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內涵豐富且義理深遠,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精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于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引導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個體規劃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促進個體發展的教育活動[2]。
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教育就是對大學生所進行的職業理想、職業目標、職業定向、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將其融入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經過實踐檢驗和歷史選擇而積淀下來的,在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至今仍然發揮著積極作用,且具有傳承價值,能夠提升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能夠助力中華民族更好地走向未來的文化[4。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引導學生修身立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擇業觀、就業觀,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強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
(一)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勞動、生活交往中逐漸積淀而成的,浸潤于人們的職業理想、職業價值觀、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之中[5]。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揮著一定作用。職業價值觀影響著學生對于職業和工作崗位的偏好和選擇,影響著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決斷和發展,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是不可忽視的。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信敬業”“和而不同”“腳踏實地”等思想中汲取養分對將學生培養成為立得正、行得穩的青年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高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二)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
擇業觀、就業觀會影響學生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與就業觀、擇業觀教育相關的智慧精華,是高校加強學生就業觀、擇業觀教育的寶貴資源。汲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信修睦”“勤勞善良”“自強自律”等理念中的智慧,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具有啟發意義,可以幫助學生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科學把握自身發展方向,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努力成為行業人才,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三)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中國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高校要在青年學生的人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不斷錘煉品德修為,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壯麗篇章。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們的人生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生的選擇與發展。面對不同境遇所給出的不同答案,經常會影響人生的歷程。在面對波折與挑戰時,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精神中汲取力量,引導學生克服困難、不斷奮起。在面對順境時,從修身立德思想中汲取營養,引導學生清醒自知、完善自我。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對待自己所處的境況,清晰認識順境和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雙重的,從順境和逆境中挖掘可以供給自己向上向好成長的養分,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四)有助于強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
目前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是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意義較大。然而由于多種原因,部分課程內容教學效果還有待繼續提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結合,一方面可以豐富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的教學資源,促使課程內容更具有吸引力,讓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更充分地走入學生心里;另一方面可以引導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挖掘更多新方式新方法開展教學,例如,可以結合AI、VR和云技術等新方式新方法,提高學生對課程的感興趣程度和參與程度,多維度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此外,除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高校也利用其他不同途徑和平臺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師資培養、校企合作等路徑,有助于強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更好地引導學生規劃好人生路、走好人生路。
(五)有助于學生修身立德
人無德不立,青年大學生要自覺修身立德,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促使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穩、更好。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引導學生修身立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是開展學生教育的寶庫。高校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資源,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有助于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路徑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作用,可以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師資培養、校企合作等路徑。
(一)結合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沃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實效性而言是一項重要舉措。
一方面,高??梢酝ㄟ^線下渠道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對學生成長成才產生重要影響。高校可以建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輔導員工作室,通過工作室平臺凝聚輔導員力量,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教育資源。以成立輔導員理論宣講團、定期開展主題宣講等方式,在校園內營造良好氛圍。
高??梢圆贾谩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題展覽,定期展示不同的主題知識。特別是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人流量較多的場所,可以考慮著重布置展覽,增加展覽曝光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高校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舞臺劇。以舞臺劇為載體,結合學校和學院的發展歷程、行業專家真實經歷等要素,整理出可以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素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舞臺劇中,組織學生、教師、相關專家等人員參與策劃、創作、排練、演出等各個環節。通過一場場生動的舞臺劇表演,吸引學生觀看。策劃、創作、排練、演出、觀演等環節,都是高校對參與學生開展教育的渠道之一,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就業觀、職業價值觀等。
高校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主題訪談中分享。高??梢蚤_展“職業生涯規劃主題分享嘉賓”的線上投票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活動知名度。盡可能依據每期投票結果,邀請學生們希望看到的行業專家、資深教師、優秀校友開展線下主題分享講座,請他們以自身職業發展路徑和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為主題與學生們開展交流互動,在分享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每場分享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思想精華。
高??梢詫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目前許多高校已組織開展過校內職業規劃大賽,且積極選拔學生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高??梢栽谝龑W生參與比賽、輔導比賽主題、打磨比賽內容等過程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通過比賽發揮育人功能。
高??梢詫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歌手大賽。校園歌手大賽是受到學生關注的校園活動,吸引了許多學生參與和討論。高??稍谛@歌手大賽的曲目選擇等環節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鼓勵學生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打造原創歌曲進行現場演繹,深化育人效果。
另一方面,高??梢越Y合線上新媒體平臺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高??梢岳谩拔⑿拧薄拔⒉薄岸兑簟钡榷鄠€線上新媒體平臺,引導學生走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融合的領域。例如,高??梢耘e辦線上主題分享活動,邀請學生們主動分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那些令他們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經典故事,并暢談這些名言警句、經典故事給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帶來的積極影響。此外,高??梢詫⒅腥A傳統文化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作為主題,開展征文比賽、繪畫比賽等線上比賽,促使學生在寫作、繪畫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高校可以依托校慶、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入學教育以及某些特定的節點,在學生對學校宣傳內容關注度較高的時候,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宣傳內容,加強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二)結合社會實踐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強化育人實效。
高??梢詫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志愿服務。在志愿服務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能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志愿服務,同時也是倡導踐行職業道德等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要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加強志愿服務工作研究,通過志愿服務提升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效果。例如,高??梢詫⒅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勤勉好學”等理念中的養分,融入醫學生在醫院的志愿服務中,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
高校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政務實踐、企業實習等社會實踐。這些實踐不僅是提高學生自身專業能力的平臺,同時也是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平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努力成為高素質人才。例如,在社會實踐中設置宣講環節,請學生圍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價值觀等主題開展宣講,促使學生主動收集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關于這些主題的素材,并將相關素材梳理成為主題宣講內容。通過這些環節不僅讓學生接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薰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個人能力。
(三)強化師資素養
提升教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強化教師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的能力,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一方面,高校可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培訓,依托教師發展中心、輔導員發展中心、輔導員工作室、教科研會議等平臺,定期開展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題學習,切實提升教師的素養。例如,高校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結合分組討論等形式,讓老師們圍繞專題學習知識分享心得體會,促使教師們在討論中再次深入學習。
另一方面,高??梢耘e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比賽,通過學校給予獎勵等舉措調動教師參與比賽的積極性,通過比賽促使教師深度打磨自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能力,發揮以賽促教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此外,高校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是不斷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理論水平、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重要平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對于提升輔導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具有促進作用。
(四)深化校企協同育人
校企協同育人有助于校企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校學生,為各行各業輸送人才。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實習、實訓等環節中,促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例如,可以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校企協同育人的過程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企業為學生開展崗前培訓的過程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與以上精神相關的智慧,引導學生敢闖會創、不懈奮斗,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高校提升教育質量。高校應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和必要性,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優化融入路徑,扎實做好人才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蘇潔,吳明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邏輯與現實維度[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1):72-75.
[2]劉名森,肖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析[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5):152-156.
[3]郭欣,婁淑華,王順吉,對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148-149.
[4]唐明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其實現[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4,(08):142-150.
[5]唐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3,44(01):137-143.
(作者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