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東寶區把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年”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從打基礎、強根基做起,以村(社區)黨員干部為提能主體,不斷增強理論素養、創新工作方法,推動形成發展新動能。
精準滴灌“強根基”,構建全方位培訓矩陣
打造線上培訓新模式。創新推出“書記直播談黨建”線上教育平臺,組織44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現場訪談 + 網絡直播”方式,圍繞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工作,分享交流經驗做法,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互學互比互促。截至目前,開展直播活動8期,在線培訓村(社區)干部5000余人次。
搭建沉浸學習微課堂。實施社區賦能計劃,成立全市首家社區治理學院,推動教授進社區、書記進講堂,邀請36名專家教授、優秀社區書記開展理論解讀和經驗分享,聚焦老舊小區改造、信酬制物業等主題,通過“頭腦風暴 ?+′ 情景模擬”等形式,開展社區工作者“圓桌會議”,提升干部實戰能力。
激活黨校培訓主陣地。大力推進村“兩委”干部全覆蓋進黨校培訓活動,依托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 2+10+N3 課程體系,實現村“兩委”干部培訓全覆蓋;搭建“理論教學 °+ 實地觀摩 ?+. 跨區聯學 + 案例分享”四位一體教學體系,開展村(社區)主職干部培訓班,組織50余名主職干部前往湖州吳興、宜昌夷陵等地學習,推出村村聯建、村企農聯動等6種集體經濟發展案例,以典型案例拓寬干部發展思路。
實戰練兵“礪鋒芒”,搭建適用化演練平臺
試點探索書記輪值。以牌樓鎮為試點,按照“一人一月、輪流上崗”原則,組織村“兩委”干部輪流擔任“支部書記”,制定輪值工作任務清單32條,引導獨立策劃主題黨日、召開每周例會、接待群眾來訪;建立輪值書記述職評議制度,月末組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評議當月輪值工作質量,6名表現優秀輪值書記納入主職后備干部培養,1人已調整使用。
全面實施跟崗鍛煉。優選群眾口碑好、發展潛力大的65名年輕村(社區)干部,分批到鄉鎮(街道)“六辦三中心”跟崗鍛煉,結合工作實際,設置黨建、鄉村振興、應急、信訪等8類崗位,指定經驗豐富、業務精通的機關干部定向“傳幫帶”,跟崗結束后,組織開展“回頭看”,了解干部返崗后作用發揮情況,檢驗能力鍛煉成效。
整合職能全崗通辦。印發《東寶區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提升兩年行動方案》,整合社區民政、醫保等辦事窗口職能,全區設置事項一站式辦理窗口48個,210余名社區干部參與“全崗通”鍛煉,開展干部輪崗交流、業務互通互換活動,推動干部主動學業務、鉆業務,有效提升社區干部業務綜合能力。
嚴管厚愛“激活力”,健全閉環式管理機制
實施紀實管理。制定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紀實管理辦法,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建立“一人一檔”管理臺賬,動態更新學習培訓、工作履職情況,通過定期分析研判,根據表現情況,樹立一批先進示范典型,今年以來,選樹“頭雁支書”10名,調整使用優秀后備干部21人,帶動干部主動擔當作為。
強化作風建設。開展村級規范化建設提升行動,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三務”公開制度,強化“三資”管理,抽調組織、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骨干,開展聯合指導,提升村干部規范化工作水平。結合深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組織村(社區)干部梳理作風突出問題18個,逐一開展集中整治,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
提升激勵效能。推出村干部獎勵報酬與村級集體經濟收益掛鉤辦法,設置集體經濟增量獎和保持獎,截至目前,已實施掛鉤制度的40個村154名村干部工資待遇人均提高1.43萬元,干部發展產業積極性顯著提高;從本村種養大戶、技術能手和在外企業家中,選聘14名鄉村“共富合伙人”,幫助村干部打通銷售渠道、掌握關鍵技術、拓展產業規模,補齊村干部產業發展能力短板。
(作者系荊門市東寶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