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燈光,木質的棋盤,差不多承載了我的整個童年。
小時候與爺爺的較量就在那個木質棋盤上。那時,爺爺的鬢角還沒有全霜,臉上皺紋也沒有如今這么深,隱約能看到壯年的痕跡。
車、馬、炮…一枚枚帶有歲月印記的象棋,仿佛我手下的士兵,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不停下達命令:進攻,進攻!
我驅車直入爺爺的陣地,又不斷策馬奔騰,沉迷于“嗒嗒”的吃子聲中。這里吃一個兵,那里吃一個相,不時向爺爺擠眉弄眼,以展現無比的自豪。爺爺笑了笑,不說話。
然而,當我在前陣廝殺正歡時,爺爺的棋如同一把利劍刺入我方腹地,一車、一馬,卻宛如萬馬奔騰過楚河,千車并驅越漢界,直搗將營。縱使我抽兵回防,卻已無力回天,被“兵”戈鐵馬無情斬落將旗。
爺爺臉上并沒有勝利的喜悅,只是一如既往地勸告我:“孫子啊,你不能每次只想著吃別人的棋…\"奶奶這時便會出來打圓場:“這老頭,一把年紀了還要跟孫子爭強好勝!”我那時也聰明過了頭,總認為下棋不過是把別人的棋子吃了就好了嘛,這次不過運氣差點罷了。爺爺真壞,下贏了棋還要嘲笑我!
而今細想,那時我一味吃爺爺的棋,最終失掉了所有。爺爺即使損失了很多“大棋”,卻依然能步步誘我深人,最終一擊致命。
小小的棋局,讓我懂得了勝利并不是依靠表面的獲得,而是另一面一有所舍才有所得。
有道是,人生如棋。在后來的成長中,我謹記著爺爺的教誨,盡管當時的我認為那是一種嘲笑。為了學業,我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爺爺奶奶,無法與爺爺下棋,卻如在下一盤人生的大棋。
當再次見到爺爺時,我愕然發現他的頭發全白了,鬢角的皺紋如同溝壑般交錯。記憶中的爺爺,可不是這般蒼老,我有些難過。爺爺走過來,拍拍我的肩:“孫子啊,你要好好學習,爺爺為你驕傲!”
思緒如同一根線,全部串起來了,爺爺當年的棋局,當年的“嘲笑”,不過是在教導我人生的道理。小小的棋局,遠不止幾個棋子那么簡單,爺爺的話也根本不是在嘲笑。我抬起頭,看著被歲月擊中的爺爺,陷入了沉思。
在這幾年里,我確實懂得了“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也確實收獲了優異的成績,然而在這種“得”中,是否又失去了什么?或者說,一局棋,重要的僅僅是輸贏嗎?
老師評
中學生寫“親情”話題或“童年”話題的作文,一忌貼標簽,二忌矯情或濫情。作者不僅很好地規避了這兩點,并且做到場景畫面的描寫,讓棋盤上的“廝殺”場景與爺爺看似“嘲笑”實則飽含深意的教誨,顯得非常動人。文章由棋局聯想到人生,將“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在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中娓娓道來,顯得非常真切。
結尾處再次回到與爺爺重逢的場景,引發對“舍與得”的深刻思考,升華主題。總之,作者通過質樸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帶領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與成長的感悟。
我沉默了…
(指導教師:師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