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未知與風險無形相隨。比如,健康及意外傷害等風險,一旦發生,不僅會產生醫療費用,還可能影響家長工作,導致資金鏈斷裂。作為家長,應提前規劃,為孩子配置合適保險,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對孩子成長的負面效應,守護孩子的健康童年。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將至,身為父母,是否正在絞盡腦汁給孩子準備怎樣的驚喜?自從孩子呱呱墜地,父母便想給予孩子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教育資源和未來規劃。在這個特殊節日里,與其給孩子送禮物,倒不如為孩子添置一份保單。畢竟,兒童時期是人生中最關鍵的黃金時期,讓孩子保持身心健康,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和責任。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年齡段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借助保單來應對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可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可靠的保障,還能幫助家庭構建更為穩健合理的財務結構。
保險配置,隨齡而變
在0-14歲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因身體發育、認知能力和環境變化等因素,他們在不同階段面臨的風險具有多樣性和動態性,所要考慮的保障重點也會不同。
業內人士建議,當小孩出生后,一定要配置少兒醫保。首先,少兒醫保是國家承保兜底型產品。作為基礎醫保,少兒醫保參保門檻較低,無健康告知、可帶病投保、可保證續保,當孩子去門診、住院或者得大病時,國家都能有相應的保障;其次,保費較低,年度保費通常只需幾百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少兒醫保只涵蓋公立醫院普通部以及醫保內用藥;此外,少兒醫保可以持續提供醫療保障,通常涵蓋從出生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
少兒醫保僅提供基礎保障,而少兒商業醫療險保障的范圍較大,可以起到有力補充作用。這類險種一般保費較低,保障水平較高且不存在返還情況,當小孩頻繁經歷發燒感冒等常見小病時,可切實有效地減輕家庭所面臨的經濟負擔。
依據保額以及功能方面存在的差異,醫療險可劃分為小額醫療險與百萬醫療險這兩類,其中小額醫療險主要是針對日常門診掛號所產生的費用,也被稱作“門診險”。至于百萬醫療險,其重點在于對住院手術以及手術費用提供保障,保額一般會達到百萬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門診險和百萬醫療險均是先自行墊錢的,后憑借發票報銷。即便購買再多份,最終也是報銷發票上的金額,因此,一份同類險種就夠。
在篩選醫療險產品時,建議考慮附加住院醫療險。當孩子生病住院時,不僅可以報銷醫療費用,還可以獲得20至50元/天的住院補貼,給家庭額外增添一份保障。
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小孩,身體機能日漸完善,他們對新鮮事物容易產生好奇,但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尚不成熟,誤吞一些小物件的類似風險經常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挑選一份意外險來提供保障。

學平險同樣屬于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范疇,也是團體險中的一類。該險種適用于處于3歲至18歲年齡段的全日制在校學生,保費相對較低。與普通意外險不同,學平險可提供更為廣泛的保障范圍,意外傷害囊括了意外傷害、意外傷害醫療以及住院醫療等多項保障內容。
同時,小孩的免疫力較差,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感染流感或腸胃疾病等,對于家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一旦孩子罹患上疾病,除了造成一定的醫療費用,可能因為照顧孩子而影響家庭收入。這時候,配上一份重疾險至關重要。
與醫療險不同的是,重疾險屬于賠付型,這筆錢可以自由支配,比如用于住院押金、后期康復護理費用,抑或是填補因照顧孩子而減少的家庭收入損失。
配置順序,因人而異
給孩子配置保險,關鍵在于質量而非數量,一定要結合自身家庭經濟情況量力而行。保險核心功能是保障,剛出生的小孩容易感冒發燒,建議優先把醫保+少兒醫療險作為組合搭配。
由于小孩子發生意外風險的概率較高,接著應增加意外險的配置。針對重疾險,雖說孩子發生重大疾病像惡性腫瘤的概率較低,但不幸發生便會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在經濟條件有限時,建議暫緩配置。
因此,一般投保配置順序:少兒醫保 gt; 醫療險gt; 意外險 gt; 重疾險。借助組合保險配置的方式,家長們可以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守護孩子的健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