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黃梅戲作為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在黃梅戲表演中,音樂伴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胡作為主要樂器更是不可或缺。主胡以其獨特的音色和豐富的演奏技巧,為黃梅戲的音樂伴奏增添了豐富的色彩,使戲曲的情感表達和劇情發展得以完美地呈現。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主胡在黃梅戲音樂伴奏中的作用及其演奏技巧,以期為廣大戲曲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黃梅戲概述
黃梅戲的歷史可追溯至唐朝時期,起源于湖北黃梅,后流傳至安徽,在長江中下游得到進一步發展,經過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黃梅戲逐漸成為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
(一)唱腔韻味獨特
黃梅戲的唱腔韻味獨特、優美動聽,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其唱腔以柔美婉轉為主,音調起伏和緩,音色柔和,旋律流暢,給人以溫婉、柔情的感覺。在表現情感高潮或戲劇沖突時,唱腔會變得高亢激昂,音調上升,音色明亮,節奏加快,展現出激情澎湃的藝術感染力。
(二)表演生動細膩
黃梅戲表演藝術生動細膩,包括小戲與大戲兩種類型。小戲的表演多采用載歌載舞的形式,生動活潑而富于情趣,一般只有一兩個角色,表演形式簡單。[1]大戲的表演則角色眾多,生、旦在上場時,會舞“手巾花”“扇子花”等,并且把生活中的動作運用到表演中,如紡紗、行船、推車和挑菜等動作都生動形象。
(三)角色與行頭設置簡單
黃梅戲的角色與行頭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小戲的角色設置相對簡單,一般僅有一到兩個角色;大戲中的角色增多,各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在行頭方面,早期的黃梅戲服裝和道具非常簡單,旦角無論是何角色,都身著一件女褂、一條裙子。這種簡樸的行頭與表演風格更加凸顯了黃梅戲的鄉土氣息和民俗特色。
三、黃梅戲主胡概述
(一)黃梅戲主胡的藝術價值
主胡作為黃梅戲主要的拉弦樂器,其音色醇厚、圓潤,既能表現激昂的情感,又能展現柔美的韻味。它以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為黃梅戲的音樂伴奏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在黃梅戲的伴奏中,主胡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將主胡不同的演奏技巧與唱腔緊密結合,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共同營造出濃郁的藝術氛圍,為戲曲表演增添藝術魅力;另一方面,主胡還能與其他樂器相互配合,在音樂伴奏中起到引領和協調的作用,展現出黃梅戲音樂的獨特魅力,使整個伴奏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
(二)黃梅戲主胡的發展前景
黃梅戲主胡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首先,隨著觀眾對戲曲藝術認知與欣賞水平的提升,他們對主胡演奏技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這一趨勢將促使主胡演奏者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和演奏水平。其次,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讓黃梅戲主胡的音樂藝術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與推廣。如今,借助錄音、錄像等技術,黃梅戲能夠便捷地傳播開來,主胡的音樂作品也得以更好地保存和傳承,使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最后,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黃梅戲主胡的音樂藝術開始登上國際舞臺,受到越來越多外國觀眾的喜愛與關注。這為黃梅戲主胡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為其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廣闊空間。[2]
四、黃梅戲音樂伴奏中主胡演奏的作用
(一)對唱腔的烘托作用
主胡對唱腔具有烘托作用。一方面,演奏者憑借巧妙的音樂處理,能夠將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融入樂曲之中;通過運用滑音、顫音等技巧,還能讓主胡的音色與唱腔旋律更加貼合,進而產生和諧統一的音樂效果。這不僅能提升唱腔的藝術表現力,也使黃梅戲的整體表演更加完美。另一方面,主胡在節奏和速度上與唱腔的緊密配合,同樣是其烘托作用的重要體現。主胡演奏者通過精準把握唱腔的節奏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演奏速度和力度,能夠確保與唱腔緊密配合,讓唱腔的旋律更加流暢自然,情感表達也更加深入人心。
(二)對其他樂器的引導作用
在黃梅戲表演中,主胡通常作為樂隊的領奏樂器,引領著整個樂隊的節奏,不僅增強了黃梅戲音樂的統一性,還讓唱腔的旋律更加突出。主胡演奏者通常憑借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敏銳的音樂感知力,精準把握唱腔的旋律特點與情感變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領奏。借助主胡的領奏,樂隊能夠緊密圍繞唱腔進行演奏,營造出和諧統一的音樂氛圍。[3]
(三)對表演節奏的控制作用
黃梅戲表演中的節奏變化豐富多樣,這就要求主胡演奏者具備較好的節奏感和應變能力。在演出過程中,主胡演奏者時刻留意表演者的動作和唱腔,通過調整自身演奏的速度和力度,與表演者達成默契配合。當表演節奏加快時,主胡能迅速提高演奏速度,與表演者保持節奏一致;而當表演節奏放緩時,主胡則能適時調整,為表演者營造出更為舒緩的音樂氛圍。主胡演奏者提升對表演節奏的精準掌控能力,能夠使主胡與表演者之間形成緊密的互動關系,共同完成戲曲表演。
(四)對情節發展的推進作用
1.情節轉折的提示
黃梅戲的情節往往跌宕起伏,而主胡的演奏能夠巧妙地引導觀眾融入劇情。主胡能夠憑借其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為這些情節轉折提供音樂情感的過渡。[4]當戲曲劇情從歡樂轉為悲傷,或從緊張轉為舒緩時,主胡的演奏也會相應變化,以節奏與旋律的調整預示情節轉折,讓觀眾在聽覺上獲得明確提示,從而更好地理解劇情的發展。
2.情感氛圍的營造
黃梅戲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情感表達是其要素之一。一方面,主胡憑借豐富的音色變化和細膩的演奏技巧,能夠精準詮釋戲曲中的各種情感。無論是喜悅、悲傷、憤怒還是憂愁,主胡都能將其表現出來,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主胡還能與其他樂器和唱腔默契配合,共同營造出契合戲曲情節的情感氛圍,使觀眾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戲曲的內涵。
五、黃梅戲音樂伴奏中主胡演奏的技巧
主胡演奏者應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和敏銳的感知能力,對戲曲的劇情、人物和情感有深入了解,能夠根據劇情發展靈活調整演奏方式和技巧。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主胡的演奏與戲曲情節和角色情感完美融合,達到最佳藝術效果。
(一)持弓與運弓
1.持弓的基本方法
持弓姿勢會直接影響演奏的音色效果。在黃梅戲主胡演奏中,持弓應遵循一定的規范與原則。首先,演奏者要將弓毛與弓桿夾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之間,保證弓毛與琴弦的接觸面積適中,從而產生最佳音色。其次,中指和無名指要輕壓弓桿,以保證持弓的穩定性和運弓的靈活性。最后,演奏者還應注意手部保持放松且舒適的狀態,避免過度用力導致手部肌肉僵硬,確保演奏能夠流暢自然地進行。[5]
2.運弓的基本技巧
運弓是主胡演奏中的核心技巧,它影響著音樂的節奏、速度以及音色變化。在黃梅戲音樂伴奏中,主胡演奏者要根據戲曲的唱腔、情感和節奏,靈活調整運弓的力度、速度和方向,以產生豐富的音色與節奏變化。例如,在表現激昂情感時,演奏者要加大力度快速運弓,從而產生明亮有力的音色;而在表現柔和細膩情感時,則應輕柔運弓,控制好力度和速度,營造出柔和圓潤的音色。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還應注重弓毛與琴弦的接觸角度,同時保持穩定的節奏和力度,從而產生最佳音樂效果。
(二)弓序與節奏
1.弓序的安排
弓序主要指運弓的順序與方式,它決定著音符的連貫性以及音樂的流暢性。在黃梅戲主胡演奏中,弓序的安排應契合樂曲的旋律和節奏,確保音符之間的自然過渡與銜接。演奏者要根據樂曲的特點和情感需求合理安排弓序,讓演奏更加流暢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弓序的選擇還應兼顧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和演奏習慣,以確保演奏效果。
2.節奏的處理
黃梅戲的音樂節奏豐富多變,既有平穩舒緩的節奏,也有緊湊急促的節奏。在實際演奏中,弓序與節奏控制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演奏者除了要熟練掌握弓序的基本規律,還應根據樂曲的節奏變化靈活調整弓序和力度,以精準表達音樂情感。演奏者應敏銳捕捉節奏的變化,依據戲曲的唱腔和情節發展靈活調整演奏速度。在處理節奏變化時,演奏者要注重節奏的準確性與穩定性,避免出現節奏紊亂的情況,同時借助力度的變化和音色的調整來突出節奏的變化,讓演奏更具層次感和表現力。演奏者只有通過不斷練習與實踐,提升對樂曲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弓序與節奏控制的技巧。
(三)音色與情感表達
1.音色變化的處理
在黃梅戲主胡演奏中,音色變化是表達情感、塑造藝術形象的重要因素。音色作為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影響著聽眾對音樂的感知與體驗。演奏者可以通過控制運弓的力度、速度和角度,以及調整弓毛與琴弦的接觸面積和角度,演奏出豐富多變的音色。當表現激昂的情感時,演奏者可加大力度并快速運弓,讓音色明亮高亢;而在表現柔和細膩的情感時,則應輕柔運弓,控制好力度和速度,使音色柔和圓潤。[6]此外,演奏者還應注重保持音色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現突兀或不協調的音色變化,同時要根據音樂的情感變化和情節發展靈活調整音色,從而更好地表達音樂情感、塑造藝術形象。
2.情感表達的方式
主胡作為情感表達的媒介,能夠憑借其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將黃梅戲所蘊含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為此,演奏者應深入理解戲曲的內涵與角色的情感,憑借自身的藝術修養和情感體驗,將情感融入演奏中,通過巧妙的音樂處理方式,把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融入主胡演奏中。例如,當表現角色喜悅的情感時,演奏的音色應明亮清脆、充滿生機;而在演繹角色的悲傷情感時,演奏的音色則應低沉哀婉、令人動容。只有真正領會戲曲的情感內核,演奏者才能運用主胡的音色和技巧準確表達出戲曲中的情感,讓聽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戲曲藝術的深厚內涵。
六、結語
綜上所述,黃梅戲主胡憑借其豐富的藝術價值賦予了黃梅戲別樣的音樂色彩,在烘托唱腔、領奏、控制表演節奏、推進情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主胡演奏者應提升自身演奏水平,讓主胡與唱腔、表演及其他樂器伴奏完美融合,提升黃梅戲的藝術魅力,使這門傳統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絢爛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賀亞軍,范榮芳.贛北周邊市縣采茶戲唱腔
定調與主胡定弦初探[J].影劇新作,2023(03):163-172.
[2]戴雪,徐冉.黃梅戲樂隊伴奏的形成與發展[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3,26(01):110-113.
[3]邵晨陽,邵敏.戲曲伴奏中主胡的情感表達作用[J].蚌埠學院學報,2022,11(04):32-35.
[4]楊君.淺談主胡在戲曲樂隊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8(25):67.
[5]王文倩.黃梅戲中高胡伴奏藝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6]魏永勤.戲曲伴奏中“主胡”的地位與作用[J].戲劇之家,2022(28):41-43.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藝術職業學院教學研究項目“安徽省地方戲曲振興工程視域下的黃梅戲主胡(高胡)藝術人才培養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3jyxm1739) 。
(作者簡介:楊黎明,女,本科,安徽藝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樂lt;二胡、黃梅戲主胡gt;)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