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為了讓少先隊員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100多年來艱辛的奮斗歷程,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揚州市東關小學至善小隊的少先隊員在輔導員的帶領下,追尋曹起溍烈士的紅色足跡,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揚州的輝煌革命歷程。
有意義的隊前教育課
有一種光榮叫“我是少先隊員”,有一種驕傲叫“戴上紅領巾”。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是每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夢想
在東關小學一(2)班的教室里,學生們正認真聆聽六年級的大隊委給他們講述紅領巾的故事。他們知道了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
曹起溍烈士曾在東關小學附近的東關街上居住,他是最早在揚州點燃革命火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六年級的哥哥姐姐牽著一年級弟弟妹妹的手,組成至善小隊,在輔導員的帶領下一起走進曹起溍故居,探尋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
走進曹起潘故居
走入故居,隊員們被曹起溍烈士銅像所吸引。只見曹起溍烈士銅像左手抬至胸前,右手握拳高舉,目光堅定,斗志昂揚。佇立在銅像前,隊員們似乎聽到他高聲喊出的那句“何須馬革裹尸還”的豪言壯語。曹起溍烈士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和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感動了每一位隊員。
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觀看故居內陳列的珍貴文物和影像資料,聆聽校紅領巾講解員的宣講,深入了解曹起溍烈士的生平事跡。曹起溍是中共揚州地方組織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06年,他出生于揚州一個職員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泰州被國民黨軍警逮捕,1931年2月24日被殺害于鎮江北固山下,年僅25歲。曹起溍烈士一生短暫,卻為揚州地區革命斗爭奠定了重要基礎。曹起溍烈士憂國憂民,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是黨的忠誠戰士,是人民的優秀兒女,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觀中共揚州特支舊址
走出曹起溍烈士故居,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隊員們來到了中共揚州特支舊址。中共揚州特支舊址位于揚州市廣陵區板橋7號,東依小秦淮河,南鄰文昌中路。這間小小的房間孕育了揚州革命的紅色火種。
1927年9月,中共江蘇省委批準建立中共揚州縣獨立支部,1928年5月改為“中共揚州縣特別支部”,由曹起溍任代理書記。這是揚州早期的黨組織。經過革命者的不懈努力,革命的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身處中共揚州特支舊址,隊員們追憶往昔崢嶸歲月,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他們的眼里充滿了敬意,語調中帶著惋惜和悲痛。通過尋訪,隊員們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穿越時空的信箋
在深入了解曹起溍的生平事跡后,隊員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用紙筆傳情,追思革命先烈光輝事跡,表達崇高敬意。
敬愛的曹伯伯:
首先我們要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1931年2月24日是您壯烈犧牲的日子。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詮釋了對祖國深深的熱愛。您的革命精神和偉大品格激勵著我們一代代的中國少年。今天的我們一定會發揚您的精神,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人才,為祖國的強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奮發圖強!曹伯伯,這是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向您表達的心聲!
的精神,勇于擔當,積極進取,努力成長為新時代好少年。
最后要對您說一句:曹伯伯,我們永遠熱愛您!
此致敬禮!
這封跨越時空的信箋表達了隊員們的心聲:立志向革命先烈學習,繼承革命先烈
至善小隊
尋訪心語
老師告訴過我們,紅領巾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我們要以烈士們為榜樣,好好學本領,長大以后為祖國發展作出貢獻。
一隊員 張伊葭
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隊員李宥萱
歲月悠長,山河已無恙,硝煙散盡是曙光,感恩有你們,才有了我們應該珍惜的當下。英雄事跡將激勵我們持續奮斗,砥礪前行。
-隊員許家豪
我要學習革命先烈不畏艱難困苦的堅強意志,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
—一年級學生汪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