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桌的作業(yè)本上總會有那幾個鮮紅、漂亮的大鉤和一個婉婉挺立、曲折綿延的“優(yōu)\"字。相較下,我的作業(yè),卻千瘡百孔地羅列著紅叉和那連筆的“閱\"字一是“已閱”了?抑或只是“難評”的委婉罷了。如此常見的字,如此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的作業(yè)本和我的生活中。
“這次槐槐又拿班級第一了呢!”“汝汝也是!”在這團圓飯里,似乎只剩我不敢進入這話題,盯著轉(zhuǎn)動于面前的紅膏熗蟹,往年的問成績環(huán)節(jié)早已化作一句“哦,梁梁也不錯”,如紅膏般血紅的成績不是“不 錯”,是對我這些年的“已閱”,嚼在嘴里,倒也算得上咸鮮肥腴。我在那個年紀不理解他人有意無意的忽視,偶有悲傷,卻總覺得無力反抗,也無心反抗,這更是對“已閱”的默認,不愿再改變“安寧”現(xiàn)狀。
在那些日子,我總愛跑去老家的碼頭旁,同爺爺一道出海海釣老一輩說得有理,“釣魚是有癮的”,癮不在魚,在于獨自面對江海,默默的一場對峙和較量,勝負都在一念間,刺激得很。靜倚船舷觀兩岸,與腳下的群魚嬉戲,幾許著光澗水中,魚水相和兩意濃。波浪觸舷即返,層層交錯;咸咸的海風(fēng)吹過,掀起海浪,層層蕩漾。
心中的思緒,攜至山水,看著爺爺大手一揮甩出大網(wǎng),天空中劃過優(yōu)美的弧線,落進水中,漸沉漸隱,不由得使人想到人與自然的共生。當(dāng)我行至山河九州之中,山河九州不會對我用言語評論,也不會用眼傳神、傳情達意,它們總是靜默著在那兒,陪著水 綠得通透、綠得純粹,陪著山 綿延無盡、奇峰疊嶂,耐心地傾聽著我對它們訴說著一切。
看到“落霞與孤騖齊飛”,行到“水窮”之處,我突然明白,山水挺立,終究在鬼斧神工里,成就絕美盛景。從被他人“已閱\"到攀升至主動地“閱讀”,欣賞它們的改變,從普通的河海,到碧綠漂浮,自山坡小丘,至高峰垂云。
覽山河九州,方知閱臻己明法要想他人“閱讀”,則需于“已閱”之后以人為鏡,明得理,臻于遠,不囿于形。
知曉了這樣的方式,我不再迷茫和疑惑。歸途之中,兩岸“一徑奇花爭艷麗,遍階瑤草斗芳榮\"重入眼中,遠處的幾抹亮光和煙雨迷樓也逐漸清晰,每一個我生活中所見的平常事物,都在吸引著我的雙眼,它們也是經(jīng)久地雕琢而成,才能讓我主動來“閱讀”欣賞而并非“已閱”。因此,當(dāng)下的我也將從所覽山河九州中閱出的臻己明法,應(yīng)用于生活種種,改變自身而不怨天尤人,臻遠隨己,來吸引他人的“閱讀”而非“已閱”。
與其“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不如“仰天大笑出門去”,臻己明法閱他人。
指導(dǎo)教師:羅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