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8歲的王寧憑借手中約48.73%的泡泡瑪特股份,以凈資產接近1467億元,成為河南新首富。這個數字令人驚訝:一家潮流玩具公司,一位“玩具店老板”,竟能創造千億身家!在傳統觀念里,首富通常來自房地產、科技、新能源、農牧、食品等大型產業。然而,王寧憑借潮玩加盲盒的創新模式躋身富豪榜,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潮玩為何能造就巨富?泡泡瑪特如何將“玩具”發展為千億級規模?王寧又憑什么在這個領域獨領風騷?
1987年2月16日,王寧出生于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一個普通經商家庭。獲嘉縣素有“中國游樂設備之鄉”的美譽,商業氛圍濃厚。王寧父母經營的小店,主要銷售唱片、磁帶、鐘表和漁具等潮流商品。王寧的家族也是經商者居多,家族聚會的話題都離不開“生意好不好”“賣得怎么樣”,耳濡目染之下,在店里“泡”大的王寧,自小就有了經商意識。
2005年,王寧考入鄭州西亞斯學院(前身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廣告學專業。學校氛圍開放,鼓勵學生在讀書時做各種創業實踐。這讓王寧內心深處那顆商業的種子開始破土發芽,茁壯成長。大二那年,學校里迎來了一批朝氣蓬勃的新生。看著他們在軍訓場上個個英姿颯爽,王寧敏銳地察覺到其中蘊含的商機。他迅速拉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立了“Days Studio”工作室。王寧用一臺1000元買的數碼相機,拍攝了一部記錄大一新生大學生活的紀錄片,制成DVD和VCD,在學校餐廳門口售賣。他記得VCD賣5元,DVD賣8元,那一屆4000多名新生中,有2300人購買了他們的光盤。王寧也因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最初的成功嘗試,王寧逐漸萌發了校園創業的想法。此后,王寧的目光被新興的“格子鋪”吸引。所謂格子鋪,就是將店鋪分割成一個個小巧精致的格子,出租給不同的小商家,每個格子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店鋪,售賣著各種新奇有趣的商品。王寧覺得這個模式很新穎,而且非常適合大學生創業。他在學校對面的購物中心開設了一家格子鋪。為吸引更多的小商家入駐,王寧挨個拜訪學校里有創業想法的同學,向他們介紹格子鋪的優勢和前景。很快,格子鋪就迎來了第一批租客。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格子鋪也成了學校周邊的熱門打卡地。王寧也憑借這個項目賺到了20萬元。
然而,僅僅兩個月內,王寧的店鋪周圍200米內就陸續開了12家格子鋪。市場逐漸飽和,競爭愈發激烈。王寧嘗試了各種方法來吸引顧客,如舉辦促銷活動、推出特色商品等,但效果都不如人意。王寧當時得出的感悟是:“商業經營一定要有壁壘,商品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王牌。”
2009年大學畢業后,王寧將格子鋪交給同學經營,只身一人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創業的夢想,毅然告別家鄉,前往北京,成為一名“北漂”。他先后在教育機構和新浪網工作,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職場生活,始終無法熄滅他內心深處對創業的渴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寧去香港旅行。在香港的街頭,他走進一家潮流百貨。店里的景象讓他眼前一亮:年輕人排著長隊,興奮地搶購著潮玩小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驚喜。王寧被這熱烈的場景深深震撼了,他意識到,這種融合了文化、創意和驚喜感的潮玩產品,正是國內市場所欠缺的,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回到北京后,王寧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2010年,他毅然辭去工作,用賣掉格子鋪的資金,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購物中心開設了第一家泡泡瑪特零售店。起初,王寧將泡泡瑪特定位為潮流文創雜貨店,店內擺滿了各種新奇有趣的小商品,從創意文具到時尚飾品,從個性家居用品到潮流玩具,應有盡有。王寧一心想要打造一個獨特的購物空間,滿足年輕人對新奇和潮流的追求。
為了讓泡泡瑪特從眾多店鋪中脫穎而出,王寧親力親為,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親自去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挑選商品,在采購環節,他仔細對比不同供應商的價格和質量,與供應商討價還價,力求以最低的成本拿到最好的商品。常常為找到一件心儀的商品,在擁擠的市場里奔波一整天。回到北京后,他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店鋪的陳列布置中,反復調整貨架的位置、商品的擺放方式,只為給顧客帶來最佳的購物體驗。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由于產品線過于雜亂,庫存管理難度大,加上市場競爭激烈,泡泡瑪特的經營很快陷入困境。店鋪的客流量寥寥無幾,銷售額也不如人意,每個月的租金和員工工資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王寧喘不過氣來。更糟糕的是,開業不久,高薪聘請的店長就帶著團隊集體離職,這對王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親自看店、進貨,每天從早忙到晚,疲憊不堪。那段時間,王寧常常坐在空蕩蕩的店里,望著窗外人來人往的街道,心中充滿了迷茫和困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面對重重困難,王寧并沒有選擇放棄。他開始反思泡泡瑪特的發展方向,尋找突破困境的方法。一次赴日本考察讓他接觸到了Sonny Angel潮流玩具和盲盒銷售模式。在日本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年輕人拿著盲盒,小心翼翼地拆開,臉上露出驚喜或失落的表情。那種對未知的期待和打開盲盒瞬間的喜悅,深深吸引了王寧。他意識到,盲盒這種獨特的銷售模式,能夠極大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為泡泡瑪特帶來新的生機。
回國后,王寧果斷砍掉雜貨業務,專注于潮流玩具,尤其是盲盒領域。2014年,他帶領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拿下Sonny Angel在中國市場的代理權,正式引入盲盒銷售模式。一時間,泡泡瑪特門店前排起了長隊,年輕人為了抽到心儀的玩偶,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Sonny Angel的成功,讓王寧看到了潮玩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讓泡泡瑪特逐漸走上了正軌。
但好景不長,2015年,為泡泡瑪特貢獻近四成營收的Sonny Angel決定更換代理公司,并且同泡泡瑪特的供貨合同改為一年一簽。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泡泡瑪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彼時,泡泡瑪特雖然在全國開了27家線下門店,但核算下來全年虧損卻超過了1500萬元。不僅如此,2016年1月,Sony Angel版權方還終止了泡泡瑪特的代理權。一邊是嚴重虧損,另一邊是失去爆款產品的代理權,這讓泡泡瑪特雪上加霜,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王寧深知,僅僅依靠代理別人的IP,始終無法掌握主動權,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IP。
2016年,王寧將目光鎖定在香港設計師王信明創作的Molly形象上。Molly是一個有著大眼睛、嘟嘴巴的小女孩形象,造型可愛,充滿個性。為拿下Molly的獨家授權,王寧多次飛往香港,與王信明洽談,用他的真誠和執著,最終打動王信明,雙方達成合作,推出首款Molly星座盲盒。
然而,Molly盲盒上市初期,銷量并不理想。王寧每天都守在店鋪里,看著堆積如山的庫存,心急如焚。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一位博主在網絡上發布了Molly盲盒的“開盒”視頻。視頻中,博主小心翼翼地拆開一個個盲盒,展示著Molly精致的面容和獨特的造型,每拆開一個,都發出驚喜的叫聲。這個視頻迅速在網絡上走紅,吸引了無數網友的關注,Molly也因此一夜成名。短短20天內,Molly星座盲盒售出8萬個,營收近500萬元,泡泡瑪特首次實現盈利。
這次成功讓王寧更加堅定在潮玩領域深耕的決心。此后,泡泡瑪特陸續推出LABUBU、Dimoo等原創IP,不斷豐富產品線,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王寧開始布局全產業鏈,一方面與全球優秀的設計師合作,挖掘和培養小眾藝術家,為泡泡瑪特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線下門店和線上渠道,加強品牌推廣和市場運營。泡泡瑪特表面看似平靜,實則在背后默默努力,迅速搭建起一個涵蓋設計、生產、渠道和社群的全產業鏈體系,成功從一個盲盒零售店轉型為潮玩IP運營商。
2020年12月11日,是王寧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泡泡瑪特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潮玩第一股”。上市當天,港交所大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見證了泡泡瑪特的輝煌時刻,也讓王寧的創業夢想照進了現實。
2024年,僅LABUBU一款盲盒,便為公司創下數十億元收益。作為泡泡瑪特的現象級IP,LABUBU第三代搪膠毛絨產品“前方高能”系列,于2025年4月24日發售,新系列上架即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搶購。近日,全球唯一一款LABUBU拍出108萬元的天價。“丑萌”玩具LABUBU已成為中國IP出海的新典范,掀起了一場“東方迪士尼”式的文化浪潮。
如今,泡泡瑪特已從受小眾歡迎的IP,發展成為全球消費者凌晨排隊搶購的“奢侈品”。王寧也憑借泡泡瑪特的成功,成為河南首富。從河南小鎮的懵懂少年,到北漂創業的艱難摸索,再到潮玩文化的領跑者,王寧的創業之路充滿了坎坷與挑戰,但他始終懷揣著對商業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展望未來,王寧有著更大的愿景:“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泡泡瑪特,讓更多人感受到潮玩文化的魅力。”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