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后凸畸形,MRI檢查可進一步明確骨折的部位、壓縮程度,以及椎管內狀況。
大多數患者存在疼痛癥狀
老年人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如骨質疏松性骨折,已成為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嚴重的后果。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骨量的減少、骨密度的下降、骨脆性的增高,極易發生骨折,尤其是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限制老年群體日常生活行為,降低生活質量。本文,我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絕經后婦女高發
大部分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存在疼痛癥狀,小部分患者無癥狀,多數患者出現腰背部急性疼痛,體位改變時疼痛程度加劇,尤其是翻身及起床時疼痛加重,少數患者早期平臥休息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疼痛列為繼脈搏、血壓之后的第5生命體征,持續疼痛易給患者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產生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信心。此外,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發生也會造成患者出現駝背、身高縮短等癥狀,原因為椎體的形成與骨松質存在聯系,一旦患者胸腰椎體的負重量過大,出現變形狀態,便會造成脊椎前傾,最終發展為駝背,造成身高的縮短。
骨折是骨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或連續性的中斷,而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作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造成的椎體骨量、骨密度、骨強度下降,在輕微外傷(跌倒、扭傷、顛簸、平地滑倒、咳嗽、噴嚏、彎腰等)或無明顯外傷情況下椎體發生了壓縮骨折。該病多見于老年群體,尤其是絕經后婦女, 60~70 歲發病率最高,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多數情況下發生在胸/腰椎移行處,以胸12椎體為主,其次為腰1椎體。在臨床確診中通常依靠臨床癥狀,可見患者骨折局部壓痛,
帶來的危害嚴重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給人體帶來的危害較嚴重,涉及幾方面:(1)腰背疼痛作為常見的癥狀之一,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多數情況下隨著骨折部位呈放射狀,即腰骶部兩側抽掣樣疼痛,會造成疼痛蔓延至其他部位,加劇患者身體不適。(2)壓迫性損傷。椎體壓縮骨折可造成患者脊髓、神經根持續處于壓迫狀態,引起神經損傷,使患者出現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壓迫性損傷問題,如尿失禁、下肢麻痹、排便困難等,甚至造成失眠、呼吸障礙、食欲減退等嚴重后果,給患者機體健康帶來極大影響,加劇家庭負擔。(3)心理障礙。骨折發生后需要患者長時間處于制動狀態,這無疑會造成患者的焦慮情緒,另外疼痛、功能障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患者心理負擔,部分患者喪失自理能力,依賴他人,常感到自己對家人來說是一種負擔,產生悲觀、消極等情緒。(4)姿勢異常改變。疾病發生后可能造成患者脊柱曲度變化,引起姿勢改變,甚至造成癱瘓,增加死亡風險。我國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病率處于上升趨勢,醫學界已將高血壓、心肌梗死、骨質疏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為骨質疏松有高致殘率、致死率,最常見的部位是部、腰部、腕部及肩部。
如何防止再次骨折
文獻統計,已發生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患者在未來一年內仍會再次發生骨折,為了避免造成嚴重后果,建議上了年紀的人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幾點:(1)改變生活方式:吸煙、酗酒是造成骨質疏松發生的重要原因,且酗酒易增加跌倒風險,造成骨折。建議盡可能戒煙限酒,定期到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測,早期發生骨質疏松,即采取防治措施。(2)改變飲食結構:保持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合理,盡可能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的食物,例如乳制品、綠葉蔬菜、魚類、蛋類等,保證身體每日攝入充足的鈣、維生素D,減少咖啡、濃茶的攝入。(3)運動:結合自身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生活條件等方面情況,積極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結合自身機體耐受度,堅持每日進行25分鐘左右的鍛煉,盡可能做到一天進行4次鍛煉,其中散步屬于一種有氧鍛煉,既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又能改善骨骼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慢跑也是一項有氧鍛煉,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自身免疫力,但要注意保護膝蓋,避免骨骼受到損傷。打太極拳、練八段錦均屬于中醫療法,其中太極拳被視為傳統的健身方式,能起到疏通經絡功效,需要長期堅持,方可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八段錦同樣是一種中醫傳統養生方法,包括“背后七顛百病消”、“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射白虎”等招式,能起到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等功效,能夠有效預防骨質疏松所致不適癥狀。在整個運動鍛煉過程中,如若感到胸悶、心悸等不適,立即原地休息,必要時停止鍛煉。(4)規范化抗骨質疏松治療:對已發生骨質疏松的中老年朋友來說,治療骨質疏松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單純吃鈣片往往是不夠的,需要一個持續的系統性的治療。患者需要遵循醫囑,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鈣劑 + 維生素D、降鈣素、雙磷酸鹽類、重組人甲狀旁腺素、雌激素、中藥等。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是造成老年群體生活質量低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減少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