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軍工六性”的概念,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可以分成六個臺階。
第一個是“穩定性”。一把槍,得有穩定的性能。對應到工作場景中,“穩定性”體現為靠譜。靠譜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你不需要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得讓你的合作伙伴知道你的能力邊界和行動進度。這就叫靠譜,是最簡單的社會化要求。
第二個是“適應性”。一把槍、一門炮,要在各種極端情況下都能使用,這就叫適應性。對應到工作中,就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工作中的合作對象,不僅有同事,還有供應商、資源方、用戶、技術提供方、媒體等,這些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發生巨大的意外變動,你能不能適應呢?如果你能從容應對,你的工作能力就上了一個臺階。這個能力臺階叫職業化,就是把自己的職業角色和個人角色區別開來。
第三個是“安全性”。軍火不能傷到自己人,要讓人放心。對應到工作中,就是你要讓身邊的人放心。我們經常會在工作中表揚一個人,說事情交到他的手里落不到地上。這并不是說他干什么都能成,而是說,他即使沒有把事干成,大家也都相信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你一旦踏上這級臺階,就可以當團隊中的領導了。
第四個是“保障性”。軍工產品平時不需要那么多,一旦打仗,情況就會非常緊急,需求量會猛增。對應到工作中,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協同資源打一場戰役。打一場戰役,有時間和節奏上的要求。哪個地方是關鍵控制點?什么時候要投入最密集的資源?哪個體驗絕對不能放過?有了這些判斷才有節奏感。踏上這一級能力臺階的人,通常有希望升到大公司的副總這個級別,因為他可以獨立負責一條業務線。
第五個是“維修性”。手槍是沒有螺絲釘的,這樣可以方便軍人徒手拆卸。合格軍人的一個基本技能,就是能蒙著眼睛,徒手拆裝一把槍。對應到職場上,“維修性”就是你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跨越組織的邊界,對各種趨勢進行預判,并做出預案。重要的不是當下的任務能不能完成,而是你現在做的事,能不能在各個維度上,應對和利用未來的重大變量。踏上這個能力臺階的人,就已經具備了當一家公司總經理的能力。
第六個是“測試性”。這個產品我拿起來一看,馬上就能知道,它是性能完備,還是性能已經降低,一眼可知產品好壞。對應到工作中,這個能力就體現在,你不僅能干活兒、把活兒干成,還能讓身邊的所有人看見、評估你干的活兒。你不僅能主動組織協作,還能讓不在你視線里的資源主動找上門來跟你合作。
你可以把這個境界理解為“個人品牌”,個人工作能力的品牌。你一旦踏上了這個臺階,以你的工作能力,不去創業,那就可惜了。
(摘自《羅輯思維:認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