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現代醫療技術,超聲介入治療以獨特的優勢在醫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超聲介入治療利用超聲成像的實時性、可視化和精準性,在超聲的引導下完成各種診斷和治療操作,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等優勢。本文詳細科普超聲介入治療的工作原理、應用范圍和治療效果,幫助廣大讀者全面了解超聲介入治療的相關內容。
超聲介入治療的工作原理
超聲介人治療就是在實時超聲的引導或者監視下,利用特制的針具進行活檢、抽吸、置管、注藥、消融等操作,達到診斷和治療的目的。超聲介入治療技術能夠融合超聲診斷和治療的優勢,實現精準醫療的目標。超聲介人治療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超聲成像的實時性和可視化,通過超聲探頭向人體內部發射超聲波,并且接收不同組織界面的反射波,從而形成灰度圖像。通過圖像來實時顯示病變部位的位置、大小、形態,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為醫生提供精準的引導。
超聲介入治療的應用范圍
囊腫和膿腫:超聲介入治療已成為囊腫和膿腫疾病的重要診療手段,適用于多器官病變的微創處理,包括肝、腎、甲狀腺等部位的囊性病變,以及腹腔、盆腔等區域的膿腫。通過實時超聲影像引導,超聲介入治療可精準實施穿刺抽吸、藥硬化劑注射或引流管置人等操作。與常規手術方式相比,超聲介入治療的優勢在于創傷微小、術后恢復周期短、無須住院等,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治療成本。
腫瘤:超聲介入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對于腫瘤、轉移性淋巴結、周圍型肺癌及體表腫瘤等疾病,超聲引導下的消融治療(如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已成為重要的治療方式。通過超聲的實時監視和引導,醫生能夠精準地將能量導入腫瘤內部,實現腫瘤的局部滅活,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組織。同時,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活檢能夠為腫瘤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膽系疾病:在膽系疾病治療中,超聲介入治療優勢顯著,針對膽道梗阻、膽囊炎等疾病,超聲引導下的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和經皮肝穿刺膽囊引流可快速緩解癥狀,改善膽道功能。此外,超聲引導下的膽道結石介入治療為膽系結石提供新的微創治療手段。
積液:超聲介入治療在積液的處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對于胸腔積液、心包積液、關節腔積液等全身各部位的積液,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抽液治療能夠顯著降低“盲穿\"的風險,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同時,對于部分特殊類型的積液,如盆腔包裹性積液,超聲引導下的置管引流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婦科疾病:超聲介入治療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具有廣泛應用,對于附件囊腫、卵巢冠囊腫、卵巢巧克力囊腫等婦科疾病,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抽液、注藥硬化或置管引流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對于無生育要求的輸卵管積水、盆腔囊腫等婦科疾病患者,超聲介人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前列腺增生:超聲介入治療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超聲引導下的消融治療能夠精準地對增生的前列腺組織進行滅活,從而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超聲介入治療的優勢
微創和創傷小:超聲介人治療采用微創技術,從而避免常規外科手術的大面積切開和縫合,顯著減小患者的創傷,減輕術后疼痛。從術后并發癥方面來看,微創操作大幅降低了傷口感染、組織粘連等問題的發生概率,能幫助患者更快地回歸正常生活,生活質量得到切實提升。
實時監測:在超聲的實時引導下,醫生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病變部位和周圍組織的情況,從而實現精準定位和治療。實時監測功能能夠大大提高治療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因誤操作而導致的損傷。隨著治療的推進,醫生可根據超聲圖像實時顯示的治療效果和組織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如改變藥物注射的劑量、角度或能量輸出強度,確保每一步操作都能達到最佳治療預期,最大程度降低操作偏差造成的風險。
療效顯著:超聲介入治療技術能夠實現藥物的精準給入,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大幅提升局部藥物濃度和治療效果。這種精準施藥方式既能最大限度保護健康組織,又可顯著提高治療效率,縮短康復時間。
適應證廣泛:超聲介入治療可應用于多種臨床病癥的診療,包括良惡性腫瘤、囊性病變、膿腫、體腔積液等,無論是深部內臟器官還是四肢關節的病變,均可通過超聲介入治療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這種廣泛的適用性讓超聲介入治療成為臨床醫生應對多種病癥的得力工具,為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現代醫學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費用較低:與開放手術和其他治療方法相比,超聲介入治療的費用通常較低,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還能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由于治療周期短、恢復快,患者可以更快地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降低了因治療而產生的間接費用。
超聲介入治療的效果
(一)實時監測,操作更精準
超聲介入治療的最大優勢在于實時監測,在超聲影像的實時引導下,醫生能夠清晰觀察到病變部位及周圍組織結構,從而進行精準操作。實時監測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成功率,還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例如,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醫生可以精準地定位腫瘤位置,避免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確保治療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二)微創治療,減少并發癥
與開放手術相比,超聲介入治療具有顯著的微創性。超聲介入治療無須切開大面積的組織,只需通過微小的穿刺口即可完成治療,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還減少了手術創傷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此外,由于創傷小、恢復快,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三)靶向治療,效果顯著
超聲介入治療能夠實現藥物的直接靶向輸送,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從而提高藥物的利用率和治療效果。靶向治療方式減少藥物在全身循環中的浪費,減小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和副作用。例如,在子宮肌瘤治療中,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可以直接注入藥物,使肌瘤變性壞死,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四)重復性強,便于隨訪
超聲介人治療具有重復性強、便于隨訪的特點,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效果,隨時復查和調整治療方案。這種治療靈活性不僅能確保治療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還能為患者的后續治療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腫瘤治療中,醫生可以通過超聲成像實時監測腫瘤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治療策略。
(五)無輻射,安全性高
與其他影像引導技術相比,如X射線、CT等,超聲檢查具有無輻射的優勢,對于需要多次隨訪或者重復檢查的患者而言,超聲介入治療可以大大減少輻射對身體的潛在危害。無輻射的特點使得超聲介入治療在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中的應用更加安全、可靠。
超聲介入治療的注意事項
術前準備工作:根據治療部位的不同,患者需要提前禁食禁飲一段時間。例如,肝臟、膽囊、膽管、胰腺等部位的介入操作,通常要求禁食禁飲8小時以上,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此外,患者需要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HIV、梅毒等必要的術前檢驗,全面評估身體狀況,降低手術風險。
術中積極配合:手術過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體位,如平臥或者側臥,以便醫生準確操作。患者還需盡量放松心情,避免過度緊張,有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
術后實時觀察:術后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血壓、呼吸、脈搏等,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處理。此外,還需要注意穿刺點有無滲血、紅腫等異常表現,保持穿刺點干燥清潔,避免發生感染。
調整飲食:術后24小時內,應給予患者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促進消化,避免便秘和消化不暢。同時,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糙、生冷、干硬的食物。
心理護理:術后患者的心理護理同樣重要。家屬和醫護人員應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避免負面情緒干擾,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和關懷,以促進疾病康復。
結語
綜上所述,超聲介入治療的應用范圍廣泛而深入,包括囊腫及膿腫、腫瘤、積液、膽系疾病、婦科疾病、前列腺增生等的治療。采用微創治療、精準治療、靶向治療等方式,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方案,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編輯:臺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