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5)26-0054-04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民族的血脈,它見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悠久歷史。當前,在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的背景下,教材中針對漢字的內容有了全面增加。但反觀一些教師的識字教學,仍停留在機械式的訓練。具身認知理論認為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身體的活動狀態、心理的情緒情感將直接影響并支配個人的認知活動。為此,當前開展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讓學生進行游戲化識字,讓學生融入良好的氛圍,獲得學習的內驅力,使他們逐步獲得認知能力的提高,并積極主動習得知識。
一、具身認知理論的基本內涵
想要在具身認知理論引領下,實現游戲化識字教學范式的重構,那么就應針對具身認知理論的基本意蘊進行簡要分析。具身認知又被稱為涉身認知理論,該理論更加強調身體是認識世界的主體,同時也強調知識必須融入相應的環境和情景中,以及環境對身體的影響。因此以具身認知理論為指導的課堂教育教學工作更加注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注重調節學生的身體狀態,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融人學習的環境中,在飽滿的情緒引領下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在此過程中,在學習者身心的合力作用下,他們才能夠對知識有更深入的探索,從而形成獨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的認知。
二、具身認知理論的運用特性
首先,具身認知理論強調為學生營造相應的環境和氛圍。廣義的教學環境包含設施環境、班風、課堂氣氛等物理環境以及心理環境。當前,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貫徹落實多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引進多元化的教育環境和氛圍,創設輕松的、愉悅的、趣味化的、游戲化的環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并在識字寫字的過程之中獲得知識,實現思維的優化和完善,這有利于后續學生自主地攝取知識,同時有利于學生快速識字并進行運用。其次,具身認知倡導身體參與。具身認知理論認為身體本身就是認知的工具,個體并非機械被動地接受外部的刺激,而是可以依靠身體的接觸、身體的感知獲得屬于自己的認知、理解和思考,所以具身認知理論強調了身體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具身認知理論更加注重于情感體驗。具身認知理論尤其關注學習者的情緒情感體驗,情緒情感是個體主觀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應。為此,教師要在具身認知理論下進行游戲化識字教學范式的重構,那么就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學習的氛圍。
三、基于具身認知理論審視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忽略身體參與。通過長期的走訪調查發現,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關注學生是否注意力集中在知識學習上,所以過度強調頸部以上的學習。主要依賴大腦的認知活動,忽略了低年級學生的身體參與。其次,過度依賴多媒體創設情景,忽略了真實情景。當前識字教學中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創設情景,雖然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創設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和音頻,但是所呈現的環境是虛擬的,學生還是依舊坐在那里聽課,被動地識字,無法獲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真實的感受和體驗。最后,重視符號傳遞與知識表征,忽略知識形成。具體認知理論強調認知是通過身體與環境互動而形成的,如果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符號傳遞知識表征,那么會導致學生的生成性思維無法得到發展,學生的漢字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為此,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教師應該對以往的游戲化識字環節進行改進,讓學生真正全身心地融人游戲中,獲得素養及能力的提高。
四、具身認知理論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化識字范式重構策略
(一)引進字卡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低年級小學生處于學習成長發展的初始時期,此時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并沒有清晰的認知和理解,所以需要教師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讓學生逐步沉浸于學習的氛圍中,并讓學生了解到學習對自身的價值和意義。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的識字積極性、興趣得以提升,并逐步掌握識字技能。對剛識字的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會對字的符號形式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可以在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游戲的搭建,讓學生能夠在寓教于樂的環境和氛圍中全身心地融人識字學習中,獲得學習的熱情以及內驅力。為此,引進游戲化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識字學習中,勢在必行。例如,教師可以引進字卡游戲,讓識字的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生字呈現感更強。
例如,一年級教學時,教師需要為其開展《金木水火土》識字教學,為了更有效地讓學生對生字進行記憶和理解,也為了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讓學生在游戲的環境中獲得學習內驅力,教師就在上課之前先給學生準備了相關的字卡。在上課時,教師利用字卡和學生進行了快看快說的小游戲。首先,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分組。其次,兩個小組的學生要快速讀出字卡上的生字,通過比賽的方式,對比兩個小組學生的識字準確率以及識別速度。最后,教師可以分析比賽結果,讓學生通過這樣的字卡游戲、競賽類游戲快速感知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從而督促學生后續積極主動地融人識字學習中,從而借助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實現學生識字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二)具身認知理論引領下,構建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游戲,提升學生識字效果
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的成長處于學中玩、玩中學的過程,傳統的識字教學會導致學生對知識存在較強的抵觸和厭煩情緒,造成他們識字積極性、主動性的下降。而現階段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教師讓學生身體也參與到識字的游戲中,讓學生能夠在身體環境的共同感知和引領下快速識別漢字、記憶漢字、運用漢字。所以,改變識字教學方式,引進生活情景和實例,成為教師的必要研究方向。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國美食》這一篇文章時,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前期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喜歡美食,教師就提前一個星期,讓學生針對自己吃到的美食進行統計,并且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吃過哪些美食,這些美食中你不認識的生字有哪些。學生會聯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品嘗美食的過程,同時也會對生字進行快速記憶。為了加深學生對生字的理解,也為了讓學生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全身心地投入識字學習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家長在課下帶領學生共同制作美食,并將制作美食的過程進行記錄,讓學生學習其中的漢字。通過這種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識字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字的第一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能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讓學生的身體也參與到識字學習中,并讓學生認識到生活處處有漢字,學習漢字對自己未來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提高學生識字的內驅力。
(三)通過拆字游戲引導學生識字
低年級小學生剛剛踏人學習生活成長和發展中,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在識字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身心發展狀況,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具身認知理念,讓學生感知到自己的成長發展。而且,在具身認知理念下,學生能夠更自主地發現所需學習生字的規律,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識字方式和方法,了解識字的策略,為后續學生識字能力素養的提高以及認知深人度的提升保駕護航。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在相對應的環境下引導學生自主認知已經成為教師所需關注的重點,也成為提升學生素養的主要方式。
例如,教師在教學《怎么玩都快樂》一課時,需要學習的生字相對較為復雜,但是生字大多能夠以拆字的方式來進行化解并記憶學習。所以,教師在這一節課程給學生講解了基礎的拆字方法后,就讓學生玩拆字游戲,為了借助具身認知理論為學生營造出寬松的貼合其實際發展狀況的環境,教師就對教室環境進行了簡易的布置,由原本的2人為同桌,轉變成5人為一組坐成圓圈,讓學生以“玩\"字為例進行拆分,學生很快就可以得出這個漢字可以拆分成為王和元,在拆開后,他們分別是不同的字,但是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今天學習的字。接著再讓學生拆解“音”字,它是立和日的組合。后續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溝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生字”,可以通過拆字的方法學習和記憶,讓學生發現漢字的奧妙,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和質量。
(四)具身認知理論下運用猜謎游戲提升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進游戲化識字教學理念,能夠更好地貼合學生的實際身心發展狀況,助力學生思維的發展以及識字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在當前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具身認知理論的全面引進,要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一邊游戲一邊沉浸于識字的環境中,快速識別漢字,認識漢字,體驗生字學習的快樂。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所需識別的漢字引起學習興趣,制訂出相應的識字教學計劃,并讓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更加精準地識別和記憶漢字。
例如,在學習“金木火土”等生字時,教師就可以設計猜謎游戲。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字謎,讓學生通過漢字猜謎判斷自己學習的生字,后續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放出“火木土”的圖片,讓學生識別連連看。學生在完成猜測之后,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全身心地融入識字中,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提高學生的認知度和識字效率。
(五)通過實踐活動落實具身認知理論,提升學生識字質量
具身認知理論更加強調學生在大腦思維的同時,身體參與到識字里,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沉浸感,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和效率。所以,教師現階段就可以通過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實現識字教學方式的優化
例如,教師在教學《春夏秋冬》這一節課時,就需要學生識別較多漢字,同時還需要讓學生辨別四季的顏色和特征。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和質量,也為了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讓學生全身心融入活動的過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描繪四季的話語,然后讓學生繪制四季卡片,通過模仿加深學生對字形態的理解。再如,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搭建時就可以順勢而為地引進游戲化識字教學,讓學生對漢字的識別和認識更加精準,尤其是讓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下識字認字,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準確度和精細度,也能夠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對字的用法和認知更加清晰。例如,教師會為學生安排去公園以及博物館的實踐活動,在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地記錄自己不會的漢字,并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學習和思考,以此來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識別和理解漢字。
(六)具身認知理論下引進\"我是醫生”小游戲
具身認知理論更加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識字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提升學生的識字優質度和清晰度。以往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是直接給學生講解正確的字,并讓學生不斷記憶、反復思考,但總是采用正向強化記憶的方式會導致學生的抵觸和厭煩情緒,無法更好地滿足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實際需要。為此,現階段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引進“我是醫生”小游戲,讓學生看一看,教師出示的日常作業作答以及學習過程中自己容易寫錯的字,究竟對字有哪些錯誤認識,從而讓學生在正向強化理解思考的過程中,對字詞有更精準的理解和思考。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也為了使學生的學習體系性、深人性得到提高,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識別、理解漢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每一個星期挑選出日常生活中出現錯誤的4種漢字寫法和用法,相互溝通,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細心、耐心地觀察漢字,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大力加強對游戲化教育理念的落實,在具身認知理論的引領下,優化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人識字教學,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下感知識字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施嬌鳳,施偉偉.從“重心抑身”到“身心境一體”——基于具身認知的小學第一學段識字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24(22):87-90.
[2]商小霞.具身認知理論視野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研究[D].喀什:喀什大學,2024.
[3]盛瑞芬.具身認知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全國優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23(5) :31-33.
[4]董媛,尹向毅.具身認知視域下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教學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23(13) :57-59,63.
[5]張舒泓.“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22(2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