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英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壯大新型建材產業鏈,發展新質生產力,近年來,周口市川匯區結合建材產業發展實際,以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模式創新為關鍵、以綠色發展為核心,加速培育建材產業新質生產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努力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實現了綠色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對區域內相關企業的調研,發現全區在壯大新型建材產業鏈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意識不強,原創性產品少,缺乏引領性、創新性企業家。多數建材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智能化改造動力不足。表現為企業自主創新主體意識不強、技術開發后勁不足,產品檔次低,初級產品多,深度加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名優產品少,產品更新換代緩慢,競爭能力相對較弱。
(二)產業鏈不夠完善,產業輻射帶動不足。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不夠,主要集中在門窗、玻璃、家具板材生產等領域,缺少原材料生產、金屬制品加工、五金配件生產等關聯企業。以川匯區建材企業為例:長城門業急需五金配件及其電動工藝等的配套生產企業;歐瑞德智能門窗缺乏電子配套產品研發及生產企業,許多生產環節仍受外部客觀環境制約,從而對產業鏈構建以及產業做強做大帶來不利影響。
(三)部分企業因場地、融資等限制不能滿足擴充產能需求。有些新型建材企業規模較小,部分企業因生產場地不足制約了發展。在川匯區,如秦明玻璃、盛峰裝飾材料、廣昊建材等企業急需擴展廠區面積來滿足日益擴大的產能需求;有的企業因融資困難,造成生產經營資金及項目建設投入不足,嚴重阻礙了發展。
▲ 周口市川匯區政協調研組到河南歐瑞德智能門窗公司實地調研

(四)外部制約因素影響較大。近幾年來,在環保政策趨嚴和雙碳目標推進背景下,建材行業因長期面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壓力,已逐漸成為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同時,與之相關的原料、燃料等供給結構和價格也出現了較大波動,對建材企業生產經營形成脈沖式、連續性影響。另外,市場監管、金融信貸、產業政策等外部環境時有變動,房地產業發生巨變,交織多變的復雜環境、多重因素的疊加也對建材行業產生了較大影響。
(五)中美貿易摩擦加大建材行業結構調整的不確定性。2024年以來,美國多次加征貿易關稅,涉及對美出口建材商品影響范圍和規模史無前例,對建材出口造成了很大影響。除直接貿易所受影響外,建材行業也受到光伏、電子等下游產業的連帶影響,由于這些領域正是近年來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及新興市場培育發展的方向,由此造成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
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
(一)成立新型建材產業鏈發展工作專班,研究國家發展政策和國際貿易形勢、趨勢,研究探討新型建材產業的定位與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定努力方向和實現目標。整合區域內現有新型建材產業產品,如水泥、磚、鋼材、門窗、玻璃、鋼結構產品等,在當地實現建筑“一站式”整體家裝需求;緊隨時代發展,助推高科技裝配式建筑、智能家裝形成集群,實現新型建材產業規模化。
(二)支持企業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新改擴建的智能化、新型化廠家及企業生產線應共享電子科技產品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培育企業技術創新主體,推進新型建材產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升級。幫助企業提升擴大生產規模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水平,增強新型建材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及國內外市場占有率。鼓勵龍頭企業全面采用先進前沿工藝技術裝備,探索打造國家級、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節能典型案例。鼓勵傳統企業實施以數字化、智能化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從部分生產環節向全生產環節進行自動化數字化改造,有序推進企業技術、工藝、管理改進提升,從而實現提質增效。
(三)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科技創新平臺。積極組織有關新型建材加工企業參加“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積極推進校企共建,加強技能培訓,把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引領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深化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努力實現項目與技術對接、知識與產業結合、技術與市場互動、創業與投資共贏。尋求工信、科技等相關部門支持,引導新型建材龍頭企業按照省級研發平臺標準逐步規范升級,重點推動現有省級創新創業平臺提檔升級,爭創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大對企業人員培訓力度,加大獎勵政策宣傳,鼓勵新型建材企業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力爭新增一批專利技術,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優質融資平臺。為進一步推動新型建材產業發展,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持續出臺扶持政策。《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2022一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省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和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材料創新高地和先進材料基地。該計劃強調發展新型建材行業,推動裝配式建筑應用,打造新型玻璃及墻體、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建議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政策實施細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五)對重點建材產業項目建設,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專班、一抓到底”工作機制,繼續實行領導聯系企業制度。引導金融機構與建材企業開展戰略合作,為建材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享受政策性貸款服務。加大新型建材企業項目建設融資力度,提升綜合協調能力,加強政銀企合作,搭建銀企平臺,加大融資工作力度及服務水平。充分發揮“萬人助萬企”工作機制優勢,為解決新型建材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資金困難提供政策保障,實現銀行與企業的共贏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獎補政策,對企業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建立各類研發平臺、引進高層次技術人才等創新舉措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
(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川匯區為例,為促進新型建材企業發展,相繼出臺了《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和《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一系列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治庸問責工作措施,對營商環境優化起到一定積極作用。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細化營商環境考核細則,嚴格督導機制,形成自上而下共同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七)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依托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等創新資源,新布局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強化基礎研究和產業人才培育。圍繞核心產業鏈部署資金鏈,建立新材料產業專項基金,集中優勢資源,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速落地和推廣應用。
(八)新型建材企業間要整合資源,加強溝通配合,由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大力發展共享設備、共享車間,減少投資,節約成本。傳統建材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打造一系列共享平臺,以共享車間為抓手,讓中小企業抱團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升級,助力地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龍頭企業要嘗試建立共享車間,補齊中小企業技術短板。同時,依托搭建的全產業鏈共享平臺,企業還可以共享檢測、銷售等環節,以此實現訂單共享、優勢互補。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最終實現產業鏈共享,協作水平、生產效率、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特色產業集群是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推動共享模式創新,拓展集群共享應用場景,推動共享從關鍵環節向服務和創新延伸,不斷帶動產業集群,提升總體競爭力。
(作者系周口市川匯區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