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由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主辦的《清錢編年譜》中文版新書首發暨出版研討會在位于北京的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舉行。各界專家、學者等近百人共聚一堂,見證了這部著作的面世。

本次與公眾見面的《清錢編年譜》中文版由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發行,作者是德國漢學家、世界首位中國錢幣學博士布威納。2016年,這部耗時42年傾力打造的著作英文版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呈獻。該書出版后,布威納與夫人蔡逸美開始商討中文版事宜,但受布威納的健康狀況影響,具體工作一直未能實施。2021年11月15日,布威納與世長辭。在此次首發式致辭中,蔡逸美介紹道,2022年她開始著手策劃這部著作中文版的翻譯工作,在古泉文庫叢書負責人宋捷領導的西安團隊、香港化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陳鳳如及其團隊,以及老朋友葉奕斌、鄭少云、陳海蓮等幫助下,這部中文版最終付梓。
首發式上,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永剛,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總經理、總編輯薛春民分別發表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清錢編年譜》中文版在學術傳承與文化傳播領域的標桿價值,認為此書的出版不僅是對中國錢幣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更為行業樹立了古籍整理與學術出版的全新范式;高度贊揚了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在推動文化精品出版方面的卓越擔當,將這部學術著作推向市場體現出其強大的選題策劃能力與文化使命感;同時,對古泉文庫叢書給予厚望,強調其作為專業學術出版品牌,持續推出高質量的錢幣文化專著,不僅填補了學術出版市場的空白,更以其獨特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成為錢幣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
古泉文庫叢書負責人宋捷表示,從2022年初的啟動到2025年的出版,三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里,編譯團隊經歷了無數次的討論、修改和核對。《清錢編年譜》中文版凝聚了中德學者的心血,不僅是布威納學術遺產的延續,更是中外錢幣學界對話的新起點。它的問世,意味著西方漢學研究成果重新回歸中國學術語境,必將持續推動國內清代錢幣研究,促進中西方錢幣學研究的雙向對話。
在首發式舉行當天,一場高規格、高水平的出版研討會也同期登場。來自錢幣學界、文博機構、專業媒體的專家、學者及其代表從出版歷程、學術價值等方面分享了關于《清錢編年譜》中文版的感悟與見解。
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錢幣博物館首任館長戴志強回憶了他與布威納往來的點滴。他說道,布威納是德國漢學家,研究重點非常明確,就是清代錢幣。這有點像日本的小川浩先生,一生注重宋錢研究,最后成書《新訂北宋符合泉志》,成為日本人的驕傲。作為一名德國學者,一生傾注于中國清代錢幣的研究,比日本人研究中國古錢要難得多。布威納以畢生的精力完成了他的誓言,完成了他的《清錢編年譜》,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
中國錢幣學會秘書長、中國錢幣博物館原館長周衛榮與布威納也相識多年。他表示,研究清代錢幣要查閱大量歷史文獻。布威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收集他所能了解到的有關清代錢幣、貨幣制度、錢幣鑄造以及錢局的文獻資料。為了搞清楚清朝各個皇帝的具體文獻檔案的遺存、分布與收藏情況,他曾幾十次專程從香港赴北京及臺北查閱清宮檔案,并先后請教了多位清史專家、學者。所以,這部書充分展現了一位德國學者嚴謹、深入、細致的研究精神。

大英博物館前幣章主任、英國皇家錢幣學會名譽副主席長喬·克力勃(Joe Cribb)以遠程視頻連線方式參與了本次研討。在他看來,當布威納將清代鑄幣檔案與實物研究相印證時,便得以構建精確的錢幣編年體系,從而完整還原出清代錢幣鑄行的全貌。“記得博士曾言:‘經年累月排比各局錢幣之年序后,方得其三昧。’正是這般孜孜矻矻的實證功夫,使他得以激活塵封檔案,厘清鑄幣時序,終將研究貫通有清一代。其治學之道,令我受益無窮”。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熊昌錕表示,《清錢編年譜》促成了中西錢幣學之間的密切互動。布威納通過實物研究介入中國制度史的探索,對西方學者了解中國錢幣制度起到了橋梁作用,也為后來中國學者借鑒西方錢幣學方法、深化本土錢幣學研究提供了范本。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暨語言學系教授、國際標準化組織語言與術語技術委員會主席方稱宇在談論布威納錢幣學理念和研究方法時說道,布威納對知識的渴求和他的人文精神在這本優秀的著作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確實是一項終身成就。他的著作所產生的影響在過去十年的錢幣學研究中顯而易見。最近的研究,包括佟昱的順治錢研究、張偉的康熙錢研究、汪洋的寶蘇錢局研究、陳文軍的浙江錢局研究,都表明布威納的成果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為新的研究與分析提供資料源泉。
除此之外,中國錢幣博物館研究館員王紀潔、錢幣學貨幣史專家王永生、寧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夏柯、中國錢幣學博士佟昱、《清錢編年譜》主譯李阮昭、華夏古泉負責人賈暉、全聯文物商會民俗錢幣專委會主任陸昕、甘肅省錢幣學會原秘書長于廷明等,分別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對《清錢編年譜》發表了自己的心得與體會。他們一致認為,《清錢編年譜》中文版的出版將對中國錢幣學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