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肌骨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醫學科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超聲專業學員51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學員按年級分層隨機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6)。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觀察組采用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兩組的教學效果通過客觀考核指標和調查問卷進行比較。結果 經過3個月的培訓,觀察組學員的相關解剖知識成績、相關臨床知識成績、病例分析成績及理論總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5)。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學員中認可教學方式并認為教學方式可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知識點理解與記憶、有利于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數占比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可提高肌骨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 肌骨超聲;超聲報告系統;情景模擬教學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中圖分類號] R445"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5.21.018
肌骨超聲是應用于肌肉、骨骼、外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超聲技術,專業性強,技術性高[1-2]。《“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提升醫療服務同質化程度。這提示新時代臨床醫學教育體系要培養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卓越實用型醫學人才為目標[3]。肌骨超聲的應用多集中于三級甲等醫院,而縣區級醫院及省市級小型醫院并未廣泛應用和普及[4-5]。目前肌骨超聲亞專業醫生短缺,這對患者的診療體驗及醫療服務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迫切需要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優化資源分配、推動學科發展等方式予以解決。因此,以能力為導向的肌骨超聲規范化培訓是當前教育變革的一部分。本研究探索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肌骨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超聲專業學員共51名;其中,二年級學員22名,一年級學員29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學員按年級分層隨機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6)。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觀察組采用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所有學員均未參與過肌骨超聲的學習輪轉。理論考核評分工作由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超聲專業教師完成。評分過程中,評分教師并不知曉學員姓名及其所屬分組,確保盲法評分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1.2" 教學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法。通過傳統課堂教學結合PPT演示講解課標內容,包括解剖基礎、臨床表現、超聲診斷及鑒別要點、超聲掃查技巧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該教學法包括3個階段。第1階段為課前階段,是理論知識與臨床病例的準備階段。依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帶教教師在超聲報告系統和醫院電子病歷系統中尋找超聲圖像和臨床資料均齊全的患者,記錄病案號與相關有效信息。觀察組學員每2名為一組進行分組,每組分配2例上述患者病案號。患者的解剖部位相同或符合同一診斷。而后,學員在超聲報告系統和醫院電子病歷系統中自主熟悉患者的相關信息,摘取有效信息,查閱文獻并搜集資料。第2階段為課堂示教階段。同組的2名學員分別扮演患者和檢查者,通過問答展現其認為有意義的信息;應用超聲報告系統講解超聲圖像并解答其他學員的提問。在這一階段,示教學員可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帶教教師全程引導學員在有效范疇內討論并適時補充、糾正與回答。第3階段為課堂總結階段。帶教教師根據學員演示、講解患者的表現,整體梳理肌骨解剖、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與超聲圖像之間的關系,重點突出疾病本質與超聲圖像的關系,見圖1。3個階段緊密銜接,促使學員在課前通過病例查詢與自主學習形成一定認知;而后,通過場景模擬、實時病例講解、相互討論而展現自我認知水平;最后帶教教師點評與總結,促進知識點的鞏固和深入理解,實現理論向實踐的過渡,形成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肌骨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新模式。
1.3" 評價指標
兩組學員均接受理論考核,滿分100分。考核內容包括:相關解剖知識(15分)、相關臨床知識(15分)、超聲診斷要點(20分)、病例分析(30分)、報告書寫(20分)。所有學員均參加不記名網絡問卷調查,問卷包括下述5個問題:對當前教學法是否滿意及當前教學法是否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是否可促進知識理解與記憶、是否有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否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網絡問卷調查答案選項僅有是、否2個選項。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GraphPad Prism 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員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學員的性別、年齡、學歷、已規范化培訓時長和已輪轉科室數量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兩組學員的規培考核成績比較
經過3個月的培訓,觀察組學員的相關解剖知識成績、相關臨床知識成績、病例分析成績及理論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 兩組教學法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學員對教學法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教學法可更好地幫助學員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知識理解與記憶、有利于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自主學習能力(Plt;0.05),見表3。
3" 討論
超聲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六大核心勝任力為導向,培養能夠獨立、規范從事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診療工作的超聲醫生[6]。肌骨超聲與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龐雜。相較于肝、腎等靜態臟器超聲檢查,肌骨超聲的動態掃查對學員的技術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既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授課過程中學員存在下述問題:①解剖基礎薄弱,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刻;②臨床相關知識儲備不足;③對知識體系記憶難、遺忘速度快;④技能操作不熟練,獨立掃查時獲取所需超聲圖像困難;⑤案例分析與臨床決策能力欠缺;⑥自感肌骨超聲難度大、門檻高,積極性差。因此教學過程應盡可能生動形象地講授知識,使學員在課堂有限時間內高效學習更多有意義的病例,促使學員在豐富、生動的病例中歸納總結、抓住本質、舉一反三,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目前,以授課為基礎、多種策略并用的教學思路逐漸被采納[7]。但超聲科自有的超聲報告系統未被有效利用。該系統存儲大量符合超聲專業質量控制標準的超聲圖像、報告及病例臨床信息。因此本研究提出教學過程應充分利用超聲報告系統,并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
在情景模擬教學法課前階段,每2名學員組成一組相互督促、調取并分析所負責病例的超聲圖像和臨床資料,自主學習1遍課程內容,并初步形成對知識點的認知與疑問。第2階段,學員通過角色扮演問與答實現情景模擬演示,同時“檢查者”可在超聲報告系統中對患者的超聲圖片進行講解與分析,回顧并深化理解知識點,完成第2遍學習。尤為重要的是,這一階段可展現出學員對知識點理解的準確與偏差程度。第3階段,教師根據學員的表現,針對性糾正學員的偏差知識點、梳理與總結整體知識點,產生有效的師生互動和積極的正反饋,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延展,實現高效的第3遍學習。
觀察組學員的理論總成績及相關解剖知識、相關臨床知識、病例分析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相對集中的病例展示與情景模擬教學法可刺激學員有效關聯、理解和快速應用相關知識;且知識與具體場景的聯系可加深學員對知識的記憶。觀察組與對照組學員的超聲診斷要點成績和報告書寫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歸因于疾病的超聲診斷要點和報告書寫模板相對固定,沒有知識理解、吸收與再運用的過程。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可從以下4個方面提高教學效果。
3.1" 有利于層次化教學,啟迪潛在能力,滿足學員差異化需求
學習是自我建構的過程,學習者利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接收新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能力體系。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原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不同,對繁雜瑣碎肌骨超聲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存在差異性。觀察組學員的理論總成績、相關解剖知識和相關臨床知識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可提高學員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在該教學中,學員兩兩示教、自由表達、提問與答疑,這一過程能很好地反映學員的理解程度,暴露盲區與誤區,由此教師可有針對性地答疑與引導,滿足差異化需求,實現層次化教學。
3.2" 有利于情景化教學,再現診斷場景,實現知識的橫向聯系
肌骨超聲與臨床學科交叉緊密。學員無法將學過的知識與患者的病情建立聯系,往往是因為教學過程中缺少真實情景,知識被符號化、獨立化,未能有效構建二者之間的橫向聯系。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情景,真實的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8]。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具象化患者的就診和超聲檢查過程。學員可切實感受信息的篩選與知識點的應用條件,深刻理解病例所體現的知識點。該模擬情景可實現應用場景與臨床知識的橫向聯系,改變知識碎片化的傳統教學方式,實現整體知識架構認識,提高學員快速案例分析與臨床決策的能力,縮短理論與臨床實踐之間的距離。觀察組學員的病例分析成績高于對照組,提示情景模擬教學法可刺激知識的有效關聯、理解與快速應用。
3.3 "有利于主題化教學,促進深度學習,實現知識的縱向聯系
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中每節課的教學主題是明確的,通過對同類疾病或同一解剖部位多個實際病例的剖析與講解,形成主題式教學方式,實現知識的縱向聯系,讓學員認識到知識模塊之間的內在關系。超聲報告系統豐富病例資源的集中展示可使學員在課堂有限時間內高效學習,既可解決以往理論課中患者數少且過于經典的問題,又可避免在臨床實習中患者就診隨機性的問題,促使學員認可該教學法,提高學習效率。
3.4" 有利于問題化教學,不斷深化學習,實現知識的橫縱聯系
在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中,教師以學定教。課堂上,學員通過情景模擬與超聲病例展示將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并進行討論,教師進行有效引導與解答,促進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在學員頭腦中形成有效建構,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對復雜理論知識的靈活掌握。通過解決問題不斷深化學習,讓學員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找到知識之間的橫縱聯系,將碎片化、斷點化的知識轉變為結構化的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4" 總結
綜上,基于超聲報告系統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可豐富現有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超聲科報告系統資源、實現情景化模擬教學,還可充分暴露學員的理解誤區,有效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學目標和任務的高效完成,提高教學效果。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①如何確保學員課前學習的有效性;②如何精確把控每組的情景化演示時間;③如何積極調動學員課后的自主學習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ADLER R S. What is the place of ultrasound in MSK imaging[J]. Skeletal Radiol, 2024, 53(9): 1699–1709.
[2]"" 楊小歡, 陳松, 劉甜, 等. 情景模擬式翻轉課堂在肌骨超聲多學科培訓中的探索[J]. 基礎醫學教育, 2024, 26(9): 792–797.
[3]"" 王遠清. 新醫科教育解析——創新醫學教育新范式[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2024, 38(4): 423–426, 432.
[4]nbsp;" 杜方雪, 楊裕佳, 向茜, 等. 肌骨超聲亞專業進修醫師培養模式的探索[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 16(18): 181–184.
[5]"" 楊裕佳, 向茜, 王麗蕓, 等. 肌骨超聲醫生培養模式初探[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0, 12(11): 52–54.
[6]"" FRENK J, CHEN L, BHUTTA Z A, 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 Lancet, 2010, 376(9756): 1923–1958.
[7]"" 王莉, 張莉, 王佳. 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現狀及改進方法[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23, 22(11): 1709–1711.
[8]"" 唐益勇, 王莉莉, 曲曉峰, 等. 多學科整合式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超聲影像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 16(18): 91–95.
(收稿日期:2025–01–27)
(修回日期: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