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作為人口大省,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多,醫療糾紛頻發。建立醫療糾紛防范化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提高衛生健康治理效能的關鍵。河南已出臺《河南省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條例》《河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等多項政策法規,實施便民就醫系列微改革,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健全患者投訴管理制度,探索醫療糾紛院內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民事訴訟相銜接的制度,初步形成多元醫療糾紛預防化解機制。
但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我省醫療糾紛化解仍面臨諸多難題:一是源頭治理不到位;二是投訴管理工作有待加強;三是省級醫院醫療糾紛調解難;四是醫療損害鑒定機制不完善;五是積案化解不充分。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狠抓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做好醫療糾紛源頭治理。深入推進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強化關鍵環節醫療質量管理。開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和質控中心履職情況專項檢查,督促各級質控中心(組)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發揮中樞作用;構建全流程智能監控體系,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達成精確質量控制;通過評選“百佳病案”和“百差病案”,促進病歷內涵質量提升;選樹先進典型案例,復盤分析警示案例,切實提高醫療質量。
二是健全院內投訴管理制度,落實醫院主體責任。設立病區投訴管理網格員,落實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投訴管理第一責任人責任,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通過臨床科室輪轉、模擬病歷分析、典型案例復盤等提升接訴人員專業素養,推動從“被動滅火”向“主動防御”轉變。加強智慧服務中心便民信息平臺建設,實現醫療投訴快速受理、精準辦理。
三是建立省直醫調委,解決省級醫院醫療糾紛化解難問題。成立省直醫調委,組建由醫學、法律、心理專家組成的專家庫,完善專家參與調解工作機制。優化醫療責任風險金制度,省直醫療機構按照比例繳付醫療責任風險金,補償醫療糾紛后的剩余部分實行“多余滾動,差額補齊”,醫調委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運行保障經費。完善人民調解與司法確認銜接制度,通過暢通銜接程序、統一標準、強化保障等舉措,提升人民調解的法律效力。
四是完善醫學會醫療損害鑒定職能,彌補司法鑒定機構專業性不足短板。出臺《河南省醫療損害鑒定管理辦法》,規范委托、受理、鑒定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拓展醫學會醫療損害鑒定職能,明確收費標準,保障醫療損害鑒定工作有序進行。建立醫學會與司法鑒定機構共同承擔醫療損害鑒定工作機制,統一專家庫、統一專家遴選標準。開展“以案促改”“以案講法”活動,加強典型醫療損害責任案例分析,防止類案重發、問題重犯。
五是堅持與發展“楓橋經驗”,多措并舉化解積案。堅持分類處理,建立健全信訪積案研判機制。遴選典型案例重點督辦,推行領導督辦和掛牌督辦機制。堅持綜合施策,壓實院方積案辦理主體責任。堅持法理兼容,發揮行業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集體智慧和協商優勢,完善府院聯動、警醫協作、評議聽證機制。推行案例復盤機制,探索可復制的積案化解模式。開展三年以上醫療糾紛積案清零行動,確保積案化解工作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