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2278/j.issn.2097-5309.2025.07.058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成為當前幼兒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與價值內涵,將其融人幼兒游戲活動中,既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又能夠增強文化認同感。因此,探索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創新融入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融入程度逐步加深,表現形式日趨多樣化,教育效果持續顯現。通過系統化的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幼兒園正逐步構建起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一)傳統文化游戲活動的普及程度
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領域呈現出全面普及與深度發展的態勢,幼兒園積極將跳繩、踢犍子、打陀螺等傳統民間游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形成了常態化的教學模式。在傳承傳統游戲形式的基礎上,教育工作者通過創新性改編,將現代教育理念與傳統游戲有機結合,使傳統游戲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學習需求。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已突破單一活動形式的局限,逐步發展為系統化、規范化的教育內容。在課程設置方面,傳統文化游戲被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模塊,通過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幼兒園構建起涵蓋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與情感熏陶的完整教育體系。
(二)傳統文化游戲活動的實施形式
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的實施過程中展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環境創設方面,幼兒園通過傳統文化主題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活動形式上,采用主題教育、區域游戲、專題活動等多種方式,使傳統文化教育融人幼兒園各個環節。教師通過改變活動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將傳統文化元素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幼兒園注重多層次開展教研活動,不斷優化教育內容與方法,并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多渠道的社區融合機制,擴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空間。在具體實踐中,幼兒園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結合,通過游戲化、生活化與藝術化的方式,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與實效性。
(三)傳統文化游戲活動的教育效果
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產生了顯著的教育效果,在課程內容方面,傳統文化游戲豐富了幼兒園教育課程的文化內涵,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在能力發展方面,傳統游戲活動促進了幼兒身體素質的提升,增強了動作協調能力與基本運動技能;集體性傳統游戲培養了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了社會交往能力;藝術類傳統文化活動發展了幼兒的審美能力與創造潛能。在文化認知層面,生動有趣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加深了幼兒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培養了民族文化意識,通過系統化的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幼兒獲得了全面的發展機會,形成了積極的文化認同感,達到了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品德養成的統一。
二、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游戲活動的重要性
將傳統文化融人幼兒游戲活動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與現實價值,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具有重要影響。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更顯示出其特殊的時代價值與戰略意義。
(一)文化認同感與民族情感的培養
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融入對培養幼兒的文化認同感與民族情感具有基礎性意義,通過傳統文化游戲活動,幼兒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建立對民族文化的情感聯系。在傳統禮儀、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活動中,幼兒逐步形成對中華文化特色的認知,產生文化自豪感,傳統文化蘊含的道德倫理、人文精神與價值理念,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想認知與行為習慣,培養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通過系統化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幼兒逐步建立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形成積極的民族情感,為傳統文化的代際傳承奠定良好基礎,這種文化認同感與民族情感的培養過程,對幼兒未來的文化態度與價值取向產生深遠影響。
(二)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傳統文化在游戲活動中的融入對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顯著作用,在藝術素養方面,傳統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滲透,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與藝術表現力,激發創造潛能。在道德品質方面,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禮儀規范與倫理觀念,對幼兒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在能力發展方面,傳統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身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與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在智力開發方面,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元素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通過多維度的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體驗與行為習慣得到全面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這種綜合素質的提升過程體現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整體性功能。
(三)應對文化全球化的挑戰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游戲活動對應對文化沖擊具有特殊價值,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能增強幼兒的文化主體意識,培養其文化辨識能力與選擇能力,能夠幫助幼兒在多元文化環境中保持文化定力,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判斷。在全球化進程中,傳統文化教育提升了幼兒的文化軟實力,增強其文化自信心,通過創新性地將傳統文化融入游戲活動,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既保持了文化特色,又適應了時代發展需求,這種教育實踐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三、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創新融入策略
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游戲活動需要采取創新性的策略與方法,環境創設創新是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的重要支撐,通過系統化的環境布置、材料開發與平臺構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機會,創新策略的實施應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注重教育實效性。
(一)環境創設的創新
1.傳統文化主題環境布置
傳統文化主題環境布置應遵循系統性、藝術性與教育性相統一的原則,環境設計需要構建多層次的文化空間體系,包括傳統文化展示區、互動體驗區與創作表現區等功能分區,空間布局應突出傳統文化元素的視覺效果,運用傳統圖案、色彩與符號,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環境布置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視覺感受與活動需求,設計適宜的互動裝置與體驗設施,墻面、走廊、室內外活動場所等區域可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形成立體化的文化環境。主題環境要根據教育內容與節令變化進行動態更新,保持環境的新鮮感與吸引力,環境創設過程中應注重細節處理,確保環境的安全性與實用性,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文化體驗空間。
2.傳統游戲材料的開發與利用
傳統游戲材料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堅持創新性、實用性與趣味性的統一,材料開發應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對傳統游戲器具進行創新改良,提升其教育價值與游戲功能。游戲材料的設計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注重材料的安全性與耐用性,材料選擇應考慮多樣性,包括傳統手工制作材料、民間游戲器具與藝術創作材料等,游戲材料的投放需要遵循適量性原則,確保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的使用機會,材料管理系統應建立科學的分類體系,方便幼兒自主選擇與使用,創新性地開發傳統文化教具與玩教具,豐富傳統文化游戲材料庫,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體驗機會。
3.數字化展示平臺的構建
數字化展示平臺的構建應注重技術創新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結合,平臺設計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交互式技術,創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環境。數字化資源的開發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通過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增強內容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平臺功能設計應包括文化展示、互動體驗與創作分享等模塊,滿足幼兒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資源庫建設要注重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涵蓋傳統節日、民間藝術、傳統游戲等多個領域。平臺操作界面設計要簡潔易用,適合幼兒的操作水平,建立資源更新機制,定期補充與優化數字化內容,保持平臺的時效性與教育價值。
(二)活動形式的創新
1.傳統游戲的現代化改編
傳統游戲的現代化改編需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將傳統游戲元素與現代教育理念有機融合,改編過程應保留傳統游戲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實質,同時注入新的教育元素與游戲形式。游戲規則的設計要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與操作能力,通過簡化復雜規則,增加趣味性環節等方式提升游戲的可玩性。要在保持傳統游戲核心價值的基礎上,引入競爭與合作元素,設計分層次的游戲難度,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求。改編后的游戲應具備教育性、趣味性與挑戰性,通過游戲過程培養幼兒的文化認知與實踐能力。
2.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整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構建多維度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教學設計應基于幼兒的學習特點,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與數字化學習有機結合,線上資源的開發要注重知識趣味性與互動性,通過動畫、游戲等形式呈現傳統文化內容,線下活動的組織則強調實踐體驗與情感培養,通過具體的操作與互動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環節的銜接性,確保線上線下活動的有機統一。教學評價體系需要涵蓋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全面反映幼兒的學習效果與發展狀況。
3.沉浸式體驗活動的設計
沉浸式體驗活動的設計應著重營造真實的文化情境,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設計需要創設豐富的情境要素,包括環境布置、角色扮演、道具使用等多個方面,情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通過多感官刺激增強體驗的真實感與代入感。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注重典型性與代表性,突出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活動過程的組織需要預留充分的互動與探索時間,讓幼兒在體驗中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體驗活動的設計還應考慮層次性,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設置不同難度的體驗內容,實現活動效果的最優化。
四、傳統文化融入幼兒游戲活動的實踐探索
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實踐探索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通過傳統禮儀活動、傳統藝術活動與家園社互動等多種形式,幼兒園構建起系統化的傳統文化教育實踐體系,創新性的實踐探索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參考。
(一)傳統禮儀活動的創新實踐
傳統禮儀活動在幼兒園的創新實踐中展現出獨特的教育價值。無錫文熙幼兒園開展的沃盥禮體驗活動,通過還原古代清潔禮儀場景,讓幼兒在具體操作中感受傳統禮儀的莊重與優雅,開筆禮活動中,幼兒通過正衣冠、拜師禮等禮儀環節,體驗傳統文化的儀式感。禮儀活動的開展注重情境創設,通過傳統服飾的佩戴,禮儀動作的演練,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生動的講解與示范,幫助幼兒理解禮儀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與道德觀念,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傳統禮儀的認知與感悟。這些禮儀活動的實踐探索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二)傳統藝術活動的創新實踐
傳統藝術活動的創新實踐體現在多個藝術領域的深入探索。文熙幼兒園開展的水墨畫活動已持續三年,形成了系統的傳統藝術教育模式。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對傳統水墨畫技法的學習與體驗,感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活動設計突出藝術創作的過程性,讓幼兒在實踐中掌握基本的繪畫技能。水墨畫活動與傳統文化主題相結合,通過繪畫創作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傳統藝術活動的開展注重藝術審美體驗,培養幼兒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與欣賞能力,活動過程中融入創新元素,鼓勵幼兒在傳統藝術基礎上進行創造性表達。
(三)家園社互動的創新實踐
家園社互動的創新實踐展現了多方協同育人的成效,例如,園所與社區可以聯合開展“未來生活創想家之我是小小‘非遺’傳承人”活動,搭建園所、家庭、社區三方互動的平臺,活動中引入活字印刷技藝體驗,幼兒在志愿者指導下完成排版、刷墨、覆紙、拓印等工序,親身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社區資源的整合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域,家園社聯動機制的建立促進了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實踐活動的設計強調家長參與,這種多方聯動的實踐模式為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總之,傳統文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融入與創新不僅能培養幼兒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情感,更能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在未來的實踐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優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模式,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構建富有時代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推動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劉霄、李佳敏《植根文化自信的幼兒園傳統文化課程探析一以中班“中國房子”項目活動為例》,《山西教育(幼教)》2024年第10期。
[2]陳碧芳《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策略研究》,《教育界》2024年第29期。
[3]周琳《幼兒園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活動融合教育的實踐》,《新教育》2024年第28期。
[4]王陸平《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探討》,《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