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將“加強委員隊伍建設”作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五個要求”之一。近年來,新鄉市政協著力提升委員履職本領,強化委員履職管理,提升委員履職實效,在更好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
常態化開展學習培訓夯實委員履職根基
重視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如果我們不重視學習,對政策吃不透、對專業知識不了解、對實際情況不掌握,提出的建議就會偏離實際,履職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對于加強政協委員學習培訓工作,新鄉市政協主席王新軍這樣認為。
為切實提升委員履職能力,市政協著力構建4 1+4+N′′ 委員學習培訓體系。“1”即屆內對全體政協委員進行1次輪訓,通過專家授課、現場教學、分組討論等形式,幫助委員提升政治素養、增強履職本領;“4”即每年舉辦4次政協委員大講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干部圍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科技創新等熱點領域授課,有針對性地對委員履職能力進行提升培訓;“N”即以委員讀書活動為抓手,依托各專門委員會讀書群、“委員之家”“馨香書坊”等線上線下讀書平臺,組織開展日常學習、交流和研討活動,以常態化“充電”“補鈣”讓委員“強筋壯骨”。
“為提升委員學習培訓的實效性,市政協以委員讀書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書香政協·好書共讀’品牌建設,堅持每季度推薦一批經典書籍、開展一次讀書分享,每半年展示一次讀書心得、評選一批優秀讀書成果,并搭建線上線下讀書平臺,不斷推動委員學習常態化進行。”市政協委員聯絡室主任郭曉艷說,2024年市政協舉辦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人民政協制度”“國學經典傳承”“人工智能·筑夢未來”“企業家牽手科學家”等多次專題講座,場場爆滿;組織開展“閱讀紅色家書·感悟百年信仰”“慶七一書香墨韻頌黨恩”“讀萬卷書·品千年韻”“致未來的自己\"等專題讀書活動,鼓勵委員開卷有益、開門讀書;注重將讀書與履職結合起來,各專委會圍繞年度協商議題,組織開展好書推薦、心得分享、成果交流等讀書活動,推動讀書履職相互賦能,持續引導廣大委員在讀書中明方向、聚共識、強本領。
▲ 新鄉市政協舉辦“書香政協·致未來的自己”讀書分享活動

朱林委員表示,加強學習不僅是自我提升的必要途徑,更是委員履職的重要保障,通過參加委員讀書活動,進一步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儲備,更好把握履職方向,掌握建言方法,從而為建設家鄉貢獻更多智慧力量。
精準化推進服務管理 激發委員履職動能
以黨建強根基,以考評促管理。新鄉市政協用心用情聯系與服務委員,引導委員在政協履職中唱主角、當主力。
▲ 新鄉市政協對2024年度優秀履職委員、優秀提案、提案辦理先進單位和提案辦理先進個人予以表揚并頒獎

委員隊伍的三分之二是非中共人士,加強委員隊伍黨的建設是當前政協黨建的重點工作。“要以功能型黨支部為主抓手,壓實壓緊專委會主任的主體責任,把支部活動與專委會業務緊密結合,以結對子方式把政治引領責任下沉到黨員,全面加強、統籌推進委員隊伍黨建工作,推動政協黨建與履職工作深度融合。”王新軍說。
近年來,市政協將委員全部納入專委會,并以專委會為依托成立功能型黨支部,由專委會主任兼任黨支部書記,認真落實黨組成員聯系界別、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三聯”機制,著力推進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全體委員全覆蓋,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委員履職高質量。2024年,市政協黨員委員與結對的黨外委員開展年度談心交流200余人次,委員向界別群眾宣講理論政策600余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走向千家萬戶,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加強委員隊伍管理,必須充分調動政協委員履職積極性、主動性。
政協委員的構成具有多樣性。為進一步提升委員履職考評辦法的精準度和科學性,市政協創新采用“ 1+3\" 考評模式,在總體考評辦法的基礎上,對專委會主任、縣(市、區)政協主席、職務委員分類考評,將黨員委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聯系黨外委員、參加功能型黨支部活動等情況納入考評,科學化、精細化設置評價指標,引導廣大委員更好履職盡責。
履職評價,重在結果運用。今年新鄉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對評選出的優秀履職委員和優秀提案等予以通報表揚,邀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現場頒獎,并將委員履職情況抄送組織部、統戰部及委員相關單位,強化了評價結果的約束性,更好地激發委員履職動能。
長效化提升履職成效彰顯委員擔當作為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新鄉市政協委員履職活力不斷激發,逐步形成了“委員越干越有勁、政協越來越有為、黨政越來越重視”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市政協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黃河長治久安、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流域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五個專題”,組織市縣政協委員聯動調研,形成2篇綜合調研報告和5篇專項調研報告,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報告“分量重、有深度”,批轉有關部門分解任務、推進落實;委員們提出的部分意見建議,得到省直有關部門的重視與采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政協力量。
2024年,市政協圍繞培育壯大“三新”經濟、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加快提升中心城區經濟能力、打造和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專題議政和對口協商,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建言成果。關于加快提升中心城區經濟能級的調研報告,被批轉市四大班子領導閱研;委員報送大會發言、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報送市委、市政府的社情民意信息批示率達 100% 。關于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中小學教學、推廣新能源汽車普適性換電模式、加強中原農谷種質資源庫建設等多篇信息被全國政協、省政協采用,關于輕微違停柔性執法、加強城市“僵戶車”治理、拆除纏樹燈帶消除安全隱患、優化公交線路等民生問題的信息被市直有關部門采納,委員履職熱情愈加高漲。
王平平委員說:“之前來紅旗區政府辦事公交線路少,且時間間隔長,群眾意見較大。我們把這一問題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上去,被相關部門采納,目前已增加了公交班次,現在群眾來紅旗區政府辦事方便多了。通過履職推動民生問題解決,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政協的作用和委員的價值。”
人民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優勢在委員、活力在委員,潛力也在委員。“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委員隊伍建設,切實發揮好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以高質量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王新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