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6月3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發布最新一期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均為 2.9% ,較今年3月預測值分別下調0.2和0.1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最新預測是基于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關稅水平將維持的技術假設。增長放緩較為顯著的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經濟體。報告建議,各國應共同努力應對不確定性,首要的是避免進一步貿易分化和貿易壁壘。緩解貿易緊張局勢、降低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將有助于恢復增長和投資。
世貿組織發布《貨物貿易晴雨表》
6月26日,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貨物貿易在2025年頭幾個月呈現強勁增長態勢,但增長勢頭可能無法維持。報告顯示,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從3月發布的102.8升至103.5,對關稅上調的預期導致一季度進口激增。然而,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至97.9,已跌破基準點100,進入收縮區間,預示今年晚些時候貿易增長將放緩。根據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的編制規則,數值100為基準點,意味著全球貨物貿易增長符合中期趨勢預期。
南方共同市場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完成自貿談判
近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當前全球多邊合作正被零和博弈和雙邊權力博弈所取代,開放正在讓位于保護主義,美元的主導地位正變得不確定。受美國近期反復無常的經濟政策影響,全球投資者近幾個月來一直在減少對美元資產的持有,轉而投資黃金。拉加德說,這一轉折點也蘊含著風險。國際秩序中任何導致世界貿易下降或經濟集團分裂的變化,都將對歐洲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但只要采取正確的政策應對,形勢變化也可能為歐元在未來的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提供可能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海成立新區域中心
6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在上海(中國)成立一個新的IMF區域中心。該中心將成為一個促進研究工作的樞紐,為新興市場和中等收入國家就其關注領域提供政策參考。該中心還將與中國-IMF聯合能力建設中心(CICDC)開展合作,通過同行學習等方式促進在該地區提供有針對性的能力建設活動。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該中心將進一步加強IMF在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的工作,并促進國際經濟合作。
日本計劃借助AI加強知識產權競爭力
6月3日,日本政府通過“知識產權推進計劃2025”,希望借助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吸引海外頂尖人才,提高知識產權競爭力,解決社會問題。該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確立AI和數字化時代的知識產權制度,掌握AI和量子等新興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的主動權,以及利用日本具有優勢的內容產業推動地方振興等。圍繞利用AI的著作權問題,計劃指出,將持續加強AI大模型訓練數據源著作權保護相關法規的普及和指導工作。
加拿大取消數字服務稅
6月29日,加拿大財政部宣布,將取消原定于6月30日生效的數字服務稅,以推進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加拿大取消數字服務稅后,美國將“立即恢復”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2020年,加拿大政府提出將對大型跨國數字企業征收數字服務稅,包括提供在線廣告服務、流媒體服務或者社交媒體平臺的公司,希望通過此舉確保這些公司對當地市場有更公平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