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見于《教育時報》《洛陽日報》等報。
碎銀般的光,近岸的柔柳在風中搖曳,與疏落的燈火交織成一片溫柔的網。裹挾著湖城特有的溫潤氣息的晚風拂過面頰,每一寸肌膚都在訴說久違的安寧。光陰里積攢的疲憊,在這一刻被月光輕輕漂洗。
不覺行至小徑深處,見公園中心的城市書房里燈火通明,人影幢幢,怎么這么多人?門是虛掩著的,走近探頭一望,只見不大的房間,除了書和書架,擠滿一屋子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位氣質優雅的大姐站在中央,一手持剪,一手掂著一疊紅紙,正向大家講著什么。說話間,只見她剪刀翻飛如蝶舞,光影之下,紙屑如紅色的花瓣一般飄落。一會工夫,巍峨的白云山、浩渺的陸渾湖已躍然紙上。本就喜好手工的我,一下子被震撼到了。
進屋,我擇門口一個空位坐下,悄悄問身邊正在依樣學剪的阿姨:“這是剪紙培訓嗎?”阿姨轉身對我點頭。見我疑惑不解,又貼近我耳邊說道:“免費的。免費夜校,誰想來學都可以。”著我沒有紙和剪刀,她熱心地從旁邊抽出一張紙給我,并將手里的剪刀遞過來,“拿著,剪剪試試。”
我照葫蘆畫瓢,先折疊,再涂鴉。換剪刀的間隙,我忍不住偷偷打量著四周,有鼻梁上架著老花鏡的老年人,小心翼翼拿刻刀雕琢蝴蝶翅膀的紋絡;有和我年齡相仿的,默不作聲轉動著剪刀,靈活地剪裁著梅花的枝干;還有幾個小年輕,動作雖不太嫻熟,但也一絲不茍。剪好后,小心翼翼展開,那按捺不住的喜悅,引起一陣歡呼雀躍,成就感立刻爆棚。我迫不及待,沿線條剪開“福\"的輪廓。
那晚,我跟著老師初步學習從紙張折疊、圖案設計、剪刀剪刻到整理成品的一系列操作流程。當走出城市書房時,只覺得內心充實,收獲滿滿,連月色都似乎回到少年時的清澈。
這次邂逅,竟成為我循光而行的起點。后來才得知,夜校的名字叫“湖城追光藝啟夜?!?,是縣里舉辦的集社交、學習、娛樂于一體的公益“市民夜?!薄_@個夜校在縣城里設有十多個固定教學點,像一株不斷抽枝展葉的樹,將知識和技能的蔭蔽無聲地送至我們的門階之下。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五花八門,除了剪紙,還有繪畫、書法、短視頻剪輯、瑜伽、舞蹈、中醫養生、本土歷史…為方便市民,夜校提供“延時錯峰”服務,上課時間安排在工作日晚上7點至9點,還有周末的輕松閑暇時段。
自此,我成了“湖城追光藝啟夜校”的??停四б话惆粗剐Un表,在暮色中輾轉,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在活動中心的歷史講堂,我穿越古今,聆聽三涂山大禹的傳說,“侯人倚兮”的情歌,伊尹耕于桑野,紙房村名的來歷,西巖山上劃破女皇石榴裙的酸棗刺,九皋頂峰傳來的鶴鳴,德亭鎮大財主董旺的發家秘籍和敗落,木植街楊山上的王天縱…嵩縣歷史的源遠流長和博大厚重,被一頁頁翻開。在城東社區活動室里,瑜伽墊鋪展開來,我隨音樂伸展肢體,感受身心合一的節奏。老城門二樓的茶館,聲樂老師教我打開喉嚨,引領我從發聲技巧、氣息訓練、節拍把控的樂理\"小白”,到大庭廣眾之下高歌一曲的飛躍。社區的繪畫課堂,老師講山水畫技巧:“水墨之妙,首重氣韻。筆要松活,墨分五焦。濃淡干濕焦,水為血脈。構圖忌滿,以少勝多。一筆落下,形神俱在。”我跟著老師皴擦點染,勾勒靈魂的萬千溝壑,感受濃淡意趣,品悟留白藝術,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寧靜,人在凡塵,心飛天外…獨自前往,還是好友結伴,每一晚的相聚,溫柔了歲月,驚喜了時光。
“湖城追光藝啟夜校\"擴大了我的社交圈,也幫助更多人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滿足在工作、家庭生活之余展示自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在養生班認識的一位張姨,現在成了小區達人,經常給左鄰右舍推拿按摩,“明星\"光環讓她扔掉了藥罐子。同桌過的小林,白天忙修車,晚上卻成了畫紙上山水意境的追逐者。如今,“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已蔚然成風,夜校課堂成為老中青市民晚上的好去處。夜?;拥摹耙股睢?,正引領著小城嵩縣的一種新風尚,呈現著別樣的精彩。
“湖城追光藝啟夜?!钡臒艋穑诤堑囊股飼為_一片暖黃,將嵩縣人骨子里那份閑適與豐饒映照得格外分明。這方天地正悄然推開心靈的軒窗,讓如我這般平凡的身影,也能在柴米油鹽的罅隙間,仰頭望見精神原野上永不黯淡的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