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是弘揚社會正氣、傳播科學真理、追求真善美的踐行者和示范者;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育學生素養品格、筑牢學生精神之基、系好中學生“人生第一??圩印钡年P鍵引路人。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生活技能,在待人接物中提高明辨是非曲直,區分善惡美丑的能力,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做“真”的追尋者
“學為人師,行為示范?!苯處焸鞯朗跇I解惑,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一定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遵循,基于客觀事實,按照國家課程教材要求,尊重歷史、求真務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是傳播真理、探尋真理、踐行真理的主力軍,讓中華文明賡續發展,培養一批批有夢想、有追求、有知識、有道德的青年才俊。堅持修德立學,以嚴謹、嚴肅、嚴格的治學態度引導學生尊重、熱愛知識和真理,教育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立志報效國家和社會。
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教師要具備辯證唯物主義思維,科學的教育理念,扎實的專業本領和廣博的學識。杜絕世俗諂媚,不做弄虛作假之事,不搞歪門邪道,以真誠坦蕩的胸懷、表里如一的品格和嚴謹篤實的作風給學生樹立榜樣。
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睂W生獲得真知灼見,思想得到熏陶,關鍵在教師以真本領和高品格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在師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專心致志地求知問學,在課堂和實踐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把所學知識武裝到頭腦,取法乎上,實踐于自己的行動。教師只有身正學高、嚴于律己,才有能力和魅力教育學生;只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感動、打動學生,用示范引領帶動學生。因此教師政治站位要高,學生情懷要深,思維品質要新,教育視野要廣,自律意識要強,人格作風要正。教師只有自己有理想、有信仰,才能以高尚的學術品格、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感染、影響、成就學生。
做“善”的踐行者
“立業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睆V大教師要以德立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播撒愛的種子,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德施教,讓道德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師要幫助學生定航掌舵,把握好人生的成長方向。通過真心、真情、真誠拉近師生距離,用善行義舉滋潤學生心田,形成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做弘揚社會正能量,傳遞社會正能量的模范帶頭者。
教師要有仁愛之心,以學生為本,用飽滿的熱情,豐富的情感,耐心的關懷,有溫度的教學,熏陶感化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在和學生相處、與他人交往時,要以誠待人、為人正直,不做“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人”。在處理班級事務中公平公正、仁慈相濟,給學生樹立光明磊落、心胸坦蕩的正面形象。
做“美”的追求者
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向師性,教師的言行舉止、外在形象和心靈品質對學生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美的教育沁人心脾,帶給學生心理上的舒適,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呈現陽光向上的心態。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并不僅是美術教師的職責,任何一個學科的教師都要盡力讓課堂呈現美感,讓學生享受、陶醉、沉浸于課堂。美育可以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陶冶學生思想道德情操,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喚醒學生童真、智慧的心靈。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相處時,要善于發現美,引導學生欣賞他人之美,以包容和開放的心態看待他人的優點和自己的閃光點,賞識他人創造的美感,并能夠給他人帶來美的感受。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品位,把控關鍵細節,展現給學生精致、高尚的美感沖擊,用得體的舉止、高雅的言行和高尚的情操滋潤學生心扉。塑造學生美好心靈,以美育人、啟迪心智,涵養學生人格,塑造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情操。充分發揮美育雕琢人的外形、內心、精神和靈魂的作用,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美的向往和美的期待,在陽光下成長,向美而行。
教師要把追求、弘揚真善美作為標尺,不斷提升思想覺悟。這既是作為社會公民道德情操、價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又是教書育人使命的職業操守所在。教師的人文素養和思想品格對學生成長起著潤物無聲的作用。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教師要把弘揚、踐行真善美作為指引學生成長的精神“風向標”,讓學生在崇真、向善、尚美的教育浸潤中不斷滋養。教師良好的修養德行和言談舉止會像春風拂面般喚醒學生心中善的種子,在教師的引領下生根發芽。
(作者單位:汶上縣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