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各族人民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任務。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能夠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社會共識、團結共識、思想共識、政治共識和前行共識。
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要素。提升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感不僅能夠增強全社會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國家歸屬感,還能進一步推動全國各族人民凝聚牢固的社會共識。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前提,是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和國家富強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中國各民族通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近代各民族共同抵御西方列強的侵略,始終捍衛和維護祖國統一;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形成了全社會共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
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為實現社會和諧提供了堅實基礎,更有利于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的團結共識。從古代的共同祖先傳說到近現代的抵御外族侵略的歷史記憶,這不僅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更是對中華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真實寫照和在困境中團結拼搏的共同記憶。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不僅是一種血緣上的聯系,更是一種意識和情感上的深層次認同。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通過對共同文化、歷史和語言的認同,能夠增強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形成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內在基因和永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和精神追求。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不僅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思想共識。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精神動力,能夠促進各民族之間繁榮發展,形成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局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強大的政治共識,可以使全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夠不斷實現各族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了各族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凝聚全國人民的政治共識,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邁向新的高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可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前行的共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踐性,使其能夠有效指導中國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使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得到鞏固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表達了黨領導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決心,為全國各族人民指明了奮斗方向。
新時代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能夠從根本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因此,要不斷增進“五個高度認同”,切實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共識,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作者單位:1.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穆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