官方網站,新能源汽車充能成本來源于高德地圖官方網站,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因素和新能源汽車的理想價位等數據來源于調查問卷結果的整理。
3 研究方法
3.1 問卷調查
基于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推動,當前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崛起,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濟南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文章從消費者視角出發,結合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占有量現狀,設計調查問卷,分析濟南市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現狀。
為使問卷數據更具準確性和可參考性,選取濟南市市民作為調查對象,采用線上+線下問卷的形式,共發放222份問卷,最終共回收213份問卷,其中有199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9.6%。
3.2 消費者決策模型
消費者決策模型將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因子進行量化處理,該模型具體內容如下[10]:
文章將效用定義為消費者的支付意愿超出實際支付成本的部分,如式(1)。
其中,Ui,i,t代表t時期消費者j購買產品i獲得的凈效用,WTPi,j,t表示t時期消費者j對產品i的支付意愿,Costi,j,t為t時期消費者j為產品i付出的總成本。
相關系數記為ω,可以理解為消費者為了獲得性能評分高1分的產品愿意多支付的金額。如式(2)。
設定資金成本為cci,m,t,每年能耗支出和時間成本分別用fci,j,t,tci,j,t表示,useyeari,m為汽車的使用年限。消費者付出的總成本為:
其中,資金成本為消費者購車時實際支付的價格,等于產品售價減去消費者獲得的財政補貼:
使用過程的能耗支出為消費者每年為加油或充電付出的成本,設pfm,t為t時期的能源價格,每期汽車使用帶來的能耗支出為:
時間成本用城市平均小時工資wagejn與充電所耗時間的乘積加以衡量,表達式如下:
chargei,m為每類車加能的時間,waiting-n.i.t代表汽車用戶每次加能前需要等待的車輛個數,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sumqnm,t和sumstanm,t分別表示不同類型汽車及對應加能站的當期保有量,qdm是每類加能站每天服務的車輛總數,fdmn表示不同城市車主加能的頻率。
4 研究結果
4.1 問卷數據分析
4.1.1 消費者畫像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的性別、年齡、職業特性將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1)在男性中約有45.4%的受訪者有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2)有購買新能源汽車意愿的消費者年齡集中在36~47歲,但也存在性別差異,其中男性集中分布在36~41歲,女性集中分布在42~47歲。(3)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面向群體主要是36~41歲的男性,新能源汽車的潛在消費者主要是24~29歲的女性,其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各類公司就職的職員。
4.1.2 調查對象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情況分析
根據問卷反饋信息顯示:(1)大部分受訪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新能源汽車。其中,有相當比例的受訪者表示是通過網絡短視頻廣告及類似途徑了解該產品,但是仍有8%的受訪者表示并不了解新能源汽車。(2)有83.5%的受訪者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車相關優惠政策,其中26.1%的受訪者表示對相關政策非常了解。在受訪者為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期望享受的優惠政策進行排序后,采取加權平均計算各政策的得分,結果顯示“免限號、上牌搖號”和“購車財政補貼”是分數最高的兩種政策。(3)大部分受訪者會關注車輛是否為新能源汽車。僅有9%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乘坐公共汽車或網約車時關注汽車牌照顏色及乘坐的車輛是否為新能源汽車。
綜上,92%的調查者顯示了解新能源汽車,網絡短視頻廣告是消費者主要的了解途徑,“免限號、上牌搖號”和“購車財政補貼”是消費者最期待的兩個購車優惠政策,這也將對未來濟南市政府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建設提供新的思路。
4.1.3 調查對象對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感知情況
從統計結果來看:(1)社會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較高,98%的受訪者認為新能源汽車具有發展潛力。其中,絕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混合動力車的發展潛力更大。(2)約一半的受訪者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在“新能源汽車能否替代傳統燃油汽車”一題中,46.7%的受訪者認為傳統燃油汽車會被替代,30.1%的受訪者持中立態度,剩下的受訪者認為傳統燃油汽車不能被新能源汽車替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濟南,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廣闊。(3)環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噪聲小、安全舒適等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優點。約74%的人認為新能源汽車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但技術復雜、濟南市政策補貼力度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
4.1.4 新能源汽車性質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
對受訪者選購新能源汽車關注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各個影響因子對新能源汽車購入的影響程度,通過統計排序,影響力度最強的影響因子為汽車價格,影響力度最弱的影響因子為商家促銷活動。
由此可知,性價比在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選購中占據主導作用,新能源汽車廠商可以通過發展規模效益,降低汽車價格,提升汽車性價比,為人們選購新能源汽車提供更多選擇。
4.1.5 濟南市居民理想新能源汽車的形象描摹
通過對受訪者家庭月收入水平、購入新能源汽車的理想價格區間以及購入汽車用途等數據的分析,發現199位受訪者家庭月收入均值處于中下水平,即購買能力有限。同時,數據顯示,受訪者對于理想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區間,主要集中于5萬~10萬元,表明居民的理想價格普遍較低。
結合受訪者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途進行分析,通過累加求和的方式進行統計,得出結果為,購車用于交通通勤的人群占比占據絕對優勢,人們購車著重考慮其使用價值。由此,可以得出濟南市居民理想新能源汽車的特點為實用、耐用且價格較為親民。
4.2 消費者決策模型分析
分析選擇了問卷分析中支持率最高的特斯拉品牌中較熱門的車型Model Y與國產中支持率相對較高的比亞迪品牌較熱門的車型秦PLUS進行購買效益對比。
依據公式計算,發現購買特斯拉Model Y車型的效益更高,但銷售價格不符合濟南市民購車預期價格,消費者購買欲低。相比之下,比亞迪汽車的購買效益更低,但濟南市民對比亞迪的購買意愿更強。結合調查問卷結果,價格是影響人們對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中最大的因子,因此濟南市民更愿意購買比亞迪汽車。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新能源汽車的潛在用戶主要是24~29歲的年輕女性,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職員,價格是影響他們選擇是否購入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因子,同時外觀與內飾等汽車個性化特征在她們選擇汽車的時候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目前濟南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普遍持積極的態度,可以通過提供優惠政策、促進宣傳等措施提升消費者購買意愿。
價格親民的國產車更適合濟南市場。像比亞迪這樣的國產汽車盡管其購買效益相對于特斯拉汽車較低,但比亞迪汽車的價格與濟南市人均消費水平更為匹配,故濟南市民對于比亞迪汽車的購買能力明顯更強,這使得比亞迪汽車的市場占有率更高,競爭力也更強。
5.2 建議
政府可以通過出臺購車補貼等實質性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依據上級下發的重點文件,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針對性優惠政策,如稅務減免、降低土地價格等,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車在本地投資建廠,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
政府需營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增強品牌間的深度合作,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此外,大力開拓二手車市場和共享汽車市場[11],以增加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機會,也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力宣傳新能源汽車優勢與環保理念,最大限度讓市民客觀全面地認識新能源汽車,減少購買顧慮,增強購買意愿,提升濟南當地新能源汽車銷量,為濟南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加大對建設基礎設施的前期投入,在濟南合理布局充電樁,適度降低能源價格,促進充電設備技術更新,減少用戶充能壓力并提高用戶充電便捷性與體驗感,加快本地能源轉型,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高波,李云鶴,李洪偉.“雙碳”目標下產業集聚、環境規制與區域碳排放效率[J].當代經濟,2024,41(3):32-42.
[2]曲毅.關于山東省改革開放以來新舊動能轉換的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4(1):110-113.
[3]涂琦娟,何衛紅.補貼退坡政策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雙重差分模型[J].中國物價,2024(2):54-58.
[4]周瑛,嚴林志.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政策文本量化評價[J].軟科學,2024,38(07):127-134+144.
[5]呂振杰,林益成,陳靜娜.基于消費者偏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時代汽車,2023(23):163-165.
[6]李曉燕.感知價值因素作用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4(1):77-79.
[7]徐文亭,肖強,王春莉,等.加快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9(10):50-51.
[8]李琳,李冰,孫常林.濰坊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策探索[J].產業創新研究,2020(8):34-35.
[9]尹宏玲,徐會芝,褚晨晨,等.度效兩維視角下城市居住用地評估與分類研究——以濟南中心城區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24,39(1):64-71.
[10]孫曉華,劉小玲,于潤群.城市規模、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J].運籌與管理,2018,27(7):111-121.
[11]王曉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挑戰[J].汽車與新動力,2024,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