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評價與考試是通過系統收集學生的課內體育學習態度與表現、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與成效、健康行為等信息,依據學業質量對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蓖瑫r,明確要求:“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促進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發展核心素養?!边@些為廣大體育教師認識與實施學習評價的內容與方式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從一定意義上講,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標準影響甚至制約著教與學的過程與效果。明確評價目的、完善評價內容、優化評價方式,正確認識與實施綜合性評價,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具有鮮明、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正確認識綜合性評價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健全綜合性評價,通過多個維度、多個主體、多種方法的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基于此,綜合性評價包括以下三方面意蘊。
1.綜合性評價是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的全面評價。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功能可以分為診斷性評價、過程性(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根據評價的性質分為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根據評價信息收集形式分為檔案袋式與測試評價;根據評價的主體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與相互評價等。根據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性、教育性、長期性等特征,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進行全面評價。
2.綜合性評價是對學習的整體性評價。綜合性評價不僅強調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更加強調對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整體性評價。核心素養是學生運用其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價值觀、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具有鮮明的整體性特征。為了整體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需要用整體性評價方式對學生運用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態度、情感等解決真實體育與健康問題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
3.綜合性評價是貫穿學習全過程的評價。綜合性評價中包含結果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其是對教學活動結束時達成目標程度的評價。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僅測試學生掌握單個動作或組合動作的情況等,是給學生算總賬、記總分。它既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何時、何地,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不能充分地反映每一位學生學習表現,以及努力程度等。這種單一的最終學習結果的甄別與分等、選拔與淘汰,無法實現評價的導向、激勵與改進的教育功能,其教育價值較低,甚至沒有教育價值。而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指教學全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判,要求“教師應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采用口頭評價、記錄表呈現等不同方式,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改進學習”。它是教學全過程之中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觀察、記錄等,真實反映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表現、學習進步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具有鮮明的導向、激勵與改進功能,對培養與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水平具有積極的教育價值。
二、正確實施綜合性評價
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可以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加以引導的、通過教學加以培養的、通過學習獲得的,而這一切與學習評價緊密相關。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中的綜合性評價,必須根據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引領的課程學習目標、水平目標、單元目標,課程具體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設計與實施。
1.根據不同評價目的采用適當的評價方式
基于核心素養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實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即以課程標準為基礎,使體育與健康課程設計、教學與評價等與課程標準相一致。首先,為了更好地關注個體差異,有效進行差異化教學,采用診斷性評價(預評估)方式,針對包括學生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體能、體育興趣愛好等,為體育教師設計與實施差異化教學提供相關信息的評價;其次,為了更好地促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進教育教學的過程,采用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方式,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態度、學習進展等發展變化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為了全面反饋每一位學生通過某一完整單元學習、某一學年學習結束時所達成學習目標的程度與水平,采用結果性評價;在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時,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注意評價學生的最終發展結果,同時關注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表現、進步與發展等??偠灾?,學習評價必須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保持一致。
2.針對不同評價內容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
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維度。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結合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特點與要求,應采取相應的評價方式。
運動能力是學生根據不同的體育運動情境與條件,正確運用運動認知與技戰術完成體育比賽或展示,以及科學提高體能等關鍵能力。為此,在進行基本運動技能學習評價時,可以針對跑、跳、燕式平衡、投擲壘球等基本運動技能,通過測試與實際運用展示進行評價;在進行體能學習評價時,可以采用體能知識與水平測試與展示等進行評價;在進行專項運動技能學習評價時,可以采用所學的專項運動技能測試,以及學生在真實性體育比賽或展示中整體運用知識與技能的表現性評價方式。
健康行為是學生自覺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能力,以及掌握與運用健康知識,調控情緒,適應環境,改善健康水平的價值取向與能力。為此,在進行健康知識與技能學習評價時,可以采用健康知識與方法的測試,以及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等評價方式,如測試健康知識與方法、設計并實施體育鍛煉計劃及健康飲食方案。
體育品德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的勇于進取、勇敢頑強、遵守規則、公平競爭、自尊自信、責任感等相對穩定的性格與道德。為此,根據體育品德學習內容是鑲嵌與滲透在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專項運動技能、健康教育等學習中的特點,在進行體育品德學習評價時,可以采用成長記錄袋、態度與表現的定性評價方式。
3.優化結果性評價
以往的評價側重于對所學動作、技能和體能水平本身的測量與考核,不能反映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素養。優化結果性評價意味著:一是在進行結果性評價時要注重創設真實性情境,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運用于真實體育與健康生活中,真實地反映體育與健康生活中遇到的挑戰、機遇、干擾,并真實地反映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能力,如,籃球運動知識與技能的結果性評價應根據學習水平目標,不僅是對單個動作或組合動作的測試,更加強調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真實的籃球運動情境中技術熟練、反應敏捷、與人合作、遵守規則等效果,即評價學生在復雜而豐富的真實運動情境下巧妙而靈活地運用所學,展示出真正的掌握與運用水平,即通過設置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完成任務的典型表現、對典型表現的評價標準等,對學生運用先前所獲得知識與技能解決新異問題或完成具體任務的能力的評價;二是,要注意將學生的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機結合,即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進步與成長等過程性評價納入終結性考評中,做到既關注結果,也關注過程。
我國一位教育學家這樣說過:“教育不僅需要讓個體掌握知識,還需要引導個體如何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個體在世界踐行美善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保▌㈣F芳,著.追求生命的整全:個體成人的教育哲學闡釋)這段話對我們是很有啟發作用的。通過實施有利于培養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評價方式,以評導教、以評促學、以評促改,有效地改變教與學的過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發展,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更好地運用于實踐之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一定能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終極追求一—為學生創造更加美好的體育與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