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H2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4110(2025)06(b)-0011-06
Abstract:Uyghurisnaggutinativelanguage.Voiceisoneof itsimportantgrammaticalphenomena.Voiceisexpressedbyadhering tothecoresponding morphemeaftertheverb stem.Voiceoverlapisaveryspecial grammatical phenomenonin Uyghur,and itsformandsemanticsaemorecomplicated.Uyghurhsfivevices:activevoice,passivevoie,reflexivevoice,reciprocalvicead causativevoice.Voiceoverlapeferstotevoiceaffxacordingtotheneedsofsematicexpressionaftetwoortreesuccessiveaffixes to the verb stem.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six common Uyghur voice overlaps: \"causative voice + causative voice\", \"reflexive voice + causativevoice\",\"reciprocal voice + causative voice\",\"causa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reflexive voice + causa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and \"reciprocal voice + causa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Each voice overlap meets different semantic expression needs.
Key Words: Uyghur; Verb; Voice types; Voice overlaps; Voice affixes; Semantic expression
語態對語言表達和信息傳遞有重要影響。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重疊是維吾爾語的一種特殊現象,同一個動詞可以連續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語態詞綴,表達復雜的語義和語法關系。從語言語法結構類型來看,漢語屬于孤立語,詞與詞之間的語法關系由語序和虛詞來表達,而維吾爾語屬于黏著語,語法范疇義是由黏附語素表示
關于維吾爾語動詞語態及語態重疊,學界已有了多角度的相關研究。吾買爾江·庫爾班(2001)從論元角度對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進行了全面描寫和論述,并歸納出常見的語態重疊類型。努爾曼·熱合曼(2019)研究語態成分的句法功能及其句法層次關系,表明維吾爾語中任何一個語態成分都可與動詞詞干或動詞短語合并,語態成分會影響整個短語論元的增減和調整。潘文文(2019)認為,語態詞尾是動詞詞尾的類型之一,維吾爾語中有主動態、被動態、自復態、使動態、集合態5種形態,這5種形態可在語義表達的需要下重疊在同一個詞干上。
綜上所述,當前針對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研究成果較多,然而,有關維吾爾語語態重疊的研究卻相對匱乏。有部分學者歸納了其類型,卻未深入剖析其具體用法。基于此,本文結合已有研究成果,系統梳理維吾爾語的語態類型,歸納常見的維吾爾語語態重疊類型,并對其用法進行深入探討。
1維吾爾語動詞語態類型
語態被界定為動詞所具有的語法屬性或范疇,其表示的是句子主語、賓語和句中動詞所表示動作的施事、受事之間的對應關系[,源于形態語法學。維吾爾語有主動態、被動態、自復態、集合態和使動態5種語態類型。
1.1 主動態
主動態(activevoice)表示動作是主體自己執行的,且不回及主體自身的語態形式。主體在句中充當主語,動詞為“零形式”,即動詞基本詞干形式,所有動詞都有主動態[4]
例1:mεn musabiqigε qatnaf-tim.
我比賽 參加-第一人稱單數過去時我參加了比賽。
動作“參加\"是主體“mεn”自己執行的,“mεn\"在句中充當主語。動詞后直接綴接時態和人稱詞綴。
1.2 被動態
被動態(passivevoice)表示客體承受主體發出的動作。客體在句中充當主語。一般來講,只有及物動詞才有被動態,及物動詞變成被動態后就成了不及物動詞[5-,不能支配賓格。
1.2.1 動詞被動態詞綴變化類型
(1)原動詞詞干末尾音節如含輔音“-1\"時,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原動詞詞干末尾音節如含輔音“-1”,且以元音結尾,在動詞詞干后綴接“-n”,如 taflan-。
二是原動詞詞干末尾音節如以輔音“-1\"結尾時又有三種類型: ① 含非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in”,如 sal+in=selin- ② 含后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un”; ③ 含前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yn”,如 。
(2)原動詞詞干末尾音節如不含輔音“-l\"時,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以元音結尾,在動詞詞干后綴接“-l”,例如jasa+l=jasal-。
二是以其他輔音結尾又有三種類型: ① 含非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il”,如 :② 含后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ul”,如 qur+Σ ul=qurul-; ③ 含前圓唇元音,在動詞詞干后綴接“-yl”,如 k?r+yl=k?ryl-
(3)當原動詞詞干是以元音收尾的單音節詞,其在構成被動語態形式時,要先加“j\"再加“-il、-ul、-yl”,如 dc+j+il=dejil- 。
(4)有些復合詞由一個及物動詞和一個不及物動詞組成,其被動態詞綴既可以加在及物動詞之后,也可以加在不及物動詞之后。
例 2:u qobli-n-ip fiq-ti.
他趕-被動態-狀態副動詞出-第三人稱過去時
或 u qoBla-p fiq-il-di.
他趕-狀態副動詞 出-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他被趕出去了。
復合詞動詞由及物動詞\"qoBla-\"和不及物動詞“fiq-\"組合而成,被動態詞綴可以附加在“qoBla-”之后,也可附加在“giq-\"之后,有兩種表達形式。
1.2.2 根據動作主體是否出現,被動態語句有兩種情況
(1)動作主體不出現,客體在句中充當主語。
例 3:jibin tjεnεnmen mεjdanida etf-il-di.
會議 天安門 廣場 召開-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會議在天安門廣場召開。
“jiBin\"是動作“召開\"的客體,充當主語,動作主體沒有出現。
(2)當需要指出動作主體,動作主體是單位、集體或者個人時,通常用后置詞\"tεripidin\"介出;動作的主體是其他事物時,可用特定格位(一般用從格或時位格)或后置詞(bilεn)表示。
例 4:u bafqilar teripidin bozεk qil-in-di.
他別人 后置詞 欺負-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他被人欺負了。
例 5:tfarwitfilarnin saqliwalBan qifliq ot-fopliri 牧民 儲藏 冬天草 qar kσtkynidε kσm-yl-yp qaldi.
雪崩塌 掩埋-被動態-狀態副動詞 牧民冬儲牧草被雪崩掩埋 例6:bu taB jil boji qarbilen qapli- ?n -idu.
這 山 全年 雪 后置詞 覆蓋-被動態-第三人稱將來時
這座山峰終年被雪覆蓋著。
例4、例5和例6中動作主體都出現了。例4中動作“欺負”的主體是“bafqilar”,用后置詞\"tεri-pidin”介出;例5中動作“掩埋”的主體是“qarktkyni”,用時位格表示;例6中動作“覆蓋\"的主體是“qar”,用后置詞\"bilεn\"介出。都表示“被\"的含義,客體\"u\"\"ot-fopliri\"\"taB”承受主體發出的動作,是句子的主語。
1.3 自復態
自復態(reflexivevoice)又稱中動態或反身態,表示動作由主體自己發出,又回及主體自身。在自復態中主體和客體指同一人或事物。動詞詞干綴接自復態詞綴后及物動詞就變成不及物動詞,不能再支配賓格。
1.3.1 動詞自復態詞綴變化類型
(1)元音結尾的動詞詞干后綴接“-I\"或“-n”,如bafla+n=baflan-。
(2)動詞以“元音 + 輔音\"結尾時,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 以“非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il\"或“-in”,如at +il= etil-; ② 以“后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ul\"或\"-un”,如 toy+un=toyun- ③ 以“前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yl”或“-yn”,如 k?r+yn= kgryn-。
同時,自復態表示主體自身發生變化或某些自然現象按規律運動。
例7:siz bεk firajliq jasi-n-ipsiz.
你非常 漂亮的 裝飾-自復態-第二人稱尊稱間陳過去時
你打扮得好漂亮。
例8:gyller etf-il-di.
花兒開-自復態-第三人稱過去時花兒開了。
例7表示動作是由主體“siz”自己發出,又回及其自身。例8\"花兒開\"屬于自然現象。
1.3.2 被動態與自復態的區別
被動態和自復態都是在及物動詞詞干后綴接“-Δn/-in/-un/-yn′ 或\"-l/-il/-ul/-yl\",但是兩者有如下區別。
(1)被動態可以回答“被誰怎么樣\"的問題,而自復態卻不能。例如:
例9:jibin etf-il-di.
會議開-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會議召開了。
例10:gyller etf-il-di.
花兒開-自復態-第三人稱過去時花兒開了。
人們可以對例9提問“會議是被誰召開的?”,而例10“花兒開”屬于自然現象,不能做上述提問,故例9是被動態,例10是自復態。
(2)在同時可以綴接
-yl\"的動詞中,一般綴接“-l/-il/-ul/-yl\"的是被動態,綴接“ -n/-in/-un/. -yn\"的是自復態。例如:
例11:jol jasi-l-ip boldi.
路修建-被動態-狀態副動詞路修好了。
例12:mεn jasi-n-ip boldum.
我裝飾-自復態-狀態副動詞我打扮好了。
1.4 集合態
集合態(reciprocalvoice)又稱交互共同態。表示動作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協作或共同完成的8
1.4.1 動詞集合態詞綴變化類型
(1)元音結尾的動詞詞干后綴接“-”,如tazila+f=tazilaf-。
(2)動詞以“元音 + 輔音\"結尾時,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 以“非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ij”,如 εt+ij=etif- ② 以“后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uf”,如 tur+uj=turuj- ③ 以“前圓唇元音 + 輔音\"結尾的動詞,其詞干后綴接\"-yS\",如 。
(3)在維吾爾語中,有些動詞本身就是集合態形式,沒有相應的主動態形式,如 palanlafmaq、
Xoflafmaq、sohbεtlεfmεk。
1.4.2集合態的語義特征(1)強調動作是由多主體各自分散進行的。
例13:300 min kifi tenla qipqizil dρlet bajriqiBatikil-if-ti.
300千人同時 鮮紅 國旗注視-集合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三十萬人一起注視著鮮紅的國旗。
“300minkifi\"是多主體,動作“注視\"是由“三十萬人\"各自發出的。
(2)表示多主體協同進行動作,句中需指出協同主體時由“bilεn\"介出。
例14:muεllim mεn bilεn sρzlε- ?J -ti.
老師 我后置詞講話-集合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老師和我談話了。
“muεllim\"是動作主體,“mεn\"是動作協同主體,由“bilεn\"介出,表示動作“談話\"是兩個主體互為對象完成的。
(3)借助助動詞\"bεrmεk”,表示動作是協助他人進行的。
例15:siznin jyktaqliriniz mεn kotyr-yf-yp berεj. 你行李 我提-集合態-狀 態副動詞
我來幫你提行李吧。
此句中“提行李\"的動作是“我\"協助完成的,所以借助助動詞“bεrmεk\"來表示。
1.5 使動態
使動態(causativevoice)表示主體是在他人/他物的致使或影響下行使動作。相當于漢語中的“使、叫、讓”,研究表明維吾爾語中大部分動詞都可以用于使動態
1.5.1 動詞使動態詞綴變化類型
(1)以元音收尾的單音節動詞詞干后綴接“-Buz、-gyz”,如 dε+gyz=degyz-。
(2)以濁輔音收尾的動詞詞干后一般綴接“-dur、-dyr\"或“-Buz、-gyz”,如 min $$ mindyr-/mingyz-。
(3)以清輔音收尾的動詞詞干后一般綴接“-tur、-tyr\"或“-quz、-kyz”,如σs→gstyr-。
(4)以輔音\"-q、-J、-t\"收尾的單音節動詞,有些后綴接“-ar、-εr、-yr、-ur”,如fiq→tiqar-。
(5)以元音收尾的多音節動詞詞干和以“-r\"和“-j\"收尾的雙音節動詞詞干,后綴接“-t”,有時也可在“-t”后繼續綴接“-quz、-kyz”。例如;zoraj $$ zorajt-,iflε→iflεt-/iflεtkyz-。
(6)以“-r\"收尾的單音節動詞詞干和所有“-t”收尾的動詞詞干后綴接“-quz、-kyz、-Buz、-gyz”,如ur—→urBuz-。
(7)還有些動詞的使動態比較特殊,例如:kprmεk $$ kρrsεtmεk,qorqmaq→qorqutmaq。
1.5.2使動態的句法特征
(1)當原動詞詞干是及物動詞時,綴接使動態詞綴后依舊保持其及物性。動作的客體充當賓語,且賓格通常可以省略,動作主體多用向格,動作致使者在句中充當主語。
例 16:apisiuninBa εjnεk syrt-kyz-di.
他媽媽 他玻璃 擦-使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他媽媽讓他擦玻璃。
“syrtmεk\"是及物動詞,“εjnεk\"是動作客體,充當賓語,可以將賓格省略。“u\"是動作主體,以向格形式出現。“apisi\"是動作致使者,充當主語。
(2)當原動詞詞干是不及物動詞時,其綴接使動態詞綴后不及物動詞變為及物動詞,動作主體以賓格形式出現,在句中充當賓語。動作致使者充當主語。
例17:muεllim biznin tapfuruqimizni azaj-t-ti.
老師 我們 作業 減少-使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老師減少了我們的作業。
“azajmak”是不及物動詞,綴接使動態詞綴之后,不及物動詞變為及物動詞,可以帶賓格,主體“tapfuruq\"以賓格形式出現,充當賓語。“muεllim\"是動作致使者,充當主語
在維吾爾語動詞語態中,主動態是最基本的語態,它在使用時沒有語態詞綴,只需在動詞詞干后綴接相應的時態和人稱后綴即可。而被動態和自復態后綴需綴接在及物動詞詞干后,且綴接被動態和自復態詞綴后,原來的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不能再支配賓格。使動態詞綴可以綴接在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詞干后,綴接在不及物動詞詞干后,不及物動詞變為及物動詞。在集合態中有些動詞本身就是集合態形式,沒有相應的主動態形式。
2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重疊
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的重疊是維吾爾語語態中一種特殊的現象,同一個動詞在句子中可以連續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語態詞綴,以表達更加復雜的語義和語法關系。語態可以重疊,但每增加一種語態語綴時,語態短語內部也會做出相應調整,整個結構按最后出現的那個語態成分來定型[。維吾爾語動詞語態常見的重疊主要有“使動態 + 使動態”“自復態 + 使動態\"\"集合態 + 使動態”“使動態 + 被動態\"“自復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集合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6種類型。
2.1 使動態 + 使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有時只表示一層使動意義,有時表示兩重使動意義。由于第一層使動態形式已將詞干確定為及物動詞,所以這種重疊現象在句子中的支配關系和及物動詞的使動態形式的支配關系是相同的。
例18:apam mana su qqjna-t-quz-di.
媽媽我 水 煮沸-使動態-使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媽媽讓我燒了水。
語態重疊動詞“qajnatquzmaq”,動詞詞干“qajna-\"意為“煮沸”。先綴接“-t”,后綴接“-quz”,都為使動態詞綴,表示兩重使動意義。綴接“-t\"后“qajnat-\"表示第一層使動意義,理解為“我讓水煮沸”,即“我燒水”;繼續綴接“-quz\"后“qqjnatquz-\"表示第二層使動意義,理解為在“媽媽\"的致使下執行“我讓水煮沸”(“我燒水”)的動作。
2.2 自復態 + 使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表示主體是在他人的致使下行使回及其自身的行為動作。致使者在句中作主語,動作主體以賓格形式出現,在句中充當賓語。
例 19:u buBdajlarni suBirip, suBa toj-un-dur-di.
他小麥 澆灌水飽-自復態-使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他給小麥澆水,讓小麥喝飽水。
語態重疊動詞“tojundurmaq”,動詞詞干\"toj-”意為“飽”。綴接自復態詞綴“-un”,表示“喝飽\"是由“小麥\"發出又回及“小麥”自身;綴接使動態詞綴“-dur”,表示“喝飽\"是在他人致使下完成的。主語“u”是致使者,賓語\"buBdajlar\"是主體。
2.3 集合態 + 使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表示在他人/他物致使或影響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互為對象而行使的動作。致使者在句中作主語,主體通常用賓格表示,在句中充當賓語。
例20:tεqdir bizni bu jεrdε utfra- ?J. -tur-di.
命運 我們 這 地方 遇到-集合態-使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命運讓我們在這里相遇。
語態重疊動詞“ufra?turmaq”,動詞詞干“utra-\"意為“遇到”。綴接集合態詞綴“-J”,表示“相遇”;綴接使動態詞綴“-tur”,表示“相遇”是在他物的影響下完成的。主語\"tεqdir”是行為動作的致使者,“相遇”是“我們\"互為對象發出的動作,賓語“biz\"是主體。
2.4 使動態 + 被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表示主體在他人/他物的致使或影響下被動地行使動作,或被動處于某種狀態。
例 21:bu orεk topa bilεn tin-dur-ul-di.
這坑土后置詞 充滿-使動態-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這個坑用土填滿了。
語態重疊動詞\"tindurulmaq”,動詞詞干\"tin-\"意為“充滿”,綴接使動態詞綴“-dur”,此時理解為“使…充滿”;綴接被動態詞綴“-ul”,表示“坑”是被動地處于填上的狀態。
2.5 自復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表示主體在他人/他物的影響或致使下被動地行使回及自身的動作。
例 22:bu balilar bεk omaq jasa-n-dur-ul-uptu.
這 孩子很可愛 裝飾-自復態-使動態-被動態-第三人稱間陳過去式
這些孩子們被打扮得很可愛。
語態重疊動詞“jasandurulmaq”,動詞詞干“jasa-\"意為“裝飾”。綴接自復態詞綴“-n”,意為“打扮”,表示動作是由主體“孩子們\"發出并回及主體自身;綴接使動態詞綴“-dur”,此時表示回及主體自身的行為動作“打扮”是在他人的致使下完成的;綴接被動態詞綴“-ul”,主體是“balilar”,表示主體在他人的致使下被“打扮得很可愛”。
2.6集合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
這種重疊現象表示多主體在他人他物的影響或致使下被動地行使動作。
例 23:ular fojlar tεripidin kpr-yf-tyr-yl-di.
他們長輩后置詞 看見-集合態-使動態-被動態-第三人稱過去時
他們被長輩安排見面。
語態重疊動詞“koryStyrylmεk”,動詞詞干是“kgr-”,意為“看見”。綴接集合態詞綴“-yJ”,此時表示動作是由多主體發出的;綴接使動態詞綴“-tyr”,此時表示多主體發出的動作“見面”是在他人他物的影響下完成的;綴接被動態詞綴“-yl”,“他們\"是多主體,是被“安排見面\"的。
3 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了維吾爾語的語態類型和語態重疊。維吾爾語有主動態、被動態、自復態、集合態、使動態五種語態類型。維吾爾語語態詞綴既可單獨綴接在動詞詞干之后,也可根據語義表的需要兩個或三個相繼綴接于動詞詞干,后者稱為語態的重疊,語態重疊動詞的性質由最后出現的語態決定。維吾爾語動詞語態常見的重疊現象可分為“使動態 + 使動態”“自復態 + 使動態”“集合態 + 使動態”“使動態 + 被動態”“自復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集合態 + 使動態 + 被動態\"六種類型。語態詞綴重疊時,若存在被動態詞綴,一般出現在其他語態詞綴后,能夠使及物動詞變為不及物動詞。語態重疊中如果最后出現的并非自復態詞綴或被動態詞綴,那么語態重疊的動詞將保持原動詞的及物性。被動態詞綴和自復態詞綴在語態重疊中所起的作用與它們單獨綴接于動詞詞干后所起的作用一致。
參考文獻
[1]葉蜚聲,徐通鏘,王洪君,等.語言學綱要(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薛兵.語法與語用互動關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3]張黎.漢語句式系統的認知類型學分類:兼論漢語語態問題[J].漢語學習,2012(3):14-25.
[4]王燕.現代維吾爾語動詞的配價研究[D].喀什:喀什師范學院,2009.
[5]力提甫·托乎提.輕動詞理論與維吾爾語動詞語態[J].民族語文,2004(6):32-42.
[6]段賀磊.漢語被動句與維吾爾語的被動語態對比研究[J].民族翻譯,2009(4):35-40.
[7]吾買爾江·庫爾班.現代維吾爾語動詞語態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01.
[8]徐春蘭.影響維吾爾語動詞謂語句模的要素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7(3):97-100.
[9]阿孜古麗·夏力甫.維吾爾語動詞語態范疇的統計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0(1):145-147.
[10]努爾曼·熱合曼.維吾爾語功能語類的句法功能及其句法層次關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