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基層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和有效化解,關系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長治久安。近年來,我省采取得力措施,多策并舉,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有力維護了全省社會大局穩定。
我省作為人口大省,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任務繁重復雜。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尚不順暢;二是矛盾糾紛源頭排查不到位,存在“重處置、輕預防”現象;三是特殊人群管理服務不夠精準;四是問題樓盤和非法集資等突出問題化解處置難度大。
為此,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兩高四著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眾工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堅持黨建引領,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
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小組建在網格上。深化“黨員聯戶”工作法,發揮“黨員中心戶”“黨員志愿者”示范作用,如獲嘉縣的“3533”黨群代表議事制度,發揮黨組織主導作用和群眾主體作用。完善“黨建帶群建”工作機制,通過“紅色議事會”“黨群協商會”等社區社會組織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以黨建“同心圓”凝聚基層治理向心力。
二、強化排查預防,堅持矛盾糾紛源頭治理
堅持“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工作理念,強化主動排查意識,落實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工作機制,確保排查全覆蓋、無盲區。夯實網格化治理基礎,配齊配強專兼職網格員隊伍,將矛盾排查納入網格職責清單。依托“一村(格)一警”機制,增加重點區域、復雜場所巡查頻次,織密隱蔽性矛盾排查網絡。針對外出務工人員群體,關注春節、農忙等關鍵時段,聚焦家庭鄰里、情感糾紛等高發矛盾,強化源頭干預。
三、精準分類施策,提升特殊人群管理水平
扎實做好刑滿釋放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三失一偏”人員、青少年犯罪群體的深度摸排,掌握動態底數,在全省范圍內加快推進強制醫療所建設。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生活關愛和危機干預,實現管理有精度、服務有溫度、風險可防控。
四、關注突出問題,加快化解進度
針對問題樓盤和非法集資突出問題,建立多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排查底數建臺賬。聚焦重點群體精準宣傳,提升群眾識騙防騙能力,做好輿情風險研判,通過多種手段對苗頭性問題及時預警、分類處置。
五、健全聯動機制, 促進多元協同高效運轉
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多方協同的治理格局。依托全省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搭建“一站式”協同平臺,推動公安、法院、民政、信訪等部門力量、網格力量與社會力量有效聯動。完善跨部門常態化會商研判機制,加強基層調解員、網格員數字化培訓,優化線上調解平臺功能,提升矛盾化解智能化水平。充分發揮黨員干部作用,落實黨員“雙報到”制度,強化群團組織聯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凝聚“共商共治共享”的治理合力。
六、培育法治意識,增強社會誠信氛圍
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基層培育“法律明白人”。聚焦高頻糾紛領域和群眾關心熱點問題,綜合運用傳統與新媒體平臺,通過以案釋法、情景劇演出等形式提升普法實效,擴大宣傳覆蓋面。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以文化浸潤培育和諧價值理念,有效引導群眾樹立誠信意識、營造守信光榮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