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安陽,綠潮涌動,滿目蔥籠。從繁華城區到靜謐村落,從廣袤平原到巍峨太行,層層疊翠如浪,處處躍動著生命的韻律。
安陽市地處黃河流域生態廊道關鍵節點,林業在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助推林業高質量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切實需要,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市政協主席易樹學強調。為此,市政協將“助推林業高質量發展”列為年度專題協商議題。
為確保協商富有成效,由市政協副主席秦志軍牽頭,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組成專題調研組,先后深入林州市、龍安區、內黃縣、湯陰縣的國儲林基地、森林鄉村創建點、園林農場等處,實地察看林旅康養、林下經濟、花卉苗木等林業產業運營情況,詳細了解林業發展現狀和難題,并就如何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調研組還召開多場座談會,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歷時兩個月,最終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報告總結了全市林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比外地先進經驗,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林業高質量發展、科學擴綠、多元興綠、高效護綠、林業碳匯、數字林業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前不久,市政協組織召開“加強林業高質量發展,構筑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專題協商會,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季海珍介紹了專題調研情況,與會委員、專家學者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交流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要質效并舉,提升森林功能。”市政協委員崔志勇建議,因地制宜開展森林撫育和林分改造,不斷改善林木品質、優化林分結構,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安陽市政協組織調研組前往湯陰縣宜溝鎮向陽莊村調研林下經濟發展情況」能,實現森林資源健康、可持續發展。

市政協委員郭翠玲認為,要優化樹種結構,推行多樹種、多層次混交種植模式,拓展林農收益渠道,構建布局科學、功能穩定的高效農田防護林體系,實現林業與農業協同發展。
特邀專家張進帥建議實施“一帶兩屏三廊”工程,打造“監測一確權一交易”價值鏈,做大“碳匯 + ”產業矩陣,為安陽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注入“碳動力”。
會議共收到25篇高質量發言材料,8名同志作現場發言,分別就強化林業科技支撐、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林下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意見建議。
市政府副市長高勤科對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認識,全市上下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兩高四著力”,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推動林業各項工作,夯實強市建設綠色基底。要聚焦重點任務,樹立系統思維,把握核心要點,堅持因地制宜,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要細化措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部門協同,強化督導考核,確保政協意見建議及時落實,成果高效轉化。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秦志軍表示,市政協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聚焦“兩高四著力”,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為建設美麗安陽、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政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