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創新體系,繼續以WBS推動各類創新項目高效實施和過程管控,激活企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創新引擎,為創新項目的實施和體系的持續改進提供了可延伸、可擴展的堅實基礎平臺。
創新項目管理體系建立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出全面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指明了方向。傳統發電企業中技術、管理、質量創新,QC、創新創效等活動分別歸口多個職能部室,按照職責范圍部室各自為陣,基層一線創新意愿不強,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缺少協同創新機制集中資源攻關。面對電力市場不利因素增多,轉型發展、安全生產多方面困難疊加的內外困局,構建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企業創新項目管理體系,合理分配資源、協同作戰,是企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基于任務分解法,做好體系策劃
(一)體系結構框架策劃
構建企業創新項目管理體系,目的是實現科學合理地分配創新資源,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體系構建需以系統性思維識別、分析體系涉及的各類業務的創新方向,以及體系覆蓋范圍、邊界和必要的協同創新機制,以及各類創新項目實施與管控等具體事項和預期目標。任務分解法(以下簡稱WBS)源于項目管理,即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將項目按一定的原則分解,項目分解成任務,任務再分解成一項項工作,再把一項項工作分配到人的日常活動中,即:項目→任務→工作→活動。企業運用WBS將體系構建工作分解為前期準備、體系框架、建立共享平臺、創新項目立項、實施、持續改進六大任務,并按照分解原則進一步“拆解”細化,直至可以直接指導體系構建的具體工作包。通過WBS分解,用直觀的樹形層次結構圖,展現體系構建與項目實施的全貌和關鍵路徑,據此能夠構建目的明確,企業技術、質量、管理等各類創新對象和方向清晰的,橫到邊縱到底協同發力的企業創新項目管理體系。
(二)建立協同創新工作機制
為確保體系中的所有創新項目從立項到實施到驗收評估的全過程,按照系統化管理、過程化跟蹤、高效化推進,需配套建立協同創新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定期督辦機制。以創新項目的WBS分解結構為抓手,實施過程化跟蹤機制,定期通報項目進度,對進展緩慢的任務以提醒、督辦等形式進行推進。二是建立難點突破機制。按照項目的進度組織推進會,針對項目中的重點任務和難點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確保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三是建立考核評估機制。將日常項目督查、任務進度、經驗推廣、成果轉化等情況納入創新激勵考核范圍,調高創新成果在工作業績評定中的比重和優先級,確保創新項目科學規劃、高效實施。

三、圍繞業務鏈部署創新鏈,搭建創新體系
(一)煤機業務鏈
煤電機組“靈活性、經濟性、可靠性”不足,機組供熱靈活性、調峰調頻靈活性差,汽機通流部件、鍋爐效率、輔機耗能等能效降低,在電力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現貨市場下,機組運行安全直接與收益、考核掛鉤,機組非停、設備原因降出力、未按計劃并網等設備異常,都將導致“真金白銀”的考核。煤機要獲得競爭優勢,必須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緊跟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升級和改造設備,提高煤機效率和可靠性。
(二)燃機業務鏈
燃機啟停靈活、負荷響應迅速,在新能源高比例接入與電網調節能力不足的矛盾中突顯優勢,為燃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在燃機商運方面,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實現燃機智慧運營,突破燃機核心零部件存在的技術壁壘,找準電網高價窗口、算清燃機發電成本、實現精準日內啟停,克服電網調度、氣網調度的時滯矛盾,確保燃機穩定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三)新能源業務鏈
在可預見的未來,新能源發展仍將長期處于發展的“政策紅利期”,新能源已成為電力行業迭代升級的“基本途徑”。新能源領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發電企業要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必須前瞻探索新產業領域,積極對接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在氫能、儲能、海洋能、虛擬電廣等領域緊跟時代步伐,以科技賦能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
(四)融合三大業務鏈的創新項目管理體系
圍繞煤機、燃機、新能源發電三大主要業務鏈條,著力于煤機能效提升,燃機智慧運營,新能源產業布局,全面部署創新鏈,構建以科技創新為主體,涵蓋戰略決策、業務運營、資源保障、支持服務監督業務系統,企業技術、質量、管理創新,以及QC、精益、五小等創新創效活動為一體的創新項目管理體系。體系對各類創新對象和創新方法予以界定和明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管理創新激發企業自身潛力,既對重點專項項目進行重點扶持、聚焦突破,也鼓勵小改小革微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形成企業新質生產力。
四、繪制WBS分解路線圖,掛圖作戰推進創新項目
(一)全方位梳理立項
依托創新項目管理體系,圍繞三大業務鏈條,結合企業“十四五”規劃,全面梳理業務,征集各類創新項目。立項課題不僅包括重要設備的技術革新、組織流程優化、方法手段的創新,也不排除某些專項工具的細小改進,旨在通過創新加快補短板、固底板、鍛長板。企業創新領導小組對申報的各類創新立項進行審批把關,根據項目內容按照創新性質和范圍進行必要的調整,確保立項課題有質有量。
(二)運用WBS全面推進創新項目實施
創新項目團隊從繪制WBS分解圖作為項目實施的起點,通過WBS樹形層次結構圖理清整個項目結構,了解項目全貌,找到切入點統籌整個項目所需的人力、時間、成本。項目分解可以借助成熟的軟件,也可用Excel進行分解。項目分解越詳細,項目計劃、調度和資源分配越易于管控,成功的分解圖即是指導完成整個創新項目的路線圖,管理者據此進行項目管控,項目組成員能清晰了解各自的責任,資源按照任務需求進行合理分配,風險和潛在問題得到提前識別并予以解決,以結果導向和關鍵路徑推進項目科學部署和有效執行。企業基于體系運轉和WBS工具運用,在鍋爐水冷壁在線智能檢測、電熱優化創新、廠界噪音防治、多維查評信息系統開發等創新項目中取得實效,各類創新項目的實施,為公司圓滿完成全年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研發投入同比提高3.38個百分點,在各級成果發布競賽中,獎項數量質量同比均有了大幅提升,企業內部形成上下協同發力的創新合力,企業科技創新力、競爭力持續提升。
五、建立信息平臺,共享創新資源
為讓更多的企業員工參與到創新中,企業建立開放共享的信息平臺,讓企業員工有掌握創新方法的途徑。信息平臺涵蓋與企業相關的國行標更新出版動態,質量管理理論和工具運用,企業歷年來各類創新立項和獲獎成果、落地轉化信息,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先進科技成果,以及正在開展的各項創新項目的WBS動態信息。為員工提供渠道了解企業面臨的難點、需求、創新動態信息和相關技術,讓員工了解創新、想創新、會創新,激活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六、持續改善提升,注重項目和體系雙評估
創新項目具有過程與結果的雙重內涵,對于項目的評估一是在實施過程中,依托WBS分解結構,對創新項目的目標、內容、方法、實施計劃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和評估,以確定創新項目是否可行、可持續,并給予改進和優化的建議。二是在項目驗收和穩定投用一段時期后,組織創新團隊對項目結果和WBS分解質量進行評價和總結,以促進創新團隊和成員開展新一輪更高層次的創新。對體系的評估是根據企業內、外需求變化,對體系及其運作情況開展定期分析、總結,對項目的實施和監管方法進行修正、完善,兼顧企業內部資源、能力和外部環境,提出持續改進意見。
依托以科技創新為主體的企業創新項目管理體系和創新項目WBS運用,發電企業逐步實現由單一煤電向煤、氣、新能源互補的產業鏈延伸,自主創新、轉型發展取得成效的同時,創新人才隊伍也得到蓬勃發展,每一個創新項目、成果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集體的成長過程,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綜合素質、創效能力在創新實踐中隨之提升。
七、結語
在企業創新項目管理體系運作中,隨著各種變化因素,企業還需持續關注和廣泛收集專業技術情報資料和科技動態情報,充分利用有關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的技術優勢,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技術合作與交流,產、學、研相結合推動科技創新,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經濟技術指標水平,促進產業升級。
(作者單位: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