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選材是關鍵。選材一定要圍繞主題,確保選材典型,以更好地表現主題。
一、主題與選材的關系
選擇素材是為了表現主題,是為主題服務的。文章中缺少素材,內容就空洞,就不能讓主題突出。而素材的選擇需要由主題來統帥,缺少主題,素材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大。總之,寫作中選擇什么樣的素材,需要根據文章主題而定,所選的素材一定是能表現主題的,如果與主題無關,再生動、再具體、再真實也不能選用。
在寫作中,作者都是根據主題進行素材的篩選和處理,最終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如,《父愛之舟》這篇文章,主題是以“舟”為核心意象,象征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引領與庇護,表現父愛的深沉與偉大。作者根據這一主題的需要,選擇“我”與父親之間的幾個生活片段,包括父親送“我”上學、為“我”湊學費、縫補棉被等,雖然素材內容不同,但都與主題相關,都能充分地表現主題。
二、圍繞主題選材的思路
(一)避開常規思維選材
避開常規思維選材,可以采用兩種方法:
一是反向思考。反向思考就是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對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者觀點采取相反的思維方式。不走尋常路,不按常理出牌,不從正面分析問題,而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反向思考選出的素材雖然給人的感覺似乎與主題不符,卻有著神奇的魔力,讓讀者想要一探究竟,不禁為作者選材之精妙而贊嘆。比如,以“最美麗的 ”為題,按常規思維,有些同學會填上“畫”“風景”“瞬間”“心靈”等,這些詞匯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美好的詞匯,補充在“美麗的”后面十分恰當。有位同學不按常規思維,反其道而行之,填寫了“蒼蠅”一詞。讀者第一感覺是“蒼蠅”與“最美麗的”搭不上邊,卻好奇為啥要寫“最美麗的蒼蠅”,到底有哪些故事。原來作者是用童話故事的方式將蒼蠅擬人化,講述了三只蒼蠅精心打扮參加選美比賽,最終完成選美表演后死于蒼蠅拍下的故事。故事告訴人們美麗與否不在于外表,而是要看內心。作者避開了常規思維,采用諷刺手法再現美和丑,緊扣文章主題,讓人耳目一新。
二是創新角度。寫作時,可以通過創新選材的方式實現優選,避開常規思維。圍繞主題,要先分析在常規思維中都有哪些選材角度,然后根據對主題的理解,創新選材角度。比如,以“風”為主題寫作,常規思維的選材角度就是自然界中的風,包括春風溫柔、夏風燥熱、秋風涼爽,以及冬風凜冽。同學們應跳出常規思維的限制,大膽創新選材角度。比如,可以寫社會生活中的“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風”未來的“風”等。有了新的選材角度,選擇素材的范圍更廣了,內容會更加精彩。
(二)選擇充滿生活氣息的素材
圍繞主題選擇充滿生活氣息的素材,能讓文章更生動、可讀性更強。這樣的素材只有愛生活、懂生活,才能準確地甄別。
選擇生活中的素材,應注意選小不選大,選擇生活中與主題相關的小人物、小故事、小場景。因為這些“小”素材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更容易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而“大”素材寫不好會給人假、大、空的感覺。比如,以“一件趣事”為主題,有位同學這樣寫道:“同桌向我們炫耀他媽媽從英國給他買回的八音盒,周圍的同學爭先恐后地傳看,并發出羨慕的贊嘆聲。這時,一個同學在八音盒的底部發現四個字:中國制造…”這是極具趣味性和生活氣息的“小”素材,是生活中常見的事,又能給人帶來快樂的小場景,給讀者帶來愉悅的享受。
(三)選擇能體現時代特點的素材
時代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會涌現很多新鮮的事物和很多可供討論的話題,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圍繞主題選材時,想要讓選材更新穎,避免選用陳舊素材,可以優選能體現時代特點的素材。可以將新事物、新話題作為寫作素材,表達觀點、思想和情感,既能讓主題新穎,又能展現新時代的壯闊景象,加深對新時代的認知,產生愛國之情。同學們不僅要學好知識,還要關注社會熱點、祖國發展、國際動態,做到心系人民、心系國家、心系世界,從而積累豐富的素材,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真正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四)選擇具有典型性的素材
素材很多,可以優選具有典型性的素材。如何判斷素材是否典型呢?可以從兩個方面辨別:一是判斷這個素材是否能準確地表現和突出主題,二是看這個素材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選擇典型性素材有很多好處。一方面,典型素材能更直觀、更準確地表達主題,不容易出現跑題和偏題的問題;另一方面,選擇典型素材可以節省筆墨,不必羅列其他的素材,讓文章更加短小精悍。此外,如果寫議論文,選擇典型性素材能讓論據更充分,更有說服力。因此,寫作時,要圍繞主題優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素材。比如,以“我的二嬸”為主題寫作,作者寫二嬸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奶奶時,就選擇了生活中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素材:二嬸背奶奶曬太陽,為奶奶洗腳、梳頭和剪指甲。二嬸照顧奶奶如此精細、耐心,足見二嬸對奶奶的愛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的。
(五)選擇真實而又具體的素材
寫作忌諱杜撰,要記錄真實的生活,表達真實的情感。這不僅是寫好文章的需要,也是認識世界、感悟生活、學會做人的需要圍繞主題選材時,要選擇真實的素材,如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實的經歷、真實的情感。唯有寫出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
要在日常生活中真聽、真看、真感受,用心思考,形成正確的認知。選材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人是真實的人,事也是自己經歷的事,但是寫的時候只有寥寥數語,沒有更多的細節。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沒有用心觀察和感悟。比如,《慈母情深》這篇文章,作者選的素材是和母親在生活中做過的事,通過語言、心理、神態和動作等方面的細節描寫,將一幅幅真實感人的畫面呈現在讀者眼前。在圍繞主題選擇素材時,可以運用細節描寫讓素材更加具體,讓情感更加真摯,從而更好地表達主題,寫出精彩的文章。
三、圍繞主題選材的注意事項
(一)忌多選精
圍繞主題選材時要忌多選精,過多的素材羅列一方面容易讓文章主題不鮮明,使素材缺少了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能提升中心觀點的說服力。另一方面,過多的素材羅列起來也會讓文章結構松散、段落冗長、缺少層次,讀者在閱讀時很難準確把握文章的重點。精選素材能夠更好地突出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還能凸顯個性,因為典型素材中往往包含寫作者獨特的視角以及個人內心真實的情感,可以表達作者的個性觀點,讓文章更具個性。
(二)忌虛構
寫作時可以合理想象,但想象是在真實選材的基礎上,虛實結合增強文章的藝術表現力。因此,在圍繞主題選材時,切忌虛構,應盡量選擇自己真實經歷的素材,包括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或者看到別人身上發生的事,也可以是聽來的別人的真實經歷。總之,選用的素材要是客觀世界中真實存在的人、事、物,這樣才能確保作文邏輯合理、細節真實、情感豐富,提升文章寫作的質量。
(三)忌陳腐
所謂陳腐素材是指寫作中比較常見的或者過時的素材,這類素材缺少時代感和新鮮感,導致文章內容平庸。因此,在圍繞主題選材時要選擇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新鮮事,比如可以從新時代理念中選材,選擇新的環保理念、養生理念等作為素材進行寫作;再如可以從新時代科技中選材,包括AI技術、航天技術、互聯網技術等,表現科技改變未來這一主題。一方面,新時代的新鮮事寫的人少,不至于出現寫作素材陳舊、老生常談的問題;另一方面,新時代的新鮮事是現實社會發展背景下的一個縮影,既能夠表現新時代的發展,又能促進讀者對當前社會問題的思考,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