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品管圈教學模式在肺功能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0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81名本科階段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41)和對照組(n=40)。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試驗組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結合品管圈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比較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及對教學工作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學生基礎理論成績和肺功能病例分析考核中的成績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在教學滿意度方面,試驗組學生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品管圈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肺功能教學質量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品管圈教學模式;肺功能;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5.20.014
呼吸系統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而肺功能檢查是呼吸系統疾病的至關重要的檢查。肺功能檢測是通過測量呼吸氣體的流量和容量等參數評估個體的呼吸系統功能狀態。這項檢查在早期發現氣道異常、明確呼吸困難病因、判斷肺部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評價藥物或其他治療手段的效果及評估手術患者對手術的適應性等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然而,肺功能檢查??菩詮?,理論課程比較枯燥,知識點較難理解,肺功能檢測技術融合多學科的理論基礎,涵蓋呼吸生理、疾病機制、臨床診斷及內科診療等領域,其理論體系有較高的專業性和抽象性特征,學習難度大,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3]。長期以來,傳統的肺功能教學無論從臨床考核情況還是學生反饋均反映該部分內容學習難度高,學生普遍感到對肺功能有關知識學習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采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臨床實操能力[4]。QCC是一種由工作性質相似或互補的從業人員自發組建的團隊組織形式,該模式強調成員間的協同合作,通過群策群力的方式,系統性地運用集體智慧,遵循規范化的流程開展質量改進活動,最終實現工作效能的持續提升[5]。作為一種有效的質量管理工具,多領域已開始廣泛使用QCC進行質量提升[6-7]。但QCC模式在醫學生臨床教學質量改進方面應用較少?;诜喂δ芘R床教學特點,結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臨床教學現有條件及特點,本研究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引入QCC模式。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實習的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81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41)和對照組(n=40)。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試驗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結合QCC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兩組授課教師相同,教材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內科學》[8]第9版及《成人肺功能診斷規范中國專家共識》[9]。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課堂講述為主要授課方式,按照教學計劃,理論課主要采用教師為主導的傳統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見習課在理論課結束后進行。試驗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結合QCC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肺功能見習課結束后,對全體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考核,考核沿用試卷考核形式,并調查學生對教學老師的滿意度。
QCC小組由1名教師和41名學生組成。圈長1名由本門課程的主講教師擔任,并推薦1名同學作為組長。圈長負責組織學生對QCC教學模式進行了解,制訂實施計劃且安排實施,并負責監督全體圈員的工作,最后對整體流程進行分析及評價;組長負責收集圈員的意見及建議,協調安排見習課程;圈員參與并實施QCC活動。圈會每周1次,圈內全員參加。圈名通過集體討論,最后定為肺功能提升圈,意為所有圈員共同學習,共同提升,完成肺功能的學習任務。以“提高學生肺功能學習成績及滿意度”為主題開展本學期教學活動。通過對上一學期肺功能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授課教師反饋的意見進行分析;同時利用團隊力量,集思廣益,用頭腦風暴,從教師、學生、教學方式、學習方法等方面找出影響肺功能學習的主要因素,制作成魚骨圖,見圖1。
召集圈會商討,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對策;確保每位圈員對每個對策的實施過程充分了解,且保證達到目標效果。具體流程:①充分發揮圈員力量,加大教師對學生指導督促的力度。利用晚自習時間,督促學生自主學習。組長檢查圈員出勤率,將每次課后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書面方式進行統計,在每周圈會上集中反饋,共同討論解決;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③建立微信群,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惑答疑;④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⑤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教學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⑥結合肺功能課程教學大綱相關要求、學生興趣主題及教學方式,師生共同制定可行性的教學計劃;⑦結合多種模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如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⑧利用信息化技術,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動形象地講解肺功能知識,培養學生對肺功能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技能;⑨圈員多與授課教師溝通交流;⑩圈員間定期交流學習經驗;?鼓勵學生參加肺功能相關的培訓活動或比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踐過程中鞏固理論知識;?建立定期教學研討機制,對教師授課質量及實習生學習成效開展系統性評估與反饋分析,對QCC活動進行討論及總結,同時,根據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讓QCC全體圈員參與共同解決問題,提高肺功能教學質量;每課時教學內容均設定教學重點,教師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掌握學習內容。?圈員在每周會上根據現階段的實施效果,逐一交流和討論本月所發現的問題,繼續運用頭腦風暴方式,集思廣益,進行質量改進和擬定下周計劃,并對本周的學習難點進行回顧和解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的一般情況比較
試驗組學生的平均年齡(22.90±1.55)歲,對照組學生的平均年齡(22.32±1.77)歲。兩組學生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基礎成績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gt;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學生的各項考核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lt;0.05),見表2。
2.3" 兩組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實施QCC教學模式后,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從45.0%提高到95.1%,滿意人數占比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473,P=0.036),見表3。
3" 討論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作為中國重點防控的四大慢性病種之一,患病率高、疾病負擔重[9]。肺功能檢查已作為常規健康篩查的必要項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風險人群首診應測量肺功能[10-11]。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最常用的,能全面集中地講解肺功能知識,但傳統帶教模式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肺功能是醫學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及積極性,值得思考和探討。研究表明整合傳統課堂講授、在線網絡教學與多媒體視頻演示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顯著提升肺功能檢查技術的教學效果[2]。QCC模式正是對這一理論的實踐。QCC活動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是指在類似的地方自發組成一小群人,通過現場管理和全員參與解決實際問題,改善工作效率[12]。QCC管理模式作為創新型質量管理體系,在醫療衛生領域已發展成為促進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有效機制,已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藥事服務、醫療質量、醫護技術、病歷文件規范書寫等方面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6]。本研究試驗組學生成績都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試驗組學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QCC教學模式不僅可提高學生肺功能學習成績,且有助于顯著提升學生對教學工作滿意程度。學生對教學質量的滿意程度與其學習效能和學習主動性呈正相關關系[13]。傳統臨床教學模式主要局限于既定教學大綱和內容的單向傳授,而QCC管理模式則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實習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研究表明將QCC應用于臨床護理教育中,能夠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的范式轉變,不僅顯著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教學滿意度,同時也有助于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雙向提升,提高護理質量[14]。
QCC模式在肺功能教學中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QCC模式可提高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QCC活動有助于系統識別工作流程中的潛在問題,通過團隊協作研討機制,制定并落實改進方案[15]。傳統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處于知識被動接受狀態,這種單向傳授方式難以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個性化知識體系構建能力。相比之下,QCC導向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不僅能有效激發其自主思考意識,而且能提升主動參與并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可通過在線平臺實時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在問題提出與解答的雙向交流過程中,學生作為核心參與主體,教師則扮演引導者角色。這種互動機制不僅增加師生間的溝通頻率,促進相互理解,還顯著提升學生對教學質量及教師的滿意度,而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②QCC教學模式可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師生在整個模式中共同參與活動,互相學習,教師通過持續的知識更新與經驗共享機制實現教學水平的系統性提升。③學生的溝通及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QCC結合傳統教學法,學生采用分組討論、案例分析、頭腦風暴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其能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針對性分析,使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16]。本研究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QCC理論,創新教學模式,為傳統課堂賦予活力,有助于提升肺功能教學質量及教學工作滿意度。
綜上,QCC教學模式應用于肺功能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還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習效能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可將QCC模式試用于肺功能的臨床教學工作中。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