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84(2025)08-0003-01
初看 (a+1)(b+1)=a+b+ab+1 似乎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這不就是一個簡單的恒等變形嗎?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這個恒等變形有其特點,這個特點就是 , a+b+ab 這三個式子都加上了數(shù)字1.仔細再看,當 a , b 互為相反數(shù)時,這個式子就是平方差公式;當 a , b 相等時,這個式子就是完全平方公式,它們是初中階段兩個重要的公式,除了這些,好像沒有其他特別之處了.很多教師可能會說:“我們的學生都熟練地掌握了上述恒等變形,因為它太基礎、太簡單了.”
事實是這樣嗎?我們看下面這個問題,
問題:黑板上寫有0,1,2,3,…,9共十個數(shù)字,每次操作時先從黑板上的數(shù)中任意選取兩個數(shù) a ,b擦掉,然后在黑板上寫上數(shù) a+b+ab ,則經(jīng)過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幾個數(shù)?剩下的數(shù)能確定嗎?如果能確定,是多少?如果不能確定,試說明理由.
這個問題的解決要經(jīng)過9次操作,而且每次操作都是從黑板上的數(shù)中任意選取兩個數(shù),很顯然,每次操作后黑板上少1個數(shù),9次操作后,黑板上只剩下1個數(shù),直覺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是確定的.如果不確定,這個問題就沒意義了,這個數(shù)大概多大?幾百,幾千,幾萬,?數(shù)量級是多少?
由于所取兩個數(shù)的任意性,理論上可以一一嘗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算一算.但是這個操作單調重復、費時費力,因此,要尋求變化過程中不變的規(guī)律.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或者這個問題涉及的數(shù)學知識是什么?筆者曾與很多初中數(shù)學教師交流過這個問題,他們的反饋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是,不知從何思考,無法下手,無從獲得問題的答案;情理之中的是,日常教學中很少接觸類似的問題,不常規(guī)自然就是困難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構思極其巧妙的問題,如何想到建立每次擦掉的兩個數(shù) a , b 分別加1后,與寫上的數(shù) a+b+ab 加1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找到恒等變形 (a+1)(b+1)=a+b+ab+1 ,然后進行簡單運算,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
初中數(shù)學中,我們常常討論加法與乘法兩種運算的相互轉化.這些運算都可以歸結為 a+b+ab+1 這種簡單的形式.僅僅就這個式子而言,無論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運算(或推導)的難度都不大,但如何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這個式子?可以說這個式子有很多變式,甚至有很多“花樣”.這需要在復雜的問題情境中把握基本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整個初中數(shù)學的代數(shù)運算就是在“整”這樣一個式子.
如何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前面給出了提示,筆者對此不展開介紹,過程留給讀這本刊物的讀者.這個問題的答案是3628799,這是一個很大的數(shù).筆者的自的是通過這個有別于日常教學的問題,讓學生掌握認識變化過程中的不變性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不變性,感受對代數(shù)恒等式及代數(shù)運算不同水平的理解、掌握和靈活應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