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心律失常等,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引起腦卒中、心臟并發癥以及腎臟、眼部病變,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積極治療高血壓是對自己和家人負責。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雙管齊下,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血壓,大幅降低并發癥風險,重獲高質量生活。
減少鈉鹽、脂肪、糖分的攝入" 高血壓的發生與鈉鹽、脂肪、糖分攝入過多有一定的關系。以上幾種成分攝入過多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建議減少鈉鹽、脂肪、糖分的攝入量。一般情況下,建議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即一茶匙。可選用低鈉鹽或香料、大蒜、檸檬汁等天然調味料代替傳統食鹽。同時,要避免食用含鹽量高的加工食品,如罐頭、腌制品、香腸等。此外,還應該減少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攝入,如糕點、餅干、飲料、西瓜、榴梿等。而脂肪的攝入量也應該適宜,肉類以牛肉、羊肉、雞肉、魚肉等為主,盡量少吃動物皮、動物內臟等。
適量攝入微量元素" 鉀是人體內的一種礦物質,它能促進鈉的排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香蕉、橘子、菠菜、土豆、豆類等食物含鉀量較高。同時,適量攝入鎂、鈣也有利于控制高血壓,其中鎂有舒張血管、降壓的作用,鈣對維持正常的心功能及神經傳導起著重要作用。綠葉蔬菜(如菠菜、莜麥菜、芹菜、韭菜)、粗糧類食物(如燕麥、蕎麥、大麥、玉米)、堅果類食物(如核桃、榛子、松子、開心果)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豆類及豆制品(如紅豆、黃豆、綠豆、黑豆、豆腐、豆漿)、乳類及乳制品(如牛奶、羊奶、酸奶、奶酪)、綠葉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生菜)等含鈣豐富。
戒煙限酒" 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能夠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戒煙,并遠離二手煙。而酒精雖然能促進血液循環,但過量飲酒容易增加身體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限制酒的攝入量。
控制體重"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進行體重控制。建議高血壓患者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運動等方式來實現減重,降低體脂率,使得血液中膽固醇、糖分等含量有效減少,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從而實現血壓降低。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有助于控制體重,促進脂肪的燃燒以及內啡肽的釋放,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臟泵血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并降低血壓。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適量運動,以散步、游泳、騎自行車、做瑜伽、打太極拳等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建議每周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3~5次,每次30~60分鐘。可根據身體的耐受度逐步增加強度和持續時間。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過量運動或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避免超出身體負荷而導致血壓升高。
維持情緒穩定" 當人體處于緊張、焦慮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皮質醇等應激激素,從而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閱讀、繪畫、聽音樂、種花等活動可轉移注意力,深呼吸、冥想、做瑜伽等方式可減輕心理負擔,緩解精神的緊繃,降低應激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血壓的控制。此外,常與家人、朋友溝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可以有效減輕心理壓力,提高血壓控制效果。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可抑制心肌及平滑肌細胞的鈣離子通道,降低胞內鈣離子濃度,達到降壓作用。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地爾硫卓等都是臨床上經常使用的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該類藥物不僅能有效降低收縮壓、舒張壓,而且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減輕心臟負擔。此類藥物一般作為降壓藥物的首選,其使用過程中需注意臉紅、頭痛、牙齦增生及下肢水腫等常見的不良反應,若有不良反應發生,及時調整用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該類藥物主要作用于腎上腺素系統,減少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的轉化,從而抑制血管收縮,并促進血管擴張,減輕心臟負擔,達到降壓的目的。同時,該類藥還能抑制肌肽的降解,有效保護心血管。常見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貝那普利、咪達普利、福辛普利等,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此類藥物適用于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但需監測血鉀及腎功能情況,同時不建議與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合用。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 該類藥物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AT1的結合,從而避免血管收縮,不僅有降壓的作用,還可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臟功能。該類常用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等。此類藥物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似,但比起后者,前者導致患者發生干咳的概率較低,同時也需注意血鉀和腎功能情況。
β受體阻滯劑" 該類藥物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輸出量降低血壓。常見的β受體阻滯劑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通常不單獨使用,適用于合并心力衰竭、心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甲亢等情況,但需警惕,其會導致心率偏慢、加重哮喘。
利尿劑" 利尿劑主要通過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對鈉的重吸收、增加尿液的生成、減少體內水分潴留,達到減少血容量以及降壓的目的。利尿劑常見的藥物為氫氯噻嗪片、吲達帕胺、氨苯蝶啶、呋塞米等。這類藥物很少作為單獨的降壓藥物使用,通常與其他藥物合用,同時需注意血鉀、腎功能、尿酸的情況。
α受體阻滯劑" α受體阻滯劑能阻斷腎上腺素與α受體的結合,對抗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縮,從而達到降壓的作用。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都是常見的α受體阻滯劑,尤其適用于高血壓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直立性低血壓,需要注意預防。
持續的高血壓容易導致身體各系統的損傷,因此應及時干預。在加強生活方式干預的同時,應選擇合理的降壓藥物降低血壓。降壓藥物種類眾多,應該注意合理選擇。用藥中應把握以下四個原則:①以血壓達標為首要目標,可以適當聯用多種降壓藥物;②長效制劑降壓效果更平穩,使用更方便,應作為首選;③選擇能夠兼顧其他并發癥的降壓藥,可以適當減少用藥種類。
高血壓雖為慢性疾病,但其危害不容小覷。持續升高的血壓如同“隱形利刃”,悄然侵蝕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若未及時干預,腦卒中、心肌梗死、腎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將接踵而至,甚至危及生命。然而,高血壓并非不可戰勝——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精準藥物治療”的雙軌策略,多數患者可將血壓穩定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顯著降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