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企業財務管理也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財務智能化作為這一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改變傳統財務工作的方式和內容。財務智能化主要依賴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數據處理的效率,還使數據分析變得更加精準和全面。面對這樣的技術變革,財務管理的職能也在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管理需求和市場環境。基于此,文章深入研究了財務智能化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探討了財務智能化背景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影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有效路徑,旨在推動企業財務管理的現代化、提升財務管理的價值和效率。
關鍵詞:財務智能化;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路徑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7.031
傳統的財務會計主要關注于記錄和報告企業的財務信息,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合規性,它的核心任務包括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審計及稅務申報等。雖然這些任務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但它們往往以事后數據為基礎,難以提供前瞻性的決策支持。相對而言,管理會計則關注于內部的管理需求,提供與經營決策相關的信息,以幫助企業進行戰略規劃、成本控制和績效評估。
1 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必要性
1.1 市場環境變化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對企業的經營模式和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的加劇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使企業必須快速適應外部變化,以保持競爭優勢。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財務會計方法已經難以滿足企業對靈活性和前瞻性的需求,因此,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顯得尤為必要。首先,在傳統的財務會計模式下,重點是對歷史數據的記錄和報告,以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合規性。然而,現代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不僅涉及全球供應鏈的管理、市場需求的波動,還包括技術創新帶來的業務變革[1]。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更加動態和前瞻性的財務管理方法,以實時跟蹤市場變化和業務狀況,從而做出及時和有效的決策,這種需求超出了傳統財務會計所能提供的靜態數據記錄的范圍,推動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其次,財務智能化的興起使企業能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智能系統來處理大量且冗雜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預測和風險提示,這些技術的應用能提供更加精準的市場洞察,支持企業進行更加科學的決策。然而,傳統的財務會計方法往往難以處理這些復雜的數據和信息,這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往企業主要關注財務報告中的歷史數據和財務狀況[2]。然而,現代企業更加關注的是如何通過財務信息支持業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這包括對成本結構的分析、盈利能力的評估、預算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
1.2 內部管理需求
在當今的企業環境中,內部管理需求的變化進一步推動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復雜化,傳統的財務會計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企業對內部管理的多樣化和動態化要求。因此,轉型成為了必然選擇,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需求。第一,在傳統財務會計中,主要側重于記錄和報告歷史財務數據,以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合法性。然而,現代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處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更加需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支持決策的有價值信息。管理會計通過提供與業務戰略相關的分析、預算和預測,能幫助企業制訂更加科學的戰略計劃。如管理會計可以通過成本分析和利潤預測,為企業提供關于產品定價、市場進入和資源配置的建議,這些都是傳統財務會計難以實現的[3]。第二,傳統財務會計主要關注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合規性檢查,而管理會計則更加注重成本的詳細分析和績效的持續評估。現代企業需要對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管理會計的方法,如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能深入了解各項成本的構成和變化,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成本控制。另外,績效管理也是管理會計的重要職能,通過建立績效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幫助企業監控和提升各項業務的運營效率。第三,傳統財務會計的預算編制往往局限于年度預算和靜態財務預測,而管理會計則能提供動態的預算管理和預測分析。現代企業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和業務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管理會計通過靈活的預算管理工具和預測模型,以幫助企業實現實時預算調整和資金規劃,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2 財務智能化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影響
2.1 財務智能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財務智能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是深遠而多方面的,通過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系統,財務智能化顯著改變了傳統財務會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這些變化不僅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也為財務會計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首先,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通常需要手動錄入和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這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容易出現人為錯誤。財務智能化技術,通過引入自動化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能高效地完成數據錄入、賬務處理和財務報表編制等任務,這些系統可以自動從各種來源提取數據、進行整理和核對,減少了手工操作的繁瑣,顯著提高了數據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其次,傳統財務會計主要依賴歷史數據進行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基本分析,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但在面對復雜的財務信息時顯得力不從心[4]。智能化技術引入了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可以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供更為精準的財務洞察。財務會計通過大數據分析,能識別出潛在的財務風險、洞察業務趨勢,并生成實時的財務報告,從而支持更為科學的決策過程。再次,智能化系統能實時監控財務數據的流動和處理,確保財務操作符合相關法規和內部控制要求,這種實時監控不僅可以自動檢測到不合規行為,還能生成合規報告,為審計和監管提供可靠的依據。
2.2 財務智能化對管理會計的影響
財務智能化對管理會計的影響同樣深遠,帶來了顯著的變化和提升,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管理會計的工作方式和職能得到了極大的優化,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管理會計的效率和準確性,也在許多方面拓展了其功能和應用場景。首先,管理會計的核心職能之一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戰略指導。智能化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能處理和分析大量的業務數據,提供更為精準和深入的分析結果,這些技術使管理會計能更好地理解業務趨勢、預測市場變化,并對企業的運營狀況進行詳細的評估[5]。這種高效的數據分析能力幫助管理層制定更加科學和有依據的決策,優化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其次,傳統的預算編制和成本控制通常依賴于手工操作和經驗判斷,這種方法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智能化技術通過自動化工具和預測模型,可以實現動態預算管理和實時成本監控,這些技術能實時更新預算數據,自動調整預算計劃并進行詳細的成本分析,從而幫助企業發現和控制不必要的開支,這種精確的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了企業的財務透明度和管理效率。最后,管理會計不僅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還需要評估各部門和員工的績效。智能化系統通過建立績效指標和分析模型,能實時跟蹤和評估績效數據,這些系統能生成詳細的績效報告,幫助企業識別績效瓶頸和改進機會。企業通過智能化的績效管理工具,不僅能更好地激勵員工、優化團隊績效,同時還能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3 財務智能化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路徑
3.1 識別需要改進的流程和技術
在識別需要改進的流程和技術時,需要進行全面的現狀分析,這一策略的核心是系統性地審查現有財務會計系統和流程,明確其在財務智能化背景下的不足之處,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其一,財務部門需要進行全面的流程審查,這包括對所有財務會計流程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析,涵蓋從數據錄入、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到審計和合規性檢查等所有環節。在審查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哪些環節存在低效和重復的操作。如手動數據錄入和紙質記錄可能導致錯誤和延誤,而這些都影響到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數據準確性,通過識別這些環節,可以明確哪些流程需要優化或替換[6]。其二,財務部門還需要進行技術系統的評估,這涉及對現有財務信息系統進行詳細的檢查,了解其功能、性能和局限性。如現有系統可能缺乏數據分析和實時監控功能,不能有效支持復雜的數據分析和預測需求。技術評估還包括審查系統的兼容性和擴展性,確認它是否能與新引入的智能化技術和工具集成。如果現有系統無法滿足這些要求,那么就需要考慮升級或更換系統,以適應財務智能化的需求。其三,在識別具體改進點時,可以采用數據分析和流程挖掘技術。這些技術能深入分析業務數據,揭示流程中的瓶頸和效率低下的原因。另外,流程挖掘技術可以揭示實際操作與標準流程之間的差異,幫助確定哪些步驟需要優化,以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和提升流程效率。同時,還需要進行利益相關者的訪談和調查,與財務部門的各級人員溝通,了解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和需求,可以提供寶貴的第一手信息,通過這些反饋,能識別出那些在日常工作中最為突出的痛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3.2 根據轉型需求調整組織結構
在根據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需求調整組織結構時,首先需要理解轉型的核心目標和要求,這種轉型通常涉及從傳統的財務數據記錄和合規報告轉向更為戰略性和分析性的管理會計職能,如預算編制、成本控制和績效評估。因此,組織結構的調整必須能支持這些新的職能和需求。首先,傳統財務會計的主要任務包括財務報表編制、賬務處理和合規檢查,而管理會計則更加關注對業務運營的分析和支持。因此,需要明確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新角色和職能,這可能包括建立專門的管理會計團隊,負責預算管理、成本分析、績效評估及業務戰略支持等任務。這些團隊將不僅執行數據錄入和報表生成,還將參與到企業的戰略規劃和決策支持中。其次,考慮到管理會計需要進行深入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應建立相應的數據分析和報告機制,這可能需要設立數據分析專員或團隊,專注于數據挖掘和分析,提供有關業務趨勢和績效的洞察,這些專員需要與財務會計和其他業務部門緊密合作,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分析結果的實用性。另外,這還可能涉及系統和工具的引入和升級,以支持復雜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功能。再次,在組織結構調整中,還需要加強跨部門的協同與溝通[7]。管理會計的職能通常需要與銷售、生產、供應鏈等業務部門緊密配合。因此,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協作機制,確保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流通與共享,這可以通過定期的跨部門會議、聯合項目團隊及共享的管理平臺等方式實現,從而增強部門之間的信息流動和協調性。同時,傳統的財務會計人員可能需要學習新的管理會計技能和工具,如數據分析、預算編制和績效管理等,這要求企業制訂培訓計劃,提升財務團隊的專業能力,使其能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培訓內容應包括智能化工具的使用、數據分析方法、績效評估技巧等,以確保人員能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能。最后,組織結構的調整還應包括對管理會計績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建立明確的績效指標和評估體系,對管理會計團隊的工作效果進行定期評估,這可以幫助發現潛在的問題和改進點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評估結果應與業務目標緊密對接,以確保管理會計的工作能為企業的戰略發展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3.3 引入動態預算管理工具
引入動態預算管理工具是一項系統性的任務,旨在提升預算編制的靈活性和精確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實施這一策略需要從需求分析、工具選擇、系統集成到培訓和優化等方面進行周密規劃和執行。第一,進行詳細的需求分析是引入動態預算管理工具的起點,此階段包括評估現有預算管理流程和工具,識別其在實時性、靈活性和精確性方面的不足。需求分析需要考慮公司的業務模式、預算編制的復雜程度、以及對預算調整的頻率和準確性的要求。例如,企業可能發現現有的靜態預算方法無法快速響應市場波動,導致預算調整滯后。通過需求分析,可以明確需要的功能,如實時數據更新、自動預算調整和多場景預算模擬等。第二,市場上有多種動態預算管理工具,它們在功能、性能和適用性上各有不同,選擇工具時,應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評估不同工具的特點和優劣。主要考量因素包括工具的用戶友好性、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數據處理能力及支持多維度預算編制和實時調整的功能,可以通過工具的演示、試用和市場反饋等方式,選擇最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第三,在選擇工具后,進行系統集成是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將動態預算管理工具與現有財務系統和業務數據源進行集成,確保數據的無縫流動和實時更新,這一過程通常包括數據接口的設計與開發、系統配置及功能測試。在集成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以避免因數據不匹配導致的預算誤差。第四,集成完成后,還應進行全面的系統測試,確保工具能在實際操作中穩定運行,從而滿足業務需求。在系統集成后,提供充分的培訓是確保工具成功應用的關鍵。財務團隊需要了解動態預算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輸入數據、設置預算參數、進行預算調整和生成報告等。培訓應包括實際操作練習和案例分析,使團隊成員能熟練掌握工具的功能,并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應用。此外,應設立技術支持團隊,提供日常使用中的幫助和問題解決,以確保工具的順利運行。第五,實施后,還應定期收集用戶反饋,評估工具在預算編制和調整中的表現,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優化調整,可以通過監控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調整的及時性和工具的使用效率等指標,評估工具的實際效果,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系統升級或功能擴展。這一過程幫助不斷提升預算管理的靈活性和精確性,確保工具能適應業務環境的變化和企業戰略的調整。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數據分析技術和智能系統的引入,為財務會計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工具,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財務數據處理的效率,還使實時數據分析和預測變得可行。財務會計不僅僅停留在事后記錄和報告階段,而是可以為管理層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洞察和建議,從而支持企業的戰略決策和運營優化,這種變化促使財務會計逐步向管理會計轉型,旨在發揮其在決策支持和管理控制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穎.智能化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4(03):83-85.
[2]尤小鴿.財務智能化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分析[J].中國中小企業,2024(01):168-170.
[3]曹丹.財務智能化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討[J].財會學習,2023(26):100-102.
[4]段美君.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模式構建[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17):33-35.
[5]梁宏威.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23):177-179.
[6]邵琦.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析[J].審計與理財,2022(10):61-62.
[7]陳陽,高娟.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現代企業,2022(09):163-165.
作者簡介:方佳佳(1993-),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與智能化、業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