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是圖書館館藏建設的重要工作,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采訪館員職業素養的綜合性策略。研究從專業技能、綜合能力以及職業發展技能等多個角度入手,詳細闡述了如何通過系統性的培訓和實踐,增強采訪館員在文獻選擇、采購計劃制訂、讀者需求收集與分析等方面的專業能力,以期為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的人才培養和效能提升提供有力的理論與實踐支持。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采訪館員;采訪館員素養培養;館員隊伍建設
館藏圖書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與教學科研工作開展的基礎,館藏文獻建設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獻采訪是圖書館館藏文獻建設的首要環節,它決定了一個圖書館文獻建設的整體水平,并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1]。圖書館的文獻建設水平取決于圖書館的采訪工作能力,而采訪館員的職業素養則直接影響著一個圖書館的采訪工作能力。如果能夠有效提高采訪館員的專業素養,必將推動整個圖書館的文獻建設能力。本文通過對圖書館采訪工作實踐的分析,探討高校圖書館采訪館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及館員素養的培養。
1 培養采訪人才,提高采訪人員的專業素養
采訪館員除具備一般圖書館員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還應擁有采訪館員的專業素養和其他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協調能力。
1.1 培養專業素養,學習專業知識
圖書館員應具備系統的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科學知識,具備熟練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組織、檢索、分析、評價和開發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在圖書方面從事信息與知識服務及管理工作。采訪館員除具有一般的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采訪專業知識,以及了解各學科文獻資源的出版發行情況、供貨商情況、網上書店情況、圖書經費及財務結算的一般情況等專業素養。
此外,采訪館員還應不斷學習和了解讀者信息,熟悉學校學科建設、專業設置、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特色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對各專業課程了然于心,特別要掌握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的相關信息。這就要求采訪館員在采訪之外,要不斷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把學習融入工作中,鞏固自身的行業領先地位,才能夠保證文獻采訪質量。
1.2 采訪一專多能,提高館員素質
在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政策的支持下,地方高校建設資金不斷提高,圖書館購書經費也在“水漲船高”,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面臨著諸多的機遇與挑戰。讀者的閱讀需求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這就要求我們的圖書采訪人員,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采訪專業知識,還應不斷提高其他的知識素養,如各學科知識、科學文化知識、信息知識、外語能力、法律意識及創新規劃意識等,以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師生的多種需求。同時,采訪館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處理能力,這在與館配商確定采購折扣以及財務報賬的過程中都是十分必要的。
1.3 提高社交能力,協調各種關系
采訪工作是采訪館員獨自完成的工作,需要采訪館員多方溝通協調,因此培養自身的社交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采訪館員會接觸包括普通讀者、專家學者、同事(尤其是學科館員)、業內其他同行、館配商、出版社等形形色色的人員,整個過程需要采訪館員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妥善處理各種需求與圖書館館藏結構以及購買力之間的矛盾,以便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
1.4 促進同行交流,參加全國書展
采訪館員是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的重要參與者,既要走出去學習和借鑒別人的長處,又要分析別人的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可以大大縮短成為一名優秀采訪館員的時間。與同行經常保持交流,將業內的最新消息、最新動向了然于心。采訪館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大型的全國書展,既可以了解最新的出版物出版情況,又可以直觀地了解供應商、出版商的供貨能力及服務水平,并借此機會與同行多多交流,學習和借鑒別人先進的采訪經驗和理念。
2 根據采購政策,制訂采購計劃
圖書采訪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專業技術工作,有嚴格的工作流程和規范要求。首先,要依據館藏發展政策,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圖書采選原則和標準;其次,要依據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圖書采訪模塊功能和本館對采訪業務的要求,制定詳細的采訪業務流程規范和工作細則;最后,要依據文獻購置經費預算與分配方案,結合學校教學、科研、讀者需求和出版發行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翔實的采訪工作年度計劃。[2]
2.1 領會采購政策,參與計劃制訂
采訪館員應了解學校制定的關于圖書館發展的相關政策,了解發展目標、經費分配制度、資源保障、評價標準等;準確把握政策綱領,準確完成圖書館資源建設目標。同時,采訪館員也要根據本館實際和新型技術發展等情況,適當地對采購政策進行調整,獻言獻策,積極參與圖書館發展策略的制定。
2017年以前,本館采購模式單一,每年進行1~2次集中采購,無法及時滿足讀者需求,針對這一情況,采訪館員提出零散采購計劃的建議,該建議得到館領導認可。2017年下半年,本館開起館藏圖書隨市采購計劃,每年將采購經費分出一部分用于零散采購。該計劃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本館圖書采購周期長、上架不及時等問題,大大縮短了讀者與所需圖書見面的周期。僅2017年,利用分配的零散采購經費,根據讀者需求,分5批采購圖書共計792冊,當年即采購到館,與讀者見面。目前,本館圖書零散采購政策已成為本館圖書采購的常規方法之一,為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和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2.2 計劃長短結合,館藏穩步提升
在領會學校關于圖書館館藏建設的基礎上,圖書館會制訂相應的館藏圖書整體建設方案,如本館制訂的2018—2022紙質圖書五年整體建設方案,這就要求采訪館員在了解相關方案基礎上,制訂長期和短期采訪計劃,保證館藏的持續發展和穩步提升。本館五年一個大的建設方案目標穩步充實本館館藏,根據此要求,按照已制訂的圖書采購工作方案,采訪館員亟須完成每一年和持續五年的館藏采訪工作計劃,保質保量完成既定館藏建設要求,穩步提升本館館藏。
2.3 持續穩定地進行地方文獻采購
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尤其應該重視地方特色文獻資源的建設工作。高校圖書館僅依靠每年的購書經費,很難全面做好地方特色文獻收集工作,必須多措并舉,通過多方渠道,堅持資料的保存價值與讀者需求為基本出發點,有選擇地收集和購買本區域歷史文化資料[3]。這就要求采訪館員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專業特色、主要讀者群的需求特色等,在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有意識、有規劃、有選擇地形成具有一定特點和地域或行業優勢的館藏資源[4]。2017—2019年,本館通過圖書隨市采訪模式,有針對性地將已公開出版的西藏地方志、西藏統計年鑒,以及歷代西藏史料匯編叢書資料等納入館藏范圍,豐富了本館地方文獻館藏,對于提升本館核心競爭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3 培養采訪意識,多方收集需求
采訪館員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采訪意識,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渠道傾聽讀者心聲,多方收集讀者需求。采訪館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培養主動尋求圖書采購需求信息的素養。只有積極主動地與讀者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研究領域、閱讀偏好和實際需求,才能為圖書采購提供精準的導向,提高采購圖書的利用率和針對性,進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資源保障水平。
3.1 利用官方渠道,集中征集需求
每年,本館都會向全校師生發出邀請,向大家征集圖書采訪信息。在集中采購之前,通過學校OA系統、各種工作群、讀者服務群等渠道,公布公開征集圖書薦購的信息,每位讀者都可以參與,采訪館員會最終匯集所有信息,通過查重、篩選等分析手段,將符合本館采訪需求的書目數據納入采購計劃。同時,全年讀者都可以通過圖書館主頁和公眾號等渠道向本館提供圖書薦購信息。2017—2019年,本館共收到讀者薦購書目1323種,經過采訪館員處理,決定采購其中1253種圖書,實際到館圖書1030種,滿足率78%。
3.2 深入院系班級,廣泛收集需求
利用我校開展的“三聯三進一交友”活動的契機,本館館員深入院系班級,結成幫扶對子,采訪館員及時與其他館員對接,了解學生對于圖書的需求意向。采訪館員通過與館員、學生溝通,收集學生需求,將讀者需求納入采訪范圍。
3.3 根據讀者薦購,補充采購需求
讀者薦購,即讀者將亟須使用并認為圖書應該收藏但并未有館藏的圖書,通過圖書館既定好的渠道推薦給圖書館,再由采購館員進行圖書購買的一種采購方式。讀者薦購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讀者直接推薦購買,即通過推薦平臺,讀者所薦購的圖書只要符合圖書館設定的要求,即可直接購買并送達讀者手中,但這種方式容易造成重復購買等多種弊端。另一種方法是讀者薦購書目需要通過采訪館員人工處理,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購買,這種方法也存在館員工作量大等弊端。目前,本館實行的是第二種讀者薦購模式。
讀者薦購往往具有片面性的特點,不會全面考慮薦購書目情況,這就需要采訪館員全面考慮薦購圖書情況,以便更好地完善館藏。如讀者推薦購買王堯先生的《吐蕃金石錄·藏文碑刻考釋》一書,經查詢該書屬于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的王堯藏學文集之二,本館只收錄該系列之中的《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吐蕃制度文化研究》,故采訪館員決定將該系列的其他圖書全部納入采購目錄。
3.4 關注學校動態,提前保證需求
相對于讀者薦購這種讀者主動的服務模式,采訪館員需要有更敏感的政策意識,根據學校的教學科研等規劃,主動采購圖書資源,以保證學校的規劃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如教務處發布我校將進行教師技能大賽的通知后,本館加急采購一批教育理論以及教育技術、技能技巧提升類書籍,到館后立即加工上架,為有需要的讀者及時提供文獻保障。再比如,針對我校開展4·23世界讀書日的推薦書目活動,采訪館員會提前將采購推薦書目的圖書采購到館,以便供讀者閱讀。以本館2018年的4·23讀書日活動中的校長推薦書目為例,當年校長推薦書目37種,采訪館員提前將其中沒有館藏的29種圖書,以及館藏不足(當時本館館藏圖書的復本數為3冊)的3種圖書書目列入隨市采訪計劃,當推薦書目公布時本館的館藏覆蓋了其中32種圖書,另外5種未能到館的圖書,本館以電子書的模式滿足讀者閱讀需求。
4 及時總結經驗,拓寬采訪渠道
圖書采訪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采訪館員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精神,執行圖書采訪策略,完成既定的采訪計劃,豐富館藏,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學者的科研工作提供文獻保障。采訪館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圖書館館藏的質量和滿足讀者需求的能力,因此,采訪館員不僅要做好日常的采訪工作,還應及時總結工作中的得失,將工作實踐知識轉化為采訪理論知識,以便將采訪工作持續下去、推廣開來,促進同行交流,推動圖書館學科的發展。
4.1 跟蹤采訪文獻,了解采訪效果
圖書采訪不僅需要采訪館員確定采訪目錄,及時了解文獻到館情況,還需要對采訪文獻進行持續跟蹤了解,包括分析館配商配貨能力情況、到館文獻借閱情況等工作。這就要求采訪館員持續跟蹤所采訪文獻、深入分析采訪效果、了解讀者對于以往采訪的圖書的使用滿意度、征求新的采購建議等,以便在今后的采訪工作中做出正確的判定和適當的調整,甚至為圖書館制定采訪策略提供有效的建議和意見。
4.2 根據實際情況,完善采購方法
根據學校管理制度和圖書采購實際情況,結合采訪館員多年工作經驗,建議實行集中采購與隨市采購相結合的圖書采訪模式,同時配套推行讀者薦購模式。本館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圖書采購模式正式實行政府招標采購+圖書隨市采購的方式。隨市采購規定該部分主要采購科研、教學急需而圖書館沒有館藏的漢文圖書和采購最新出版的藏文圖書。新的采購方法的實施,提高了本館滿足讀者文獻需求的服務能力,大大提升了本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
4.3 靈活利用政策,拓寬采訪渠道
為了更好地建設地方文獻館藏,采訪館員主動與核心出版社、地方史志辦、文化黨史、統計局等地方主管部門及相關機構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地方文獻作者動態、出版及收藏等信息,及時有效地收集與采購地方文獻。本館地方文獻的建設主要通過直接采購和接受捐贈的方式獲得。采訪館員通過與西藏自治區方志辦直接對接,進行西藏地方志文獻的購置。2018—2019年,采訪館員通過對本館已有館藏與已出版的西藏地方志文獻進行比對,將西藏地方行政區志與行業志進行補充收藏;2018和2019年度的《西藏年鑒》和《西藏統計年鑒》則是我區統計局直接捐贈給本館的。
綜上所述,采訪館員應具備館員的基本素養,同時應具備采訪館員的職業能力,能夠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策略制訂適合本館特色的采購計劃;還應及時掌握讀者的用戶需求,以用戶需求作為圖書采訪工作風向標;采訪館員應積極總結采訪工作經驗和教訓,豐富采訪理論知識。采購初見成效,但圖書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方面工作需要多方協調,才能更好發揮圖書資源建設工作的作用。圖書采購到館后,仍需要其他工作的跟進,如采購入館圖書及時加工編目、上架工作,以加快圖書與讀者見面的速度。
參考文獻:
[1]趙潔,王維秋.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理論與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6:12.
[2]于芳.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與采訪模式創新研究[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8:207.
[3]王球云,彭奇志.高校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建設的實踐與對策:以江南大學圖書館為例[J].科技資訊,2024,22(01):208211+229.
[4]馬妮妮.對香港九所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2024(04):8894.
作者簡介:王金鳳(1982— ),女,漢族,吉林松原人,碩士研究生,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資源建設與利用、地方文獻整理研究工作;馬海嬌(1991— ),女,回族,青海西寧人,本科,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