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中國東北全面振興與俄羅斯遠東大開發戰略的雙重背景下,疊加新一輪區域經濟一體化、跨境次區域合作浪潮的推動,大連對俄經貿合作具備顯著的地緣位置優勢、產業互補優勢與戰略對接優勢。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對外開放前沿,大連對俄貿易規模持續擴大,貿易保障機制日趨完善,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不斷助力打造中國向北開放新高地。然而,大連對俄貿易在體制機制、經濟發展、物流體系及配套服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為進一步拓展對俄經貿合作,大連需全面發力、多方突破:一是深化對俄經貿合作體制機制改革,健全政策保障體系;二是開拓對俄經貿合作新領域,主動對接俄羅斯遠東 “國際超前發展區”,強化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合作;三是加強對俄經貿合作與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體系,確保貨物運輸安全高效;四是提升對俄經貿合作服務水平,保障經營主體結算渠道暢通,搭建綜合服務平臺,以降低企業信息獲取成本,加強人才引進與培育,深化雙邊人文交流。
關鍵字:大連;俄羅斯;經貿合作;區域經濟;跨境次區域合作
中圖分類號:F7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5)08(a)--05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區域經濟一體化與跨境次區域合作浪潮蓬勃興起,為全球各國開展雙邊及多邊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徑與方式。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同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中俄兩國由此正式開啟了“一帶一路”倡議與“大歐亞伙伴關系”倡議對接合作的歷史進程。2023年,中俄兩國聯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關于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明確未來將深挖兩國地方合作及邊境地區合作潛力,提升合作實效,推動中俄“東北—遠東”地區互利合作。東北振興與遠東地區開發成為兩大戰略對接的重要契合點。大連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肩負著至關重要的使命;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其在對俄經貿合作中迎來重要的戰略機遇。新時期,如何拓展與俄羅斯(尤其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實現新時代遼寧“六地”的使命定位,完成大連“六個建設”的目標任務,為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更大力量,具有愈發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的現實基礎
1.1 地緣位置優越
大連地處遼東半島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是連接東北亞的關鍵節點。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大連與俄羅斯之間構建了便捷高效的物流運輸通道。在海運領域,大連擁有多個優質港口,其中大連港作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更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與物流樞紐中心,具備完善的航線網絡和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大連港口可提供至俄羅斯多個港口的集裝箱海運服務,包括海參崴、東方港、圣彼得堡、阿斯特拉罕、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諾沃羅西斯科及加里寧格勒等。海運服務每周均有班輪,為中俄貿易貨物往來提供了穩定的運輸保障。在鐵路運輸方面,大連與俄羅斯之間已形成多條運輸通道:大連至莫斯科通道從綏芬河出境,途經格羅迪科沃,最終抵達俄羅斯遠東地區各車站;大連至哈巴羅夫斯克通道途經滿洲里、后貝加爾等地,終至哈巴羅夫斯克;大連至伊爾庫茨克通道經唐山港、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地,終達伊爾庫茨克等城市。此外,中歐班列的開通還進一步強化了兩地貨物運輸保障。例如,大連—滿洲里—后貝加爾—莫斯科班列全程約 9500 公里,用時 12~14 天;大連—霍爾果斯—莫斯科班列的運輸時間較傳統海運班列縮短近14天。
1.2 產業結構互補
俄羅斯與大連的產業結構具有顯著的優勢互補性,這為雙方深化雙邊貿易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受蘇聯時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俄羅斯當前產業結構仍以重工業為核心,第一、二、三產業在 GDP 中的占比分別為 20%、70%、10%。俄羅斯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在糧食(小麥、玉米、大豆等)和能源(天然氣、石油、煤炭、礦石)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優勢,多項資源的儲量與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其經濟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業依賴度較高,能源出口長期是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俄羅斯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關鍵設備與核心技術產品供應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高度依賴進口。因此,俄羅斯出口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進口則以機械、電子設備、汽車等技術密集型產品為核心[1]。
從大連市統計局和大連海關公布的數據來看,2024年上半年大連市第一、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3%、43.2%和52.5%。大連市經濟以制造業、金融業、物流業為支撐。工業主要門類涉及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等,重點行業為石化工業、裝備制造業。大連裝備制造業發展歷史悠久、產業體系完善、綜合實力強勁,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中心,在船舶制造、機床、軸承、軌道交通和制冷設備等行業占據全國領先位置。2023年,大連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22年增長12.0%,其中高端技術制造業增長30.3%。大連的進口核心產品為能源和原材料,出口核心產品為農產品,機電、石化與耐火材料產品,船舶與大宗商品等。
1.3 戰略規劃對接
遠東地區是俄羅斯重要的農產區、礦產區、石油及天然氣產區,對俄羅斯的未來發展及在多極化世界中的戰略地位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俄羅斯于 2009 年出臺《2025 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012 年提出 “向東看” 戰略。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后,俄羅斯進一步推進 “向東看” 戰略,加快遠東開發的頂層設計、制度保障及政策扶持,逐步將遠東地區列為國家發展重點區域。2015 年起,俄政府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東方經濟論壇,重點吸引亞洲國家資本投入。此后,通過設立 18 個 “跨越式發展區” 及 “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等特殊政策配套,為投資者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資助、稅收優惠及行政服務。2022 年俄烏沖突爆發后,為應對西方制裁與封鎖,俄羅斯提出 “向東轉” 戰略,積極向東、向南拓展合作伙伴。2023 年,出臺《2025 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國家規劃》。2024 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中明確表示,遠東是俄羅斯整個 21 世紀的戰略優先事項,“向東看” 戰略已成定局,并從基礎設施改善、能源開發、學校教育、人才引進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遠東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
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向北開放的戰略前沿,在深化東北亞區域合作、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中國高度重視東北全面振興,2012 年國務院批復東北振興 “十二五” 規劃;201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2018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從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新動能、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 “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202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部署,明確了實現東北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創新路徑。大連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對外開放前沿,在東北振興戰略中具有關鍵作用。在中俄兩國政府高度重視且戰略對接高效推進的背景下,新時代大連拓展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具備了堅實的戰略支撐。
2 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的實踐與探索
2.1 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通過查詢大連海關數據,未直接獲取大連市對俄羅斯進出口貿易額數據的具體數據,因此我們統計了遼寧省對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情況。2018年—2024年9月,遼寧省對俄羅斯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269.9億元、238.3億元、286.6億元、359.1億元、549.0億元、258.6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4.0%、-11.7%、31.2%、25.2%、53.0%、-33.3%。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11個月,遼寧省對俄羅斯進出口總額為507.5億元,比2022年同期增長58.6%。其中,進口總額376.4億元,同比增長70.1%;出口總額131億元,同比增長33%,創下近幾年遼寧省對俄進出口貿易額新高??傮w來看,遼寧省對俄貿易規模呈現持續擴大趨勢。
2.2 貿易保障機制日益完善
中俄貿易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制度保障。為加速雙邊經貿往來,兩國持續優化相關優惠政策與便利化措施。作為全國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大連以深化改革、惠企利民為導向,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口岸營商環境,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并制定了《2024 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措施》。該《措施》圍繞 “提效率、促便利、強智慧、升滿意” 四大方向,推出 35 項改革提升舉措,重點覆蓋六大領域:創新提高進出口全鏈條貨物通關效率;優化外貿新動能產業的貿易便利化環境;大力支持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融合發展;賦能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升級;協同規范并降低進出口環節稅費;改進提升企業及社會公眾的獲得感與滿意度[2]。為支持企業平穩發展、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大連市商務局聯合相關部門于 2025 年制定《大連市關于穩外貿的若干措施》,從企業綜合服務、國際市場開拓、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金融支持、對外投資五個維度,為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3]。此外,大連積極推動對俄農業貿易合作,通過組織中俄農產品進出口對接活動、搭建農產品出口平臺等舉措,強化雙邊農業領域合作[4]。為營造優質營商環境、保障中俄冷凍水產品貿易更好服務國內市場,大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推出多項便利措施,以作業流程的 “減法” 換取通關效率的 “乘法”,優化通關流程,切實提高通關效率[5]。
2.3 自貿區建設持續推進
2017 年 4 月 10 日,作為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主體區域的大連片區,在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正式掛牌運營。大連片區涵蓋大連保稅區、大連出口加工區及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掛牌以來,大連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聚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連自貿片區在產業基礎、物流通道等方面與俄羅斯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格局,經貿合作尤為密切。2024 年 4 月 1 日,俄羅斯出口中心全國首個合作中心入駐大連片區,承擔中俄企業商務對接、人文合作、會議會展對接、外貿業務對接、各類簽證辦理及資質證咨詢等業務,旨在搭建中俄企業深度合作的橋梁,助力中俄經貿往來,吸引俄羅斯企業在連投資[6]。同年,大連片區推出《2024 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舉措》[7],圍繞政務環境、投資環境、發展環境、監管環境、保障環境五個維度,推出 30 項具體舉措,著力打造便捷高效、開放便利、充滿活力、包容審慎、公正有序的營商環境。2025 年,大連自貿片區接續出臺《2025 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舉措》[8],同樣聚焦上述五個環境維度,以 30 條惠企舉措推動片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此次行動舉措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更注重打造產業發展環境,圍繞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大宗商品國際貿易、港航物流等特色優勢產業全鏈條發展,全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二是更注重打造創新發展環境,圍繞政務服務、監管執法、人才服務、外貿服務等推出創新舉措,持續激發企業增長活力;三是更注重企業發展全要素服務,圍繞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方面全方位深化服務,著力提升企業感受度與滿意度。此外,大連自貿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2024 年大窯灣保稅物流中心(B 型)實現當年謀劃、批復、建成并通過現場驗收;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同年依托 “保稅 + 口岸” 獨特功能優勢,積極拓展大宗商品新業態,打通 “9810 + 海外選品中心” 新模式,為傳統企業向跨境電商出口轉型提供一站式精準服務。
3 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面臨的挑戰
3.1 體制機制挑戰
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面臨在體制機制層面的挑戰。第一,大連市民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主要受制于市場化機制的不完善。由于缺乏富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大連在拓展對俄貿易時難以形成有效的市場驅動,從而制約了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釋放和貿易促進作用的發揮。第二,大連市場經濟發展相對不足,市場觀念相對滯后,監管體系運行效率有待提高,執法工作剛性不足,同時在特定領域仍存在準入壁壘與競爭環境不公平等現象,制約了市場活力的釋放。第三,大連在制度建設、法治建設和政府規制效能等方面尚未形成暢達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流通網絡,導致實體經濟的交易成本較高,制約了經濟運行效率與內生增長動力的形成[9]。第四,大連缺乏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傳統產業結構固化,轉型升級緩慢,區域發展面臨比較優勢不突出、城際經濟互動不足的雙重制約。第五,風險保障機制不完善,缺乏專門針對俄羅斯市場的雙邊經貿風險預警機制,對俄方政策突變的快速反應能力薄弱。
3.2 產業結構與貿易挑戰
大連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從大連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22 年大連第一、二、三產業占 GDP 的比重分別為 6.7%、44%、49.3%,同比增速依次為 3.2%、4.5%、3.7%。同期,全國第一、二、三產業占比分別為 7.3%、39.9%、52.8%。盡管大連工業占比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仍需在以下方面持續優化:第一,產業結構有待升級。作為國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和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大連在石化、大型船舶、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等領域培育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然而,這些傳統支柱產業面臨技術創新瓶頸,產品精細化程度不足,與俄羅斯在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及現代農業等領域的貿易合作仍需深化。第二,貿易主體結構需進一步優化。大連對俄貿易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截至 2024 年 4 月,大連自貿片區對俄經貿企業已達 110 余家,2023 年實現對俄進出口額約 126 億元,約占大連市對俄進出口總額的 1/4 [8]。但民營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實力偏弱、抗風險能力不足,對俄投資大型項目的意愿和能力有限,這容易導致在大型出口貿易項目中競爭力不足,同時制約進口貿易的活力,亟待調整改善。第三,產品結構亟須完善。據大連市統計局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大連市出口機電產品 308.3 億元,占出口總值的 60.3%;農產品出口 54.7 億元,集成電路出口 46.5 億元,船舶出口 24.6 億元。整體來看,大連出口產品仍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利潤率較低,而新能源汽車、精密儀器等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偏低,國際競爭力較弱。從進口端來看,大連從俄羅斯進口的產品以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為主,在能源化工、木材家具等領域的深加工合作產業鏈延伸不足,本地增值率較低。
3.3 物流基礎設施挑戰
俄羅斯地區,尤其是遠東地區口岸和配套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影響了大連與俄羅斯經貿貨物和服務的流通效率,增加了交易成本。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交通基礎設施存在短板。作為主要運輸通道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力已接近飽和(遠東段利用率超過85%),導致大連貨物經滿洲里或綏芬河口岸運輸時常遭遇延誤。第二,港口設施銜接不暢。遠東地區主要港口因水深不足,無法滿足大連大型集裝箱船的直接靠泊需求。另外,該地區專業化碼頭建設不足,冷鏈等特種碼頭存在巨大缺口,直接制約了大連優質水產品對俄出口。第三,現代物流體系存在缺陷。多式聯運占比不足,中俄鐵路軌距差異導致邊境換裝耗費時間。此外,遠東地區倉儲設施現代化程度低、信息化率較低,這會提升大連出口商品(特別是農產品)損耗率。
3.4 配套服務挑戰
配套服務支撐不足,制約了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的步伐。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金融與結算存在多重障礙,制約對俄貿易發展。企業融資成本偏高,融資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性貸款覆蓋范圍有限,針對對俄貿易的專項貸款額度較低,且缺乏應收賬款融資、中長期項目貸等適配產品。此外,受西方制裁影響,俄羅斯主要銀行被排除在 SWIFT 系統之外,導致大連金融機構與俄方銀行的對接渠道受限,企業不得不通過第三方銀行進行中轉結算。目前,大連與俄羅斯的雙邊結算仍高度依賴美元、歐元中轉或第三方離岸賬戶,本幣結算推廣進程緩慢,既增加了匯兌成本,又提高了合規風險。同時,支付與保險領域存在短板:大連與俄羅斯的跨境支付系統對接滯后,出口信用保險對俄承保覆蓋率較低,致使中小企業在對俄訂單履約過程中面臨較大風險敞口。第二,專業服務平臺存在短缺。大連本地專業化對俄貿易服務平臺尚不完善,尤其缺乏精通俄羅斯商法、稅務及跨境合規的全鏈條服務機構,導致中小企業在獲取俄方市場需求、政策信息時存在滯后性。第三,復合型人才儲備匱乏。大連高校的俄語專業偏重語言文學領域培養,精通俄語且熟悉外貿、通曉法律的復合型人才供給不足,使得企業在組建對俄業務團隊時面臨 “懂語言者不懂規則,懂規則者不通語言” 的困境。此外,中俄雙方存在認知層面的障礙:中方企業普遍缺乏俄羅斯商務文化相關培訓,而俄羅斯民間對與中國開展區域合作存在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落地效率。
4 大連拓展對俄經貿合作的建議
4.1 深化對俄經貿合作體制機制改革
第一,完善政策扶持機制。通過精準施策提升企業競爭力:對大型企業提供專項資金保障,增強其拓展重大貿易項目的實力;對中小企業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釋放發展活力,推動其實現轉型升級。第二,發揮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大連對俄經貿合作主體目前多為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企業競爭力較弱,面臨融資困難等挑戰。因此,需堅持政府積極引導,提供政策優惠、拓寬融資渠道、優化信息平臺,鼓勵企業開展對俄貿易。同時,加強制度創新以釋放政策紅利,加大對俄貿易主體培育力度,提升企業參與對俄貿易的積極性,推動企業創新升級,為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形成企業集聚效應。第三,完善制度與法治建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重點構建 “三流一體” 高效流通體系:在人才流動方面,實施高端人才引進補貼政策;在物流方面,搭建東北亞多式聯運智慧平臺,整合港口、鐵路、公路數據實現智能調度;在信息流方面,推動海關、稅務、交通等跨部門數據互通,打造 “一網通辦” 跨境貿易服務體系,系統性降低實體經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第四,構建區域協同治理新機制,建設開放型經濟網絡。加強與沈陽、哈爾濱、綏芬河等城市的聯動,促進傳統產業動態升級。第五,完善風險保障機制。設立對俄貿易風險補償基金,優化合規管理體系;建立專業化風險評估體系,通過合作組建對俄跨境投資風險評估機構,為大連拓展對俄跨境投資提供風險評估報告,助力企業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
4.2 開拓對俄經貿合作新領域
對接俄羅斯遠東 “國際超前發展區”,打造自貿區產業集群,開拓對俄經貿合作新領域。第一,深化傳統能源領域合作?;谑袌鰴C制開展油氣、煤炭、電力等能源領域合作,推進大連與俄羅斯企業落實大型能源項目。第二,拓展新能源與前沿領域合作。聚焦可再生能源、氫能和碳市場等前景領域,推動中俄技術協同與產業聯動,促進大連碳排放權交易所與俄羅斯 “生態標準” 碳交易平臺對接。第三,深化服務貿易合作。推動中俄法律、會計、咨詢等專業服務互認,支持大連服務機構在遠東設立分支機構,搭建 “大連—遠東” 跨境物流信息平臺,實現海運、鐵路、公路多式聯運數據互通。第四,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建設跨境電商平臺,支持大連企業入駐俄羅斯 Wildberries、Ozon 等電商平臺,設立 “大連商品專區”;打造對俄跨境電商直播基地,推廣大連海產品、裝備制造零部件等高需求商品。發展數字支付與結算,推動人民幣—盧布直接結算試點,降低匯率風險;鼓勵大連金融機構與俄羅斯銀行合作,提供跨境支付便利化服務。第五,強化數字經濟合作。加強大連與俄羅斯數字基礎設施互聯,深化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合作,推動大連工業互聯網平臺與俄羅斯制造業對接,提供遠程運維服務。第六,推動可持續發展合作。深化大連與俄羅斯綠色能源和低碳技術合作,助力大連新能源裝備出口,探索中俄碳市場聯動機制,支持大連企業參與俄羅斯碳匯項目;加強兩地生態環保合作,推動大連環保企業參與遠東地區固廢處理、水污染治理。第七,加強造船業、汽車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冶金業、化工業等領域技術和生產合作,擴大工業產品貿易往來。深化新能源汽車技術合作,利用俄羅斯 “平行進口” 政策,擴大大連汽車零部件對俄出口;加強高端機床和機器人等裝備制造業合作,聯合開發生物可降解材料,拓展綠色化工市場。第八,充分挖掘農業合作潛力,推動大連與俄羅斯農產品市場雙向開放,提升大豆及其加工品、水產品、糧食、果蔬及其他農食產品貿易水平;深化農業投資合作,探索在俄遠東等地共建農業合作示范園區,支持企業投資遠東種植業和食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
4.3 加強對俄經貿合作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穩定、暢通、可持續發展的海陸空聯運交通物流走廊。加速對接“冰上絲綢之路”,共同開發北極航道,打造北極航線重要節點,利用夏季窗口期開通大連至摩爾曼斯克、大連至圣彼得堡的北極航線集裝箱班輪,建設專業化極地航運保障中心,配套破冰船補給和冷鏈倉儲設施。加強大連港口岸、旅順港口岸、長興島港口岸、莊河港口岸和周水子國際機場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在俄羅斯遠東港口投資建設專屬碼頭和換裝區,實現“港口互換”模式;發展大連到俄羅斯城市直達或中轉鐵路運輸線路,提升大連至俄羅斯中歐班列的通關效率與運力水平,確保貨物運輸安全高效;加快發展航空運輸,支持大連與俄羅斯航空企業依法依規拓展航線網絡,實現更廣泛區域覆蓋;升級“遼滿歐”海鐵聯運大動脈,拓展“遼海歐”北極新通道,深度對接俄羅斯遠東“濱海1號”“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另外,發展智慧物流服務,建設大連-俄羅斯跨境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一單制”全程可視化追蹤。發展跨境冷鏈物流,針對俄羅斯對海鮮、農產品的需求,建設專業化冷鏈倉儲設施,推動大連成為對俄冷鏈物流中轉基地。
4.4 提升對俄經貿合作服務水平
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跨境金融、專業平臺、人才儲備等配套服務水平,為對俄經貿合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保障。第一,提升金融與投資便利化水平。完善大連對俄貿易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暢通經營主體結算渠道,優化本幣結算服務,設立對俄貿易外匯服務專門窗口,設立對俄貿易專項信貸,優化跨境支付體系,接入俄羅斯主流支付系統,推動建立大連和俄羅斯銀行業與保險業監管協同機制,保障雙向設立的銀行及保險機構合規經營,促進跨境金融投資便利化。第二,建設綜合服務平臺。通過舉辦博覽會、展銷會等,搭建同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增進彼此交流。利用大連自貿片區政策,搭建面向俄羅斯跨境電商平臺,整合支付、物流、通關等服務。成立大連對俄經貿企業服務中心,提供法律、認證、簽證、稅務等“一站式”服務,吸引俄羅斯企業落戶大連。第三,加大對俄經貿人才培育力度。引進與培育精通俄語、懂外貿、通法律的復合型俄語人才,加大對本地高校俄語學科的支持力度,增設“俄語+”復合專業,著力培養對俄經貿應用型創新人才。加強大連與俄羅斯高??蒲泻献?,開展學生互換、教師互訪等合作。推動領軍企業與大連俄語專業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創新“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第四,加強大連與俄羅斯的人文交流,積極開展大連與俄羅斯的文化交流活動,通過舉辦各類文化展覽活動,破除文化壁壘,增進彼此了解,促進思想交流,加強民心相通。
參考文獻
熊啟躍,王寧遠.俄烏沖突與西方制裁下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特征、影響與啟示[J].俄羅斯研究,2024(4):111-147.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大連2024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措施》的通知[EB/OL].https://www.dl.gov.cn/art/2024/5/23/art_851_2330844.html.2025-01-08.
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市關于穩外貿的若干措施》出臺[EB/OL].https://www.dl.gov.cn/art/2025/5/1/art_1185_2437938.html.2025-05-02.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大連]共建“一帶一路”擴大農業領域合作[EB/OL]. 2024-11-22,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112211071745567/.
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口岸高效措施助力中俄水產品貿易[EB/OL].https://www.dl.gov.cn/art/2024/11/10/art_1185_2356526.html. 2025-02-17.
大連保稅區管委會.俄羅斯出口中心全國首個合作中心入駐大連自貿片區[EB/OL].https://www.dlftz.gov.cn/news/view_274540.html#main.2025-02-18.
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自貿片區推出惠企政策“30條”[EB/OL].(2024-03-15)[].https://www.dl.gov.cn/art/2024/3/15/art_7545_ 2319145.html.
大連日報.大連自貿片區30條惠企舉措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EB/OL].https://www.dldj.gov.cn/art/2025/2/13/art_9275_2405578.html. 2025-02-20.
余淼杰,徐睿迪.中俄跨境次區域合作助力東北全面振興:機遇、挑戰與對策[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