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逐漸成為事業單位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首先簡要分析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內容及積極意義,其次闡述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最后詳細闡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面臨問題;管理策略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3.037
引言
事業單位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機構,其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需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1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內容及積極意義
1.1 管理特點
1.1.1 專業化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特點體現在其高度的專業化,這種專業化不僅要求財務會計人員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求他們對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管理特點和行業規范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專業化的管理,可以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事業單位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專業化管理還涉及對財務會計工作的持續改進和創新,這包括采用先進的會計軟件和技術,優化會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專業化也意味著對風險管理的重視,通過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保障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和資金的合理使用。
1.1.2 系統化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的系統化特點體現在將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和環節整合成一個協調一致、高效運轉的整體,這種系統化管理要求事業單位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體系,涵蓋預算編制、資金管理、成本控制、財務報告、審計監督等多個方面,確保財務管理的全面性和連貫性。系統化管理強調財務流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通過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錯誤和操作風險,同時系統化還意味著對財務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分析,通過建立統一的財務信息系統,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共享,為管理層領導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支持決策制定。
1.2 管理內容
1.2.1 財務會計人員的精細化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特點體現在其高度的專業化,這種專業化要求財務會計人員不僅應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對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管理特點和行業規范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專業化的管理,可以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事業單位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專業化管理還涉及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保障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和資金的合理使用。此外,專業化還意味著對財務會計法規和政策的嚴格遵守,確保所有會計活動都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避免法律風險,通過這種專業化的精細化管理,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從而為事業單位的穩定和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務保障。
1.2.2 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要求對財務會計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規劃和嚴格的執行,包括預算編制、資金管理、成本控制、財務報告和審計監督等,通過精細化管理,事業單位能夠確保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符合既定的目標和要求,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浪費。在實施精細化管理時,事業單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對財務流程進行規范,確保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和透明度,此外,還需要加強財務數據分析,通過對財務數據的深入挖掘,為管理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
1.3 積極意義
1.3.1 有利于強化財務資金的利用效率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對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通過實施專業化和系統化的管理措施,事業單位能夠確保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符合既定的目標和要求,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浪費,這種管理方式要求對財務會計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規劃和嚴格的執行,包括預算編制、資金管理、成本控制、財務報告和審計監督等。在專業化管理下,財務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對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管理特點和行業規范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這有助于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事業單位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同時,專業化管理還涉及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保障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和資金的合理使用。
1.3.2 有利于提升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
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事業單位能夠更加注重財務流程的優化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這種管理方式強調對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規劃和嚴格的執行,確保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符合既定的目標和要求。精細化管理要求事業單位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包括預算編制、資金管理、成本控制、財務報告和審計監督等,形成協調一致、高效運轉的整體,這樣的體系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和時間浪費,確保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和透明度。此外,精細化管理還涉及對財務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分析,通過建立統一的財務信息系統,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共享,這不僅提高了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為管理層領導提供了更快速的決策支持,從而提升了整個財務會計工作的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1]。
2 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2.1 財務會計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較差
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精細化管理工作中,財務會計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較差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這種意識的缺乏表現為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對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重大意義。一些財務會計人員仍然習慣于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對財務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缺乏細致入微地關注,導致在日常工作中難以做到精準控制和優化資源配置。此外,對于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部分財務會計人員缺乏主動學習和應用的積極性,使得精細化管理措施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進而影響了事業單位整體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2]。
2.2 財務軟件的利用及保養工作欠缺
財務軟件的利用及保養工作存在明顯的欠缺,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事業單位在財務軟件的使用上往往停留在基礎操作層面,未能充分發揮軟件的深度功能,如高級數據分析、預算管理、風險預警等,導致財務數據的價值未能充分挖掘。同時,對于財務軟件的日常維護和更新不夠重視,軟件運行緩慢、故障頻發,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數據安全的風險。此外,事業單位在軟件選擇上可能存在盲目性,未能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需求定制或選擇合適的財務軟件,導致軟件的功能與實際需求不匹配,影響了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效果。
2.3 財務人員工作配置缺乏合理性
財務人員工作配置缺乏合理性主要體現在財務人員崗位設置和職責分配上不夠科學,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難以保證,一些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未能根據工作量和業務復雜度合理配置人員,有的崗位人員冗余,而有的崗位則人手不足,這種不平衡的配置使得部分財務人員工作壓力過大,而另一些則工作內容不飽和,影響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和團隊的士氣。同時,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與崗位要求不匹配,一些關鍵崗位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人員,而一些非關鍵崗位卻配置了過高技能水平的員工,導致人力資源浪費。此外,事業單位在財務人員培訓和職業發展方面投入不足,員工缺乏成長路徑和晉升機會,影響了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這些問題表明,事業單位在財務人員工作配置上需要更加精細和合理,以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效能。
2.4 財務會計管理機制較為傳統
財務會計管理機制較為傳統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傳統的管理機制往往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難以滿足現代財務管理的要求。管理流程煩瑣、審批環節過多,導致財務工作效率低下,無法快速響應單位運營需求。同時,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善,風險防控機制不健全,難以有效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此外,績效考核體系與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目標脫節,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不能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再者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手段落后,難以實現對財務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3]。
3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3.1 聘請專業的精細化管理人員,提升現有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
為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聘請專業的精細化管理人員成為一項重要策略,這些專業人員不僅具備深厚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和實踐方法引入到日常工作中。他們的加入能夠為事業單位帶來全新的管理視角和工作模式,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例如,在某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中,長期缺乏專業的精細化管理人員,財務團隊的精細化管理意識較為淡薄,導致財務數據利用率低,預算執行不夠精準。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該單位聘請了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精細化財務管理專家,這位專家的到來,不僅為團隊帶來了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還通過定期的內部培訓和研討,逐步提高了財務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和應用能力[4]。
3.2 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做好相關的保養維護工作
為了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至關重要,該系統須具備高效處理財務數據、智能分析預算執行情況以及實時監控財務風險等功能,以適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對于所選用的財務管理軟件,必須做好相關的保養維護工作,確保軟件系統穩定運行,數據安全得到保障。在軟件選擇上,應充分考慮事業單位的具體業務需求和管理特點,避免盲目追求功能全面而忽視實際操作的便捷性和適用性,合適的軟件系統能夠簡化財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財務人員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在軟件的保養維護方面,應定期進行檢查和升級,及時修復系統漏洞,防止數據泄露和網絡攻擊,確保軟件系統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在某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中,之前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功能有限,且缺乏有效地維護,導致財務數據處理效率低下,數據安全存在隱患,為了改善這一狀況,該單位經過深入調研和對比,選擇了一套功能更加全面、操作更為簡便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同時,單位還建立了定期的軟件維護和檢查機制,確保系統運行穩定,數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5]。
3.3 完善相關的財務會計工作流程,強化人員的工作配置
完善相關的財務會計工作流程要求事業單位對現有的財務管理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確保每一環節都能夠精確對接,減少不必要的步驟,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同時強化人員的工作配置,根據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崗位需求進行合理分配,確保每個崗位都能由最適合的人員擔任,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在流程完善方面,事業單位應當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財務會計操作流程,明確各環節的責任人和辦理時限,實現財務活動的透明化和標準化,此外還需定期對流程進行評估和調整,以適應單位業務發展和財務管理需求的變化。
3.4 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做好財務會計管理機制的革新
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做好財務會計管理機制的革新,是事業單位實現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這意味著事業單位應摒棄傳統的、固化的管理思維,積極擁抱新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以提升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強調數據的精確性、流程的優化、決策的支持以及風險的防控,這些都是推動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的重要基石。在革新財務會計管理機制的過程中,事業單位應當著重構建一個動態的、靈活的財務管理體系,該體系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管理需求,快速調整和優化管理策略,這包括但不限于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績效評價體系、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以及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以提高財務決策的質量和效率[6]。
3.5 設置合理的財務預算定額,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設置合理的財務預算定額是要求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時,充分考慮各項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過對預算定額的精細化設定,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得到有效監管和合理使用。合理的預算定額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成本,還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在設定財務預算定額的過程中,事業單位應當依據歷史數據、市場行情以及單位發展規劃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科學分析和測算,定額的設置既要保證單位正常運轉的需求,又要避免資源的浪費,同時預算定額的制定還應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可預見的變動和特殊情況。
3.6 完善財務的考核機制,把控好各項流水的出入關口
完善財務的考核機制,把控好各項流水的出入關口,是事業單位實現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這一策略旨在通過建立一套全面、客觀的考核體系,對財務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和評價,確保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合理性和效率性,通過考核機制的完善,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管理財務風險,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在財務考核機制的完善過程中,事業單位需要制定明確的考核指標和標準,這些指標應涵蓋預算執行、資金使用、成本控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多個方面,同時考核機制應具備可操作性,確保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考核結果應與財務人員的績效掛鉤,以激勵財務人員嚴格遵守財務規章制度,提高工作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提升財務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選擇合適的財務管理軟件系統、完善財務會計工作流程、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設置合理的財務預算定額和完善財務考核機制等措施,事業單位能夠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財務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海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探討[J].當代會計,2023(16):70-72.
[2]陳美杏.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J].大眾商務,2022(24):52-54.
[3]杜佳.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分析[J].投資與創業,2022(01):96-98.
[4]郝晶,王永霖.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04):4.
[5]劉晶,劉玉華.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探究[J].市場周刊·理論版,2022(26):108-111.
[6]周寧.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22(35):67-69.
作者簡介:李宇霏(1997-),女,漢族,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生,助理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與成本管理。
通訊作者:李虹霏(1997-),女,漢族,遼寧凌海人,碩士研究生,助理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