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識別碼:A 文獻編號:1005-6114(2025)04-063-05
江漢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約 2 000h ,年太陽輻射總值達到 460~480kJ/cm2 。全年約 230~240d 的溫度在 10°C 以上,活動積溫 5100~5300% ,無霜期240~260d 。年均降水量 1100~1300mm ,其中4月到9月期間降水量占全年的 70% ,適于水稻栽種。近年來,隨著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洪湖地區再生稻的種植面積日益增加。洪湖市作為江漢平原的重要糧食產區,再生稻發展潛力巨大[2]。因此,進一步篩選適應洪湖地區種植的再生稻良種,對于洪湖市再生稻的發展、糧食增產、農戶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對15個市場經營和推廣品種在洪湖地區的再生能力、生育期、產量等農藝性狀進行了評價,以期為洪湖地區再生稻發展提供支持。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和地點
于2024年在洪湖市再生稻春露科技示范基地( 113.55°E,29.85°N) 進行試驗。該基地位于江漢平原腹地,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為 16.2~ 16.6°C ,年降水量為 1100~1300mm ,土壤肥力中等,符合再生稻種植條件
1.2 參試品種
15個再生稻品種名稱及供種單位信息具體見表1。
1.3 試驗設計
在同一田塊設置15個小區,確保其肥力相對均衡,每小區面積 108m2 ,小區間留置通道,寬度為50cm 。采用機械插秧的方式,用種量為每 667m2 為1.5kg ,頭季機收。
1.4 田間調查
調查各參試品種的生育進程、理論產量、實際產量。理論測產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取10叢計算有效穗數、株高,取5叢進行室內考種,達到5粒為有效穗。
計算公式:
理論產量( (kg/667m2)= 每 667m2 穗數 × 平均每穗粒數 × 千粒重 (g)×10-6 (204號
在再生稻完全成熟后,進行全田收割。將收割的稻谷進行實際稱重,同時測量收割面積,換算出實際產量。

1.5 農事管理
4月16日第1次整地,翻耕綠肥(油菜),4月27日第2次整地,4月29日進行移栽
肥料施用與病蟲草害防治情況:
① 田間綠肥(油菜)每 667m2 約1 600kg :
② 底肥:在第2次整地時每 667m2 施復合肥(宜施壯)含量 40%(N22P8K10)40kg
③ 追肥:第1次5月6日每 667m2 追施尿素 10kg ,第2次5月20日每 667m2 追施尿素 10kg ,頭季收割前8月15日每 667m2 追施尿素 10kg ,收割后第2天8月16日每 667m2 追施尿素 10kg
④ 病蟲害防治:5月22日防治二化螟、紋枯病,每 667m2 用康寬( 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10mL 、菌刀(井岡雷素A) 40mL ,第2次6月27日防治螟蟲、紋枯病、卷葉螟、稻瘟病,每 667m2 用康寬( 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10mL 、蘇云桿菌 100g ,加戊唑醇20g;
⑤ 除草:5月2日用吡嘧磺隆加芐防治田間雜草。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品種生育進程
2.1.1 頭季稻
參試品種頭季稻生育進程見表2。由表可以看出,豐兩優香1號、華兩優341、隆晶優1212和隆晶優8401等品種的生育期最短,為 135d 。華兩優2871、N兩優036和荃科優822等品種的生長期居中,為

137d。荃優58、九兩優粵禾絲苗、箴兩優郢香絲苗、箴兩優荃晶絲苗、勇兩優荃晶絲苗、荃香優197、荃創香絲和荃優822等品種的生長期較長,在 140~144d 其中品種箴兩優荃晶絲苗生長期最長,達 144d 。品種隆晶優8401和隆晶優1212分藥時期最早,分蘗始期為5月4日。九兩優粵禾絲苗、荃香優197和荃創香絲等品種的分藥時期最晚,分蘗始期為5月10日,與最早相差 5d 。豐兩優香1號、華兩優341、隆晶優
1212和隆晶優8401等品種的始穗時間最早,在7月
10日,而且成熟快,從齊穗到成熟在 30d O
2.1.2 再生稻
參試品種再生季生育進程見表3。由表可以看出,品種箴兩優郢香絲苗和箴兩優荃晶絲苗因頭季生育期短,收割時間早,留樁更低,再生稻生育期最長,為 71d 。隆晶優1212生育期最短,為62d,其齊穗時間較早,所以成熟也較快。

2.2 參試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2.2.1 頭季稻
從表4可以看出,荃優58、荃優822、隆晶優1212、箴兩優荃晶絲苗和九兩優粵禾絲苗等5個品種的分蘗力較強,每 667m2 有效穗在17.43萬~18.67萬之間,最好的是荃優58,每 667m2 有效穗為18.67萬;荃創香絲、箴兩優郢香絲苗、荃香優197和豐兩優香1號等4個粘粳雜交品種分力相對較弱,每 667m2 有效穗在16.32萬~16.44萬之間,豐兩優香1號和荃香優197分蘗力最低,每 667m2 有效穗為16.32萬。穗最長的品種是隆晶優1212,為23.5cm ;最短的是箴兩優郢香絲苗和華兩優2871,為 19.2cm 。株高最高的品種是箴兩優郢香絲苗和豐兩優香1號,最矮的是隆晶優8401。總粒數最多的品種是隆晶優8401,最少是荃優58。實粒數最多的品種是兩優036,最少是荃優58。結實率最高的品種是兩優036,達 87.55% ;最低的是隆晶優8401,為 81.46% 。千粒重最大的品種是華兩優2871,最小的是兩優036。
2.2.2 再生稻
從表5可以看出,勇兩優荃晶絲苗、荃優58和荃優822等品種每 667m2 有效穗明顯比其他品種多,分別達24.86萬、23.86萬和22.42萬,表明3個品種的再生能力很強。荃香優197、箴兩優荃晶絲苗和箴兩優郢香絲苗等品種每 667m2 有效穗明顯偏少,在17.54萬~18.65萬之間,偏少的主要原因是收割機履帶碾壓過的地方,再生芽長出少,表明這3個品種的再生能力相對偏弱。


2.3參試品種兩季實測產量
從表6看出,荃優822、隆晶優1212、九兩優粵禾絲苗、箴兩優郢香絲苗和豐兩優香1號等品種實測單產較高,依次為 968.6kg/667m2 .931.49kg/667m2918.31kg/667m2,915.84kg/667m2 和 913.15kg/ 667m2 。兩優036、荃優58、荃創香絲和荃香優197等品種實測單產較低,依次為 822.55kg/667m2?807.89kg/667m2?794.02kg/667m2 和 779.92kg/667m2 。單產偏低的原因可能是頭季生育期長,頭季收割時間推遲,后期氣溫下降,嚴重影響再生稻的生長發育。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隆晶優1212、隆晶優8401、荃科優822、兩優036、華兩優2871、華兩優341和豐兩優香1號等品種在洪湖地區的生育期較適宜,頭季成熟較早,再生能力強;荃優822雖然頭季成熟較晚,但是產量最高;荃優822、隆晶優1212、九兩優粵禾絲苗、箴兩優郢香絲苗和豐兩優香1號等品種的產量較高。基于再生稻推廣品種選擇標準,即盡量選擇再生能力強、頭季生育期短,產量高的品種,建議選擇品種隆晶優1212和豐兩優香1號在洪湖地區作進一步推廣種植。
本試驗中,荃香優197、荃創香絲和荃優58等品種再生季節實收產量比較低,原因主要是再生季碾壓稻茬受長期積水影響發生腐爛,導致再生芽極少[3],對試驗結果造成干擾,因此可進一步試驗考察,以明確其產量特性。在今后的再生稻種植過程中,可采取合理的減損機收方法,減少對稻苑的碾壓,提高再生季出苗率;同時通過適度密植,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攻好基本苗,以提高水稻總體產量。
參考文獻
[1] 劉環,杜斌,劉章勇,等.江漢平原“一種兩收”優良水稻品種篩選[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5(4):30-35.
[2] 鄭普兵,張又清,王攀,等.洪湖市再生稻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湖北植保,2022(4): 6-7+10。
[3] 沈茂盛,袁功平,陳小華.懷寧縣高產優質再生稻品種篩選[J].農技服務,2024,41(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