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態即健康態、快樂態、幸福態,我們應該努力做有“良態\"的老師。
有良好的狀態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勤耕不輟,心有所向。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良心\"事業。一個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或許對于老師來說,只是工作對象的幾十分之一,但是對于學生家庭來說,是全部的希望所在。
因此,教師應該隨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用心上好每一堂課,細心批改每一份作業,耐心輔導每一名學生。只有投入其中,專注其里,全力以赴,才能既享受職業的幸福,又收獲勤勉敬業的喜悅。另一方面學會時間管理。時間的管理,既是人生的管理,又是好的工作狀態的呈現。不要陷入一些具體事務,堅持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給生命里放入大石塊。
同時,凡事多點努力。在目標的確定上要比別人高一點,在工作的態度上要比別人好一點,在方法的運用上要比別人活一點,在細節的琢磨上要比別人上心一點,在效果的追求上要比別人完美一點。多點努力,多點付出,就會讓自己出類拔萃,變得不可替代。
有良好的神態
有良好的神態,就是要有振作的精神。
教師,是精神燦爛的人。教師神采奕奕、精神抖擻、斗志昂揚,就有了一種朝氣蓬勃、銳氣盎然,一種積極進取、永不放棄,一種自強不息、堅韌不拔,一種樂觀豁達、笑看蒼穹。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挑戰,都能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論遭受多大挫折和壓力,都會一如既往、不甘屈從。
更重要的是,教師的精神不僅是個人的氣質體現,更是一種教育力量的傳遞與潛移默化。一位充滿激情、飽含熱情,特別有精神的教師,就會如同陽光般溫暖而明亮,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斷感染和帶動學生澎湃向上的精神風貌,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因此,教師應當提振精神,意氣風發,生機勃勃,永葆活力。
有良好的形態
教師的形態,即教師的形象呈現,包括教師的外在言談舉止和內在的人格魅力。
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一個教育引導者、一個榜樣示范者。因而教師在學生面前要努力做到儀態高雅,言談文雅,舉止優雅。
一進入課堂,或坐或站,或讀或講,或寫或畫,或靜或動,都溫文爾雅,瀟灑從容,干凈利落,得體大方。不管是慷氣吞山河之慨,呈寒塘映月之靜,顯拔地而起之動,含滿面春風之幽,皆自然流露,不露痕跡,恰到好處,讓學生如沐春風,感受曼妙,心生崇敬。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涵養魅力,修煉氣質,并以此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化,從而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有良好的情態
“有良好的情態”,就是要求我們應該做富有情感、熱愛生活、懂得感恩的老師。因此,教師不能一味死教書、教死書,要心有大愛,既要愛教育、愛學生,又要愛親人、愛萬物、愛周遭、愛大千世界。
幸福的教育人生應該是自由且輕盈的,教師還應學會斷舍離,學會做生活的減法,學會切斷那些外在的束縛與枷鎖,學會舍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欲望。
教育即生活,教師職業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未來美好生活,更要立足并關注自己的現實生活。因而教師應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適度調節自己,放松自己,讓生活的節奏不疾不徐,有張有弛,遠離負面情緒,培養閑情逸致,感恩生活中的小確幸,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發現詩意,感受溫情。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路,兩旁的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慢慢走,欣賞啊!”
是啊,教育的道路,也需要慢慢走,盡情地欣賞!同樣,生活的道路,更需要慢慢地品,盡情地享受!
有良好的心態
心態勝于能力,心態決定成敗。
面對同一杯水,一個心態好的人,會心懷感激:“我還有一杯水!”一個心態不好的人,會大失所望:“唉,我只有一杯水!”
面對一叢玫瑰,一個心態好的人,看到的是刺上的花;而一個心態不好的人,看到的則是花下的刺。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只要隨時調整心態,讓自己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一切都不是事兒。凡事想開一點,識透一點,看淡一點,放下一點,保持積極的心態,擁有一個好心情,你就不會為一堂公開課而焦慮,為一場比賽而擔憂,為一次職稱沒評上而煩惱,為囊中羞澀而自慚形穢,怨天尤人。
有良好的姿態
保持學習者的姿態。堅持閱讀,不斷反思,持續寫作,及時擴容,隨時“充電”,夯實功底,自我賦能,避免“本領恐慌”,展現新時代“大先生\"的風采。
保持奮斗者的姿態。不“躺平”,不“側臥”,主動走出“舒適區”,直面挑戰,自我加壓,與時俱進,迎難而上,始終在攀登的路上,不斷超越自我,永葆對教育的初心和愛學生的童心,讓生命時刻保持進取的姿態,讓人生永遠閃耀奮斗的風采。
保持敬畏者的姿態。對教育要充滿敬畏之心,心懷虔誠,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把教育作為融入生命的命業,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志業。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師對課堂同樣要充滿敬畏之心,尊重學生,尊重課堂,認認真真備課,飽含激情上課,誨人不倦地輔導,向課堂要質量,使學生快樂而幸福地成長。
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從這六個方面去做一個有\"良態\"的老師,既能點燃學生知識的火花,也能享受教育的溫度,更能彰顯教育的智慧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