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聽全文
編輯老師:
我再婚前擁有一套90平方米的房產,再婚后老伴張杏要求將她的名字加入到我的房產證上,我們雙方也未約定具體份額。兩年后,我們因感情破裂離婚,張杏主張該房產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平分,我認為我們倆結婚的時間短且房產系我個人婚前財產,不同意該房產平分。請問:我這套婚前房產的產權份額該如何分割?
讀者童志高
童志高: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采訪了湖南省法治新聞協會副會長、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律師,他就此做出了如下分析與解答
婚前房產婚后加名的行為,在法律上通常被視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這意味著原本的個人財產因為這一行為而轉變為夫妻共同所有。離婚時可作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但分割比例需綜合考慮贈與目的、婚姻存續時間、貢獻、過錯等因素綜合考慮。我國《民法典》第1087條:共同財產分割需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二)》第五條,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將其所有的房屋轉移登記至雙方名下。在離婚訴訟中,如果雙方對房產的分割有爭議且協商不成,人民法院在對房產分割進行判決時,需結合具體情況,而非機械適用“一人一半”原則。若雙方通過書面協議明確約定份額,則按協議執行;若無約定,則默認共同共有,但可調整分割比例。一般來說,婚姻存續時間短且無過錯(如家暴、出軌)時,房屋歸原產權人,原產權人對另一方給予經濟補償。
老年再婚夫妻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應避免“以婚姻牟利”的傾向,尤其婚姻存續時間短且未形成深度家庭共同體時。夫妻離婚分割房產的核心考量因素主要有2個:一是婚姻存續時間,二是共同生活貢獻。從婚姻存續時間看,您和再婚妻子張杏的婚姻僅維持兩年,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時間較短”,房產份額的分割一般傾向于減少對未出資方的補償比例,即張杏的分割比例會比您少。從共同生活貢獻看,如果張杏未對房屋還貸、裝修或家庭事務有顯著貢獻,應該認定其權益較低。反之,若張杏承擔了家務、養老人等義務,可主張“對家庭貢獻”作為補償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你們這套房產份額的分割有以下兩種可能:如果房產歸您所有,您按房屋價值的 20%-30% 向張杏支付折價款。若張杏能證明其對房屋或家庭有實質性貢獻(如出資裝修、共同還貸),補償比例可能提高至30%-40% 。
為了防范財產分割風險,建議老年人再婚時:一是簽訂婚前協議,明確婚前財產歸屬及加名后的份額。二是若房產涉及婚前個人出資或婚后共同還貸,需保留付款憑證、聊天記錄等證據,以證明貢獻程度。
編輯/徐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