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3;F56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25)05-0144-04
1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村特色產業對物流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以新會陳皮為例,其2024年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60億元,但傳統物流模式面臨顯著瓶頸:山區與島嶼地形導致陸運時效長達3~5天,損耗率高達 8%~10% ,且燃油費、過路費在運輸成本中的占比超過 30% 。分散的農戶需求加劇調度低效問題,制約產業升級。
政策與技術層面,2024年公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為低空物流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新會陳皮產業園試點中,無人機運輸已實現時效提升 50% 、損耗率壓降至 3% 以內,但經濟可行性仍需驗證。核心問題聚焦于:第一,如何精準量化無人機購置、基站建設等初始投資與運輸服務、品質溢價等長期收益,確保項目成本可控,實現成本與收益的平衡;第二,面對單臺無人機4萬元、配套設施20萬元的初期高投資與農戶分散需求之間的矛盾,怎樣通過規模化運營或共享模式,在保障日均30次運輸頻次以維持0.19年投資回收期的前提下,構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第三,政策補貼標準波動、空域許可成本變化、市場競爭導致的運輸單價溢價可持續性等外部變量,將如何影響項目的整體經濟效益。
2研究目的與意義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圍繞兩大核心任務剖析新會陳皮低空物流的經濟可行性與發展路徑:量化成本收益,構建包含CAPEX/OPEX等支出的成本模型與運輸服務等收益模型,定位人員成本(占OPEX的 48% )品質溢價(占總收益的 44.8% )等關鍵因子;通過敏感性分析,識別運輸單價/量、空域許可成本等高風險因素并提出優化建議。
2.2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填補高附加值農產品低空物流經濟效益研究空白,拓展\"技術-政策-產業\"協同分析框架。
實踐意義:為新會陳皮定制“低空物流 智能倉儲”方案,同時,為荔枝、松茸等提供可復制的成本收益模型與政策建議。
3低空物流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現狀
在技術應用方面,無人機精準噴施技術可使農藥使用量減少 20%~30% ,作業效率提升80~100倍,目前已在新會陳皮產業中實現從植保環節到全產業鏈的技術延伸。政策層面,廣東通過“大科技\"創新體系推動無人機智能監控系統應用,形成“技術 ?+. 政策\"雙驅模式[2]。
產業適配性方面,無人機短途運輸配合冷鏈艙將新會陳皮鮮果霉變率從 5%~10% 降至 2% ,時效壓縮至12小時內。“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通過規模化應用降低人力成本30% ,如吉利雷達與江蘇農墾合作案例。城鄉協同維度,農村無人機配送成本較傳統貨車降低 60% ,新會陳皮“空天地一體化\"管理體系提升溢價率 20%[4] ,為新會陳皮整合小農戶、構建“共享果園”無人機集群運輸模式提供了實踐范式。
在城鄉協同與產業融合維度,低空物流網絡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難題,農村無人機配送成本較傳統貨車降低 60% 5]。新會陳皮產業通過“一圖一庫一網\"數字化溯源系統整合種植、加工、倉儲數據,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管理體系,該技術不僅提升品控能力,更通過電商平臺實現與城市消費端對接,溢價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多光譜傳感器的應用延伸了無人機功能邊界,實時監測陳皮樹生長狀態輔助精準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 15% 以上,這種技術溢出效應催生了“陳皮 + 文旅\"等產業融合場景,形成低空觀光服務等增值業態。順豐在贛州山區的試點數據顯示,低空物流可使山區配送成本降低 30% 、時效提升 50% ,這種經驗對地形相似的新會陳皮主產區具有重要遷移價值。
然而技術與經濟可行性爭議仍需審慎考量。初期投入方面,單臺無人機12萬元成本疊加起降點建設,初期投資需200萬元以上,而新會陳皮主產區農戶分散特征可能導致投資回報周期延長。但規模化應用數據顯示,日均50單時投資回收期可縮短至1年,這要求通過共享經濟模式提升設備利用率。空域管理矛盾尤為突出,農業作業的季節性需求與多層級審批制度形成沖突,需構建“政府引導 + 企業運營 °+ 保險托底\"的風險共擔機制。當前研究共識表明,低空物流商業化需突破\"技術經濟可行性-制度適配性-風險可控性\"三重門檻,而新會陳皮產業獨特的價值鏈特征為破解這些瓶頸提供了試驗場景。
4研究內容與方法
4.1新會陳皮產業物流現狀與低空物流適配性分析
新會陳皮的傳統物流模式因產區交通不便,依賴公路運輸存在諸多問題,如山區至北方市場的運輸需3~5天,老舊倉儲和運輸震動使霉變率達 5%~10% ,包裝破損嚴重,影響產品品質;運輸成本高,燃油費、過路費占比大,分散需求與落后調度加劇時效延誤。
低空物流憑借無人機直線飛行,將運輸時效提升 50% 以上,山區12小時內可達,搭配冷鏈艙使霉變率降至 2% ,島嶼運輸也不受渡輪和天氣限制,震動損耗較公路降低 90% 。雖有初期投入高、空域審批難等問題,但規模化后山區運輸成本可降低 30% ,“設備共享 ?+ 高端市場溢價”模式能夠平衡收支。新會陳皮產業需結合當地丘陵占比 7.8% 、島嶼占比14.3% 的地形特點,構建“低空運輸 ?+ 智能倉儲”體系,通過避障技術與動態空域管理,提升物流效率與品質。
4.2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成本端計算
4.2.1無人機購置成本
采用最大載重可達 80kg 的極飛科技 Pl50Pro 作為參考對象,這款無人機支持多種運載模式,能夠在復雜地形中進行物資運輸,性價比高,單臺購置成本約4萬元。考慮初期業務覆蓋需求,需購置10架無人機,總購置成本為40萬元。同時,根據2025年2月5日新會大鰲鎮和崖門鎮無人機系統配套設備購置項目詢價文件的相關證據,且農業植保場景以經濟性為主,充電基站成本控制在20萬元以內,所以配套建設無人機地面控制中心及充電基站,預計成本為20萬元。因此,無人機購置及配套設施的初始資本支出共計60萬元。
4.2.2運維成本
第一,能源消耗。采用極飛科技 Pl50Pro 這款最新的無人機單次飛行每公里耗電量約為0.24度電。按一般工業用電價格1.5元/度計算,每公里耗電成本約0.36元。假設新會陳皮運輸的平均單程距離為 50km (往返 100km 0,日均執行運輸任務30次,則每日能源消耗成本為 100×0.36×30=1080 元,年能源消耗成本為 1080×300=32.4 萬元(按年運營300天計算)。
第二,設備維護。參考無人機行業維護標準,每年設備維護成本約為購置成本的 15% ,10架無人機年維護成本為 40× 15%=6 萬元。
第三,人員成本。配置無人機操作及維護人員5名,人均年薪8萬元,年人員成本為 5×8=40 萬元。
第四,軟件及系統維護。釘釘智運管貨標準版年費9999元、高級版19999元,與之相比,無人機物流管理系統功能可能更復雜,服務更具針對性,5萬元的年軟件授權及維護費用與其專業性和定制化帶來的成本提升相適應。本文設定使用無人機物流管理系統,年軟件授權及維護費用約5萬元。
綜合以上各項成本,年運維成本(OPEX)總計 40+5=83.4 萬元。
4.2.3適航證及服務費
無人機物流企業需進行實名登記、申領適航證、辦理運營合格證等,這些過程中可能涉及一些行政收費或相關服務費用,但具體金額因不同情況和地區而異。以適航證為例,對于2024年1月1日以后根據生產許可證制造的新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僅需提交申請書及相關適航性文件即可獲得適航證,未提及有特定的大額收費;而2024年1月1日以前設計定型的相關航空器系統申請特殊適航證,需經過安全評定等程序,可能涉及評估等方面的費用,但具體標準未明確統一規定。因此,設置每架無人機服務費約2萬元,10架無人機年空域許可成本為 2×10=20 萬元。
4.2.4保險成本
為保障運營安全,需購買無人機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及貨物運輸險。預計年保險費用為無人機購置成本的 5% ,即40×5%=2 萬元,同時,貨物運輸險按年運輸貨物價值的 0.3% 計算。假設以惠農網公布的新會陳皮交易價格209000元/t作為基準價,200t價格為 200×209000=418000000 元,即4180萬元,則貨物運輸險費用為 4180×0.3%=12.5 萬元,年保險總成本為14.5萬元。
4.2.5總成本計算
設運營期為 n 年,考慮設備折舊周期(根據直線折舊法,設殘值率為 10% 、折舊期為5年),年折舊費為(60萬-60萬
10% ) ÷5 年 -10.8 萬/年。
第 χt 年總成本為 COSTι=83.4+20+14.5+10.8=148.7 萬元/年。
4.3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收益端分析與量化
4.3.1運輸服務收入
傳統物流模式下新會陳皮的運輸單價約為8元/kg,低空物流憑借高效優勢可溢價 30% ,設定運輸單價為10.4元/kg。假設年運輸量為 200t ,則年運輸服務收人為 10.4×200000= 208萬元。
4.3.2品質溢價(損耗率降低)
傳統物流模式下新會陳皮的損耗率約為 8% ,采用低空物流后,因運輸過程平穩、時效提升,損耗率可降至 3% 。這與傅惠等的研究中“鮮果霉變率從 5%~10% 降至 2% ”的結論一致,假設新會陳皮的平均單價為104.5元/斤,年運輸量 200t 損耗率降低帶來的品質溢價收益為209萬元。
4.3.3政府補貼
為推動農村低空物流發展,政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江門市新會區現有的新會陳皮相關補貼政策,主要集中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獎補、陳皮產業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出口獎補等方面,未涉及低空物流運輸領域。不過,一些地區出臺了關于低空物流的一般性補貼政策,可作為參考。例如,湖南省鼓勵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機)開展低空物流和配送業務,企業每開通一條固定無人機物流航線或配送航線且常態化運營一年以上,年飛行達到3500架次的(往返為一架次),一次性給予10萬元航線補貼(市州申報的公益性強、推廣價值高的示范航線,可以在開通時先行安排),超出3500架次的部分按照小型、中大型民用無人機分別依據35元/架次、50元/架次給予運營補貼,單個企業每年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因此,假設政府對新會陳皮低空物流運輸的每條航線設置10萬元獎勵,若10架無人機分屬5條不同航線,則政府總獎勵金額約為50萬元。
4.3.4總收益計算
設第 Φt 年的總收益為運輸服務費、品質溢價與政府補貼之和,則總收益為 208+209+50=467 萬元/年。
4.4核心指標計算模型
4.4.1凈現值(NPV)
設運營期為5年,折現率為 8% ,年凈現金流為318.3萬元(467萬-148.7萬元), NPV=-60+294.7+272.9+252.7+ 234.1+216.8=1211.2 萬元。
4.4.2投資回收期(PaybackPeriod)
投資回收期是指通過項目產生的凈現金流量收回初始投資的時長。經計算,新會陳皮低空物流項目初始投資60萬元,年凈現金流318.3萬元,投資回收期約0.19年,資金回籠迅速,大幅降低資金占用成本與投資風險。結合凈現值1211.2萬元可知,該項目不僅資金回收快,且運營期盈利可觀。投資回收期與凈現值相互補充,前者反映資金回收速度,后者體現整體盈利性,共同為項目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4.4.3敏感性分析
為深人探究各因素對項目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本文開展了敏感性分析,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敏感性分析
高敏感性因素和低敏感性因素對項目凈現值(NPV)和投資回收期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其背后反映了項目成本與收益結構的特性,以下從影響機制、應對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如表2所示。
表2高低敏感性因素的對比分析
5結論與建議
通過成本收益模型測算,在新會陳皮產業中低空物流的商業化運營較具經濟可行性,初始投資60萬元,年凈現金流318.3萬元,投資回收期0.19年,凈現值1211.2萬元,核心收益來自運輸服務與品質溢價,成本以運維和空域許可為主。運輸單價/量、空域許可成本、損耗率為高敏感性因素,其變動對凈現值影響顯著,保險費率和政府補貼影響較小。
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低空物流在新會陳皮產業的應用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初期投資與農戶分散需求存在矛盾,單臺設備成本高致使共享模式落地困難,農戶對培訓接受度低,進而導致設備閑置率高;空域管理審批周期長,與農業季節性需求產生沖突,并且在極端天氣下應急配套不足;市場競爭可能削弱運輸單價溢價,同時品質溢價改善空間也趨近技術極限。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設立專項共享基金補貼設備購置,開展技能培訓并獎勵運營高效的合作社,降低農戶參與門檻;推行農業專用空域\"白名單\"制度壓縮審批周期,建設應急備降場并引人保險產品;建立價格保護機制穩定收益,開發低空觀光等增值服務提升設備利用率;制定技術標準并構建數據平臺優化調度,提升運營效率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何勇,王月影,何立文,等.低空經濟政策和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應用現狀與前景[J].農業工程學報,2025,41(8):1-16
【2】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集成技術 + 高效服務\"賦能陳皮產業[J].農村工作通訊,2023(20):63-64.
【3】傅惠,崔煜,趙佳虹,等.低空無人機物流配送研究與應用綜述[J].工業工程,2025,28(1):9-21.
【4】馬錚.吉利雷達簽約江蘇農墾推動低空經濟與智慧農業深度融合[J].農機市場,2025(5):43-45.
【5]季王巍,李峻磊.低空飛行在航空物流領域的機遇和挑戰[J].空運商務,2024(12):19-22.
【6】董小湘.農產品數字化溯源管理系統賦能智慧農業發展一以廣東省新會陳皮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4,35(22):24-26+33.
【7】方燕青,姚華錦,巫澤慧,等.新會陳皮產業現狀及發展路徑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24(8):189-192.
【8]蘇伊淳,房可心,蟻昕彤,等.雙循環背景下新會陳皮產業營銷模式與優化策略的研究[J].市場瞭望,2024(21):31-33.
【9]王丹,羅章松.低空經濟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角色扮演、現實壁壘與破解之道[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5,24(2):16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