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一天,幾個朋友來我家玩。
“來玩個游戲吧!”爸爸笑瞇瞇地提議。
玩游戲好呀,我喜歡玩游戲。我喜滋滋地湊過來,沒想到爸爸又說:“來玩個數學游戲吧!”
什么?數學游戲?數學有什么好玩的。我和朋友們面面相。
媽媽看我聾拉著腦袋的樣子,一下子笑出了聲:“還沒玩,怎么就沒興趣了?說不定很好玩的,我也來玩!”
游戲規則:
從1開始挨個數數字,當數到3的倍數時,必須在報數的同時拍一下桌子,沒拍的話就是輸了,再開始新一局游戲。
這聽起來也太簡單了,我不可能輸!
我們一共8個人,圍坐圓桌旁,開始報數。
數字在100以內的時候,我還是自信滿滿的。可是“168。呃.”
我愣了一下,沒有及時拍桌子,這一輪我輸了。
我低估這個游戲了,還挺難呢。
好朋友茜茜提醒我:“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看它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相加后能否被3整除就可以了。這個‘秘籍’我們早就知道了呀。”
“是啊,”我有點懊惱,“一時沒注意,算錯了?!?/p>
這時候,爸爸突然問了一句:“為什么呢?這個‘秘籍’是怎么總結出來的呢?”
我呆住了。我可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正好有這個機會,不如來驗證一下。
假設任意一個數字abcd,在十進制中,它的值可以用0×1000+6×100+c×10+d 來表示。
在每個進位下都提取出一個單獨的數字,于是整個式子就變成:(0×999+6×99+0×9)+(0+6+c+d)。
前面一個括號提取9后,表示為: 9×(0×171+b×17+c×7) ,它是一定可以被3整除的。
接下來,只需要判斷后面一個括號了。這個括號表示把各數位上所有單獨的數字加在一起,如果它能被3整除,那整個數字就能被3整除。
很明顯,這個方法還可以用來判斷9的倍數,把各數位上所有單獨的數字加在一起,如果它能被9整除,那整個數字就能被9整除了。
“那如果我們玩數4的倍數呢?還有沒有什么‘秘籍’?”媽媽問道。
數2的游戲我是肯定沒問題的,只要是偶數,就拍桌嘛。
我看了一眼剛剛的總結,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也不難:
同樣假設任意一個數字abcd,在十進制中,可表示為:
這個數字也可以寫成 (100+6)×100+(100+d)0
因為( 10a+b ) ×100 肯定是100的倍數,當然也就是4的倍數,因此可以暫時“省略”,以便作出快速判斷。
重點就是 10c+d 了。 10c+d 正好是這個數的最后兩位,所以如果一個數abcd的最后兩位數cd能被4整除,那數字abcd就可以被4整除。
媽媽點了點頭,看起來還想說點什么。
我猜到她想說的話,主動說:“接下來是5,這個太簡單了,只要看這個數字的個位數,只要個位是0或5,這個數就能被5整除?!?/p>
茜茜接著說:“6的倍數可以直接套用對2和3倍數的判斷,也就是說,能被3整除的偶數就是6的倍數。”
“如果是7的倍數呢?”爸爸慢悠悠地問道。
這有點難了。
7這個數字有點怪,它的倍數簡直是亂七八糟。如果光看個位數的話,7的倍數在個位數上居然把0到9十個數字全部都用了。把7分別乘1到10這10個數字,可以發現,積的尾數對應了0到9這10個數字。
3x7=21 8x7=56
6x7=42 1x7=7
9x7=63 4x7=28
2x7=14 7×7=49
5x7=35 10x7=70
如果是兩位數,還可以用口算判斷;三位數以上,要快速分辨是不是7的倍數,就比較難了。
我和朋友們討論了好長時間,終于發現了7的秘密:
將一個數的個位數乘以5后,再加上前面的數,和如果可以被7整除,那這個數就是7的倍數。
比如105:
它可以被7整除。
再比如581:
58+5x1=63
它也可以被7整除。
這個結論有沒有數學依據呢?再來驗算一下:
數字abc,把十位以上的數看成一個整體,用式子 00×10+c 來表示。如果這個數能被7整除,那它的5倍也就是 5×(ab×10+c) 也一定能被7整除。式子轉換一下:
5x(abx10+c)= 50x ab+5xc=49xab+(ab+5×c)↑7×7=49,-定能 我們只需要判斷這里被1整除
因為公式是把個位數以前的數字看作一個整體,所以對四位數以上的數字同樣適用。
接下來是8。因為之前已經判斷過4的倍數了,所以可以用類似的辦法:看這個數的最后三位數字,如果最后三位數字可以被8整除,那這個數就可以被8整除。
哇,真奇妙啊,從一個看著很簡單的游戲中,居然能生發出這么多關于倍數的知識。要是我能熟練掌握這些知識,以后再玩類似的游戲,我一定是最后的贏家!
通過這次游戲,我更深刻地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被數學文化包圍著,卻往往渾然不覺、習以為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個有力的工具,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還可以培養我們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學數學也是玩數學,更是為了用數學!
(指導老師:丁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