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鹽化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化工、農業、醫藥、食品等多個領域。在全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社會背景下,鹽化工產業正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雖然鹽化工產業在現代工業中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但是該產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產品附加值不高、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隨著環境保護政策日益嚴格,鹽化工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亟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境治理與設備升級。通過對鹽化工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其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推動該行業的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鹽化工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6.004
引言
鹽化工產業作為化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氯堿、純堿、鹽酸、氯化銨、氯化鈉等多種產品的生產與應用。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持續加快,鹽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凸顯。鹽化工產業不僅為化工、冶金、建筑、食品等多個行業提供了基礎原材料,還在推動技術創新和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資源的過度開采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鹽化工產業亟須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但是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卻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
1 鹽化工產業相關概述
1.1 鹽化工定義
鹽化工,即鹽化學工業,廣義上是指以鹽類為基礎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和物理加工等手段,生產各類化學產品和材料的工業分支。鹽化工在現代化工產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涵蓋范圍廣泛,包括氯堿化工、純堿化工、氯化銨、氟化物、硫酸鈉、氯化鈣等多種產品的生產。鹽化工的核心環節通常涉及多個化學過程,其中,氯堿工業是鹽化工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生產流程是電解食鹽水,生成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鹽化工類產品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在傳統產業,氯氣可用于塑料(如聚氯乙烯)的生產,氫氧化鈉常用于制藥和紙漿造紙等行業,氫氣也被廣泛應用于能源和化工領域。此外,鹽化工還涉及其他高附加值新材料產業,如通過氯氣的反應制備氟化物,氟化物在制冷劑和氟聚合物生產中同樣占有一席之地。隨著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鹽化工行業面臨著資源利用率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現代鹽化工企業需要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能效,減少廢物排放。目前,許多企業開始探索綠色化學技術,嘗試采用可再生資源,開發低能耗和對環境友好的生產工藝,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模式。
1.2 我國鹽化工供需現狀
近年來,中國的鹽化工產業持續增長,不僅產量穩步提升,而且技術水平逐漸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鹽化工產品的總產值已超過7000億元,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主要產品包括氯堿化工、氯化鈉、硫酸鈉和氟化物等。其中,氯堿化工作為鹽化工產業的核心,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關鍵企業不斷擴充產能,推動了產業的整體發展。我國的鹽化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內陸的鹽堿地區,伴隨著海水淡化、礦鹽開采、化工產業鏈的延伸,鹽化工產品的種類亦日益豐富。近年來,國內市場對氯堿化工產品,如氯氣、燒堿、氯化鈉、水泥等的需求穩步上升,主要得益于下游行業,如建材、醫藥及食品等領域的發展。2023年,雖然國內鹽化工產品總體供給能力持續增加,但因為環保監管政策趨嚴,部分小規模企業在環保標準達標方面存在不足,面臨減產甚至關閉的風險,導致市場供給出現短期波動。與此同時,國際市場的需求也對國內鹽化工行業產生了影響,因為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同,部分國家對鹽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長緩慢,導致部分出口型鹽化工企業面臨壓力,企業亟須尋求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途徑。
2 鹽化工產業發展現狀
2.1 行業產能過剩
我國鹽化工產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快速發展,目前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逐漸顯現,產生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鹽化工產業作為以鹽為原料的化工生產領域,包括氯堿、氯化鈉、氟化物等多個子行業。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投資增加,鹽化工行業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張。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鹽化工行業總體產能遠超實際需求,特別是在氯堿和氟化物等產品領域,產能利用率持續低迷。首先,政策支持和投資熱潮導致了該行業的盲目擴張。政府在早期對鹽化工行業的發展給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和補貼,吸引了大量企業進入市場,但又缺乏對市場需求的精準預測和調控。其次,技術水平和管理模式的提升不足。一些企業在產能擴張的過程中未能有效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導致了資源浪費。最后,市場需求增長緩慢也是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消費市場的變化,鹽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速減緩,而產能擴張卻依舊保持較高的水平。
2.2 產業分散,技術不佳
我國鹽化工產業在地理上存在分散性。盡管有些地區形成了以鹽化工為主的產業集群,但總體而言,鹽化工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規模和技術水平差異顯著。這種分散的產業布局導致了資源的重復投資和浪費,影響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效率。一方面,在鹽化工產業中,小型企業眾多,大型企業較少。這種分散的企業結構不僅造成了市場的過度競爭,還限制了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小型企業往往不具備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導致整體產業水平較低;另一方面,盡管鹽化工行業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但技術水平普遍不高。很多企業仍延用傳統的生產工藝,缺乏對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技術的落后導致出現生產效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
2.3 產品結構單一
我國鹽化工產業的產品結構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氯堿、氯化鈉(普通鹽)及其衍生品上。例如,氯堿產品包括氯氣、氫氣、氫氧化鈉等,而氯化鈉則主要用于食鹽和工業鹽。這種單一結構使得鹽化工行業在產品多樣性和市場適應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鹽化工產業在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存在不足。盡管我國在基礎鹽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一些高端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的研發和生產方面仍存在不足,導致產業附加值較低,企業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另外,市場需求也限制了產品結構的多樣化。傳統的鹽化工產品市場需求較為穩定,但對于新型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需求尚處于萌芽階段。企業在面對不確定的市場需求時,往往更傾向于維持現有的產品線,比較缺乏創新動力。
2.4 技術型人才匱乏
近幾年,鹽化工產業相關政策的調整導致行業飽和度提升,但是鹽化工企業的生產規劃和技術缺乏創新,技術型人才匱乏。大部分鹽化工企業面臨高端型技術人才產生匱乏問題,現有人才隊伍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例如,某市化工企業距離大城市遠,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與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大,大學畢業生就業意愿不強,本地年輕人往外跑,企業招工難,職工流動性大,化工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難招、難留。鹽化工企業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等目標的實現比較困難,導致鹽化工產業上下游的創新發展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3 我國鹽化工產業發展對策
3.1 抬高行業門檻,加強資質審核
在鹽化工產業發展中,提高行業門檻和加強資質審核是確保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提高鹽化工產業的投資門檻,制定和完善鹽化工產業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確保所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符合相關法規和環保要求。同時,對鹽化工產業領域的投資者加強評估,對投資者的資產、技術水平、經營環境、人員結構、設備設施等進行全面評估;另一方面,根據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規,制定鹽化工企業的資質審核標準,包括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等諸多方面的要求。建立初審和復審機制,初審主要針對企業的基本資質和合規性,復審則關注企業的實際運營和管理水平。此外,定期對鹽化工企業進行現場檢查,重點關注安全生產、環保措施和設備運行情況,不定期進行突擊檢查,確保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遵守相關法規和標準。此外,要求企業定期提交自評報告,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環保措施和產品質量等方面的自查結果,對企業自評結果進行反饋,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進。
3.2 促進行業集中,提高資源利用率
當下,我國鹽化工產業發展應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強不同地區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切實提高鹽化工原料的利用率。首先,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可以對鹽化工企業進行評估,定期收集相關數據,淘汰不達標的企業,如生產力持續過低、規模擴大緩慢的小型企業,以此提高鹽化工產業集中度,實現鹽化工原料利用的最大化。其次,政府部門應出臺政策鼓勵產業整合和兼并重組,并且推動龍頭企業發展。政府可以出臺政策鼓勵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形成規模效應,提升行業集中度。同時,還對參與整合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財政補貼,降低整合成本。政府應出臺扶持政策支持大型企業發展,鼓勵其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引導中小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和生產技術,提高整體行業水平。最后,鼓勵企業集中生產和集中管理,推動鹽化工產業園區高質量建設,促進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某市全力構建鏈條完備、聚集成勢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圍繞打造千億級氟硅新材料產業,積極融入全省萬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瞄準高端市場、新興產業和終端應用領域,謀劃了總投資300億元,規劃占地約3000畝的千億級氟硅新材料項目,主要建設有機氟新材料、有機硅新材料、含氯精細化學品、新能源新材料4個產業鏈,終端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芯片、新能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諸多領域。該產業園已于2024年7月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新增產值1000億元,稅收達100億元,可以填補其省氟硅新材料產業空白,已成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支撐。
3.3 實現精細化生產,提升產品價值
鹽化工企業應重視產品創新,以國家《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為指導,在現有產品基礎上調整生產規劃,落實精細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附加值。純堿、燒堿和液氯是我國鹽化工產業的基礎產品,占據了市場的重要份額。為了創新鹽化工產品,企業應實現精細化生產,設計精細化化工產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創新研發,加大對精細化生產技術的研發投入,開發新工藝和新材料,依托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深加工,形成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為導向的產業模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例如,某市依托豐富的鹽礦資源,謀劃發展液氯下游氟化工產品,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重點關注上下游產業鏈,調整鹽化工產業生產結構,建立高效的生產結構,引入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智能化生產設備和數字化管理系統,著力提升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還可利用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優化生產參數,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浪費。此外,將基礎鹽與其他化學原料結合,開發出復合型化學產品,如氯化鈉與其他礦物質結合,形成功能性鹽。
3.4 廣泛吸納和培養高端人才
鹽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對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較高,鹽化工產業應充分把握當前形勢,廣泛吸納和培養高端人才,持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首先,建立高端技術人才引進機制,與高校合作,開設鹽化工相關課程,以夯實高端技術人才的理論基礎。同時,還應定期舉辦校園招聘會,吸引化工、材料、環境等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并且利用專業獵頭公司,尋找行業內的高端人才,特別是具備豐富經驗和技術背景的專業人士。其次,完善技術人才培訓體系。一方面,為新員工提供系統的入職培訓,幫助他們快速熟悉企業文化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和職業發展課程,舉辦技術交流會,邀請行業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動態,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技術水平。最后,鼓勵員工參加行業內的研討會、展覽等,了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和市場需求,并且支持技術人員獲得相關的行業認證,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市場認可度。
4 漯河市鹽化工產業發展方向建議
近年來,我國鹽化工產業發展迅速,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和技術的進步,鹽化工行業也在不斷演變。某市某縣擁有全國品質第一、儲量第二的特大型地下鹽礦,是全國重點發展的十大井礦鹽區之一、省重點扶持的四大鹽化工基地之一,因此,對某市鹽化工產業發展方向建議如下:第一,聚力推動千億級氟硅新材料項目盡快建成,達產達效,填補其省氟硅新材料產業空白,實現鹽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第二,推動鹽化工向醫藥化工轉型發展,不斷延伸鹽化工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目前,已成功招引落地了眾多醫藥化工企業,產業發展集聚成勢。第三,推動鹽化工向食品添加劑轉型發展。某市被譽為中國食品名城,食品產業豐富,重點發展食品級和飼料級小蘇打、食品級純堿、營養增強劑等產品業態,實現“兩堿”產業融合。第四,大力推動鹽化工向健康食品轉型發展。中鹽制鹽60萬噸真空制鹽、20萬噸智能精包裝項目先后建成投產,研發生產出10多種健康食鹽產品,特別是新研發的面制品專用鹽已成為行業標準,被很多知名食品生產企業推廣使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鹽化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較多挑戰和機遇,因此,推動鹽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基于此,鹽化工類企業應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并加強環保管理,確保符合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此外優化產業結構、拓展國際市場以及加強人才培養也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未來,鹽化工產業將繼續發揮其基礎性作用,助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目標,我國鹽化工產業將在全球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陳之然,席洋.鹽化工企業質量管理策略研究[J].純堿工業,2023(06):42-45.
[2]申宏偉,楊軍,崔向前.我國鹽化工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3(15):11-13.
[3]王壽軍.山東北部沿海鹽化工高質量發展淺析[J].中國鹽業,2022(06):40-44.
[4]于焱,劉偉霞.鹽化工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濟師,2021(01):43-45.
[5]劉偉霞.我國鹽化工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鹽業,2019(20):44-46.
作者簡介:陳靜(1988-),女,漢族,河南舞陽人,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鹽化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