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人正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一陣“吱吱”聲,我和爸爸對視一眼,便像做賊似的踮著腳尖往廚房挪動。借著手機電筒的微光,我們看見櫥柜下有一團灰褐色的影子——它正蹲在菜籃子旁,啃得菜葉碎屑紛飛。這場景瞬間讓一場“人鼠大戰”拉開帷幕。
我們先在捕鼠籠里塞滿香噴噴的臘肉和花生米,誰知這家伙一次也沒觸碰過籠子的機關。看著空空如也的誘餌,我氣得直跺腳:“這老鼠怕是成精了!”一計不成,再來一計。客廳、廚房、臥室,凡是老鼠可能出沒的地方,都鋪滿了粘鼠板。可第二天早上,不僅沒抓到老鼠,反而粘住了媽媽的拖鞋。
眼看老鼠如此囂張,我們決定地毯式搜索,沙發底下、衣柜后面、冰箱縫隙,連天花板的通風口都沒放過。突然,衣柜里傳來“吱吱”聲,爸爸猛地拉開柜門,那只老鼠“嗖”地躥了出來。媽媽眼疾手快,揮舞著拖鞋窮追不舍,爸爸拿著雞毛撣子“圍堵”,我則大聲喊著“在這兒!在這兒!”。老鼠一會兒躲進桌底,一會兒又躥上窗臺,把客廳的綠蘿碰得東倒西歪……
半小時后,“啪”的一聲悶響,這只橫行霸道的老鼠終于躺倒在媽媽的拖鞋下……
本以為這場鬧劇就此畫上句號,沒想到當晚正準備睡覺時,天花板上突然又傳來熟悉的“吱吱”聲。我們齊刷刷仰起頭……
唉,這場人鼠大戰,怕是遠遠沒有結束……
老師小評
習作按照“發現老鼠——誘捕失敗——地毯式搜索——激烈圍堵——暫時勝利——再遇挑戰”的順序層層遞進,尤其是追逐戰中對全家人不同動作的描寫,緊張感與喜劇效果并存,讓人仿佛置身現場。
【作者系浙江海寧市菁語學校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黃舜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