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化工作是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軍文化最富活力的內容。習主席鮮明提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的戰略任務,為加強新時代部隊基層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強新時代部隊基層文化工作,繁榮發展強軍文化,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離不開思想體系的武裝。習近平文化思想為人民軍隊做好新時代基層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一、凸顯舉旗鑄魂的根本任務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歸誰領導、聽誰指揮、為誰服務始終是不同類型軍事文化的價值分野。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我軍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鑄牢聽黨指揮這一永遠不變的軍魂,形成了克敵制勝的組織優勢和文化傳統。
深化理論武裝。毛澤東曾指出:“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當前,全軍上下正聚力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一項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想要如期復命,必須用這個時代最科學的理論體系來引領來武裝,用思想上的統一為人民軍隊團結統一提供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證。新時代基層文化工作要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必須搞好理論武裝,教育引導基層官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軍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對自身文化符號、文化價值、文化規范的自覺認同。習主席強調:“自信才能自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從部隊基層文化的角度來看,大家耳熟能詳的“半條被子的溫暖”“蘋果里面有政治”“草地黨支部”“硬骨頭六連\"等不勝枚舉的故事,哪一個不是人民軍隊的基層文化現象?哪一個不是人民軍隊在黨的旗幟之下的文化現象、文化傳承、文化創造、文化傳播?習主席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部隊基層文化增強自信,就是對人民軍隊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這是抓基層、打基礎的價值引領和行動支撐。
扛起文化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是習近平文化思想首創的重大命題。當前,部隊基層文化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文化器材裝備化、官兵娛樂信息化、活動組織群眾化特點鮮明,但也應清醒地看到,伴隨“刷屏\"\"悅讀\"\"游戲”\"VR\"\"AR\"而來的,是感官至上、娛樂至上乃至夾帶私貨等腐朽觀念意識的滲入,消解著部隊基層文化的革命性、進取性和戰斗品格。歷史和現實都反復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武裝的人,容易在思想上被敵人“俘虜”;沒有理論指導的事業,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21世紀的最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繁榮發展強軍文化提供了系統的指導和遵循。部隊基層文化工作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導地位,自覺扛起同一切背離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作風的言行作堅決斗爭的文化責任。
二、強化備戰打仗的使命擔當
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并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換言之,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產生這種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活。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新征程上推進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部隊基層文化是基層官兵日常訓練學習生活的文化體現,必須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歸正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旨趣追求、行為規范、價值鵠的。
強化憂患意識。強烈的憂患意識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厚重底色。習主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古人講,位卑未敢忘憂國。部隊基層文化要發揮自身離兵最近、暖心最真、落點最實的優勢,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基層官兵自覺體認到人人都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得分手”,都是部隊發展、強軍興軍的生力軍,胸懷“兩個大局”,強化憂患意識,堅定捍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這一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堅決反對霸權思維、霸凌行徑。歷史和現實都反復告誡我們,如果軍事力量不過硬,遇到危機時就不敢亮劍。要把向戰、學戰、研戰、謀戰、練戰、勝戰融入基層文化建設的全領域全過程。
掌握斗爭藝術。敢于善于斗爭,把握歷史主動,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突出特質。斗爭是一門藝術。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既是斗爭經驗的總結,也是斗爭藝術的體現。新時代部隊基層文化工作要引導官兵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事物、看待問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斗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比如說“堅持戰略服從政略”,就是要始終從政治的高度看問題、定措施、作斗爭、求勝利。要堅持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實踐中培養和保持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高超的斗爭本領。
練就打贏本領。習近平文化思想鮮明的實踐性,內在地要求部隊基層文化建設必須落點于戰士、戰斗隊、戰斗力。面對“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的客觀現實,部隊基層文化工作必須緊町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在推進戰訓耦合、體系練兵、科技練兵、軍事訓練轉型升級中發揮支撐、潤澤、引領作用。不論是練兵場上還是閑暇時光,通過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使命擔當,激發官兵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眼睛緊盯戰場,心思聚焦打仗,不斷提高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能力,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切實走好信息化智能化戰爭的群眾路線,盯著強敵優勢、補齊制勝短板,樹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實戰化訓練和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中接受摔打磨練,實現軍事斗爭準備水平和履行使命能力全面提高。
三、豐富強軍文化的服務供給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基層官兵對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形式、風格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部隊基層文化工作的重點,已經從“有沒有”“夠不夠\"轉移到“好不好\"“精不精”上來,迫切需要豐富強軍文化的服務供給。
打造文化發展新形態。隨著大數據、云存儲、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快速推進,數智技術悄然融入部隊生活的各方面,深刻影響著官兵的價值觀念、思維理念和行為方式。于基層官兵而言,云盤、閃傳、閃存、閃付耳熟能詳,VR、AR融入軍政訓練和文化生活。以強軍網為依托的愈加豐富和有序整合的云史館、云展覽、云課堂、云儀式、云咨詢,初步實現了物質型、社會關系型、經典型、心理型等強軍文化存在形態。數智時代,智能體系構建是強軍文化占據未來戰場主動權的重要趨向。在數據化表達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數據分析理解基層官兵文化需求,運用大模型針對性創造和迭代文化產品投放到文化空間,增強強軍文化吸引力、適配性和滲透力度。立足物聯網絡體系,構建以專家系統、班排(個人)陪伴智能終端、在線文化空間等相互通聯、多維一體的強軍文化數智布局。
催生文化創造新活力。切實尊重官兵主體地位,激發官兵文化創造力。大力開展業余文藝創演活動,堅持兵寫兵、兵演兵、兵唱兵,引導官兵在群眾性文化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努力為基層業余文藝創作搭建各類展演舞臺,充分挖掘具有文藝特長官兵在創作方面的天賦和靈感,進一步激發官兵文藝創作和表演熱情,使他們在自我塑造、自我演繹、自我釋放中展示當代軍人風采,陶冶審美情趣,抒發軍人情懷。加大對基層業余文藝創作骨干培訓力度,建立專業文藝創作單位與基層部隊對口輔導幫教機制,不斷提高基層文藝創作水平。及時總結基層官兵的文化創新經驗,推廣群眾性文化優秀成果,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激發官兵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強軍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勵和涵養作用,培塑敢打必勝的血性膽魄,立起強軍興軍的精神旗幟,凝聚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精神力量。
豐富文化裝備“彈藥箱”。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戰斗力,就孕育什么樣的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以智能化為代表的世界新軍事革命方興未艾,既是一次作戰樣式和戰爭面貌的重構重塑,也是一場軍事思維和作戰指揮的頭腦風暴。隨著軍事斗爭的場域不斷拓展,對我軍掌握思維認知主動權、打好認知攻防主動仗提出了嶄新課題。要加強認知制權文化機理研究,有針對性地研發“文化裝備”“文化彈藥”,積極塑造于我有利、主動在我的態勢。“世界一流軍隊”的形象和定位,呼喚世界一流的軍事文化。打鐵必須自身硬。要使強軍文化與官兵同頻、與時代共振,使官兵在分清是與非、美與丑、義與利的同時,培塑崇高的價值追求。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