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立醫院屬于大型公共服務機構,固定資產規模龐大,資產類型復雜,采取科學高效的固定資產管理方法,能夠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可以醫院的優化診療流程,有利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然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實踐仍面臨這諸多的困境,如管理體系建設情況、采購方案科學性、信息化建設以及管理人員專業素養。為解決上述問題,公立醫院亟須創新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實施精細化的管理方法,持續創新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助力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研究闡述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并提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措施,旨在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醫療服務;管理體系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5)10-0085-04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發展,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相配套的醫療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基于此,持續創新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分析發現,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和方法,與醫院整體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通過深入探究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方式,可以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一、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固定資產管理是公立醫院建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能夠促進公立醫院持續穩定發展。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是提升醫院診療服務水平的關鍵,其中涉及很多環節,如固定資產預算申報、固定資產立項采購、固定資產處置等,其與公立醫院多個部門均有相關性。現階段,公立醫院規模持續擴大,固定資產數量也隨之增加,為了充分發揮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價值,可以通過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最大程度上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1]。科學的管理模式可以保障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正常使用,方便固定資產管理和維護,有助于推動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
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價值較高,包括醫療器械設備、辦公軟件設備等,是診療工作高效、順利開展的重要載體。然而,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固定資產核算、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效率提升等。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來強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品質,提高診療效率,樹立公立醫院正面形象。與此同時,通過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還能科學地維護固定資產,最大程度上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周期。
此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可以更好幫助醫院規避資金風險,提高醫院抵御資金風險的能力,從而積極應對內部和外部環境等因素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負面影響。并且,通過優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精益化管理程度,對醫院長遠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面臨的問題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運營管理的核心。優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規避資產浪費,實現對醫院運營成本的把控。為此,有必要就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面臨的問題展開分析,進而為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一)忽視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部分公立醫院相關部門或相關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片面認識,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相對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進程,甚至造成公立醫院資產浪費。研究認為,公立醫院資產管理意識薄弱與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完善程度密切相關[2]。忽視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會影響固定資產管理整體效果。
(二)采購方案有待優化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涉及固定資產購置問題。研究發現,部分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購置方面,未能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采購計劃方案,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固定資產的綜合利用度,引發固定資產浪費問題。部分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預算申報以前,未對本院相關部門或有關科室進行調研,無法全面了解固定資產需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固定資產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并且,業務部門未能基于各個科室現有固定資產情況制訂采購計劃,進而出現了重復采購問題,導致公立醫院固定資產閑置,未將固定資產的作用發揮至最大,大大降低了固定資產利用率。
(三)管理方法有待創新
創新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方法,能夠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分析發現,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未能高效落實管理計劃[3]。加之,部門之間缺少有效溝通,造成信息偏差,無法形成資產規范化管理。并且,部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體系不健全,未及時對報廢固定資產、損毀固定資產進行科學處置,導致固定資產流失。另外,部分公立醫院在資產盤點方面以人工為主,增加成本的同時還可能出現數據信息偏差,進一步增加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開展難度。
(四)相關部門或人員的管理意識薄弱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及相關人員在具體使用固定資產過程中,未能樹立新思維、新理念。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缺乏創新性,未制定固定資產申領機制,存在固定資產重復申領問題,對固定資產數量也較為模糊,最終導致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浪費。有的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核算過程中,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值納入本科室成本中,此種方法降低了醫療器械設備的維護能力。部分固定資產進行交接或是轉移時,由于流程缺乏完善性,還引起固定資產管理混亂,影響公立醫院資
產管理整體水平[4]。
三、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優化主要策略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面臨諸多挑戰,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應對管理難題,助力醫院可持續運營發展。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
公立醫院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能夠規范化指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還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對醫院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從而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綜合利用率。在固定資產管理體系規范和約束下,制定統一標準的固定資產申領登記流程,確保資產管理人員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將具體的責任意識落實到個人,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避免責任推諉,加強對責任人的問責,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認識。充分依托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制定周期性的設備檢修計劃,做好設備運維管理工作,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通過制定規范化的資產管理制度,進一步實現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分門別類管理,更好優化固定資產使用流程,動態化地掌握以及跟蹤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便于隨時調整管理制度內容。通過制定固定資產統一化的標準,讓醫院相關部門、相關人員能夠清晰地明確自身的職能權限,進而提高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積極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中,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使用提供保障。
在優化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方面,基于固定資產實際使用情況,制定靈活程度相對較高的管理流程,避免流程煩瑣、環節冗余,最大程度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創新固定資產管理方式,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手段,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提高信息傳輸時效。解決“信息孤島”問題,確保各部門之間、科室之間有效溝通,及時反饋固定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協同解決問題,讓參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人員均能夠切實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管理任務。
在固定資產分類及定量管理方面,采取精細化管理方式。對于國家財政支持或公立醫院自籌經費購置的器械、設備,列好清單,詳細記錄其數量、使用情況以及資產當下的狀態。建立更新機制,實時更新固定資產信息,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依據,避免出現固定資產浪費問題。通過建立監督管理機制,促使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切實落實到實處,提高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執行效果。持續完善固定資產登記、出入庫、維護管理以及報廢處理環節,避免出現管理漏洞,最大程度上提升固定資產安全管理水平。
(二)強化對固定資產的審核及評估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審核和評估,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環節。隨著公立醫院資產規模持續增加,公立醫院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逐漸提高,并將固定資產審核及評估工作擺放在重要位置上。建立科學的審批機制,詳細了解固定資產類型、數量等信息,實現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全面審查。固定資產審批要重點考慮投資因素及設備的維護成本,進行科學評估,為后續采購方案以及固定資產合理使用提供依據。
按照相應程序開展固定資產審核工作,明確大型醫療器材購置標準,并對購置規劃進行審核。同時,加強資金來源的審計,反復核實新增固定資產來源。加強采購計劃可行性審計,避免違規行為。加強對采購過程的監督和追蹤,動態了解采購過程。另外,強化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力度,提升審計公正性,強化內控管理。反復核實財務報表,確保公立醫院財務報表真實、合法,提升固定資產核算準確性。在公立醫院固定資產評估方面,多運用成本法、收益法等,從而降低公立醫院固定資產評估難度,有助于全面了解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情況。
(三)做好資產備份以及防損保障工作
為保護公立醫院資產安全性,減少資產損失,可采取備份的方法進行資產管理。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固定資產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存儲,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時,還能提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使用質量,從而達到防損保障的目的。通過對固定資產的備份管理,可以避免固定資產故障或是資產損壞引起的后果,最大程度上保障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品質。
在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優化管理方面,采取分門別類的管理方式,按照固定資產類型建立了多元化的分類體系,依據設備類型、設備使用場景進行管理。并且,建立了維護管理機制,依據資產類型明確維護成本,確定維護技術,進行工時成本管理,將維護成本控制到最低,保證成本效益[5]。此外,建立了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體系,加強固定資產監測和維護,建立臺賬,定期評估設備使用狀態,檢查設備綜合性能,并依據固定資產運維管理經驗,制定科學的保養方案,預測設備使用壽命。
醫療設備是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核心,醫療設備品質與醫院醫療服務質量、診療效率息息相關;加強醫療設備維護和管理,可以及時迭代更新,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在固定資產維護管理上,安排專人進行器械設備檢修,做好設備維護管理,及時替換和淘汰陳舊、老化的設備,將有變賣價值的固定資產進行科學的變賣,確保公立醫院當前使用的器械設備都能正常運行,從而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整體使用性能。
(四)加快推進公立醫院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進程
信息化時代下,公立醫院逐漸建立了財務共享機制,大大提升了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更新財務軟硬件設備和系統,提高了醫院財務管理效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如建立大數據庫,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優化管理,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來管理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6]。“互聯網 "”背景下,公立醫院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搭建固定資產管理平臺能實現網絡化管理,實現智慧醫療,持續提升公立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效能。研究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進而提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固定資產管理困境,解決資產管理瓶頸問題,為醫療事業改革提供助力[7]。智慧醫療背景下搭建智慧平臺可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評估、審核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提高公立醫院固定資產評估效率,保證評估結果準確性。同時,還可提高財務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使評估結果更加精準地反映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現狀。
(五)提高對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
公立醫院應結合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培養機制,定期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灌輸固定資產管理理論知識,扎實管理人員理論基礎的同時,提升其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促使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固定資產優化管理方法。管理人員應持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熟練掌握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使用方法,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輔助固定資產管理,以切實提升固定資產效用。
在人員培訓方面,通過建立考核機制,實現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制訂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計劃,合理選定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核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并加強管理人員反思,及時調整不足之處[8]。同時,建立激勵機制,明確獎懲機制,對績效考核結果優秀的人員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對績效考核結果欠佳的人員進行批評指正,促使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全面認識到公立醫院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在公立醫院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創新管理方式以及資產備份等措施的實施,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實現對固定資產管理方式的優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固定資產管理水準與醫院整體管理效能的雙重進階,進而解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困境,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邊立雯,楊姝,許琳,等.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甘肅醫藥,2024,43(11):1027-1029,1044.
[2] 蔣媛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風險分析與控制措施 財會學習, ( ):
[3] 張濤.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與優化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8):112-113.
[4] 黃莉君.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問題與優化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22):4-5.
[5] 宋穎,鄭暉,徐琳.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J].中國總會計師,2025(4):124-127.
[6] 魏雨彤.淺析內部審計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作用[J].審計與理財,2025(4):31-32.
[7] 劉曉.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5(7):220-222.
[8] 梁智,黃圳林,巫志勇,等.智慧醫院背景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5,35(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