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通常由“血液高凝狀態、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三大因素(Virchow三聯征)共同作用導致。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久坐不動、手術和創傷、慢性疾?。ㄈ绺哐獕?、糖尿病、癌癥)、遺傳因素以及肥胖與不健康生活習慣。深靜脈血栓的癥狀往往不明顯,日常常見表現為下肢腫脹、酸痛或不適,特別集中在小腿或大腿部位,皮膚可能發紅
或發熱,行走時疼痛加劇。若血栓脫落進入肺部,則可能導致肺栓塞,表現為呼吸急促、胸痛或咳血,需及時就醫。
日常防治,采取如下措施
1.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足夠的運動量。 ①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慢跑等。 ② 避免久坐或久站: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坐著,應該每隔30分鐘站起來活動一次,進行簡單的腿部運動,如腳踝繞圈、伸展等。 ③ 專門的腿部鍛煉:如站立時做腿部抬高和下壓或者在床上做踝部運動(腳踝繞圈),有助于避免靜脈血液滯留。
2.穿戴彈力襪,改善血液回流。對于長期臥床或久坐的高風險人群,穿戴醫用彈力襪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建議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適合自己的彈力襪型號和壓力。
3.控制體重和保持健康飲食。肥胖會加劇下肢靜脈的負擔,增加血栓風險。通過保持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體重,有助于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減少高鹽、高脂、高糖的食品攝入,增加富含膳纖維、維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促進血液流動和增強血管健康;合理控制體重不僅可以減輕下肢靜脈的壓力,還能幫助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降低血栓風險。

4.充足水分,避免脫水。脫水會使血液變得濃稠,增加血栓的可能性。因此,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非常重要。成人每日飲水量應達到 2~2.5 升,特別是在炎熱的天氣或進行劇烈運動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5.避免吸煙與過度飲酒。吸煙不僅會損傷血管壁,還會增加血液的凝固性,而過量飲酒則可能導致血液粘稠,增加血栓風險。戒煙和減少酒精的攝入,能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
6.根據醫囑使用抗凝藥物。對于高風險群體,如曾經發生過深靜脈血栓、長時間臥床或有嚴重基礎病的患者,醫生可能會推薦抗凝治療。抗凝藥物可以通過減緩血液凝固的速度,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颊弑仨殗栏癜凑蔗t生的指導進行使用,以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