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依托“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開展務實協商1984次,參加委員1萬余人(次),涉及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多個領域問題,推動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近年來,委員管理聯絡委員會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聯絡協調、上下聯動、系統整合優勢,強化履職品牌意識,認真踐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要求,以鄉鎮(街道)黨(工)委為依托,著力推進“有事好商量·鄭協商”基層協商平臺建設,采取靈活多樣、貼近群眾的方式,傾聽民意、協商議事、服務群眾,把民主協商陣地建在老百姓家門口,更好地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一、加強黨的領導,著力指導推進。堅持將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政治原則,確?;鶎訁f商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實現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有序推進、取得實效。一是堅持高位推進。鄭州市委高度重視,把“有事好商量”工作納入全市工作統籌安排,市委辦公廳專門印發《關于在鄉鎮(街道)搭建“有事好商量”平臺推進基層協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二是加強領導指導。加強工作領導,定期專題研究、解決工作難題。市政協主席杜新軍靠前指導,多次主持召開黨組會、推進會部署安排,帶隊深入縣、鄉、社區實地調研指導、現場觀摩推進。三是壓實工作責任。發揮好鄉鎮(街道)黨(工)委的前沿陣地作用,明確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政協工作召集人),具體負責“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和協商活動的組織實施。
▲ 2023年7月19日,召開“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推進會。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金水區未來路、惠濟區長興路街道辦事處“有事好商量”平臺建設情況。

二、健全制度機制,細化建設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站位推進,將協商平臺建設作為開展基層協商工作的重要著力點,研究出臺《關于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從工作體系、建設標準、協商程序、工作力量等方面進行規范提升。一是健全工作體系。積極推進建設“ 1+x+5′ 三級工作體系,在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縣級協商平臺(即“1”),在、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建立協商議事廳(即“X”),在有條件的村(社區)
建立協商議事室(即“S”),形成縣、鄉、村一體化基層民主協商工作體系。金水區還整合現有平臺資源,打造線上 + 線下“雙協商平臺”,實現線上“云議事”和線下“好商量”齊頭并進。二是注重“六有”標準。推動縣(市、區)和鄉鎮(街道)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原則,按照有人員、有經費、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成效“六有”標準,全力建設“有事好商量”平臺。目前,全市已建成“有事好商量”協商平臺448個。三是細化協商程序。結合基層民主協商實際,建立了確定協商議題、開展協商調研、組織協商討論、報送協商成果、推動工作落實、進行評議督辦的協商流程,讓基層民主協商能落實、見成效。如,鞏義市夾津口鎮通過“有事好商量”平臺,圍繞“嵩頂登山步道旅游標牌建設”開展協商,7名委員徒步走完21公里步道開展實地調研,將需要設置旅游標牌、安全警示標牌的節點位置繪制成38張地圖,形成的《協商議事建議報告》翔實科學,有力助推了問題解決。四是壯大協商隊伍。為著力解決有人協商問題,把住鄭全國、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職能部門專業人員,鄉賢代表納入基層民主協商人才庫,明確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全部作為協商主體,出臺《委員進社區的指導意見》,推動委員走進“有事好商量”平臺開展民主協商,讓基層民主協商有人員、有隊伍。如,中牟縣政協挖掘轄區歷史文化資源,傳承歷史名人劉之鳳謙、遜、忠、厚的品質,號召老教師、老干部、老黨員等16名鄉賢、能人成立“之鳳說和團”,先后調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各類問題126起。2023年12月,“之鳳說和團”文化傳承促和諧工作法被評為河南省“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三、聚力中心工作,創新協商方式。堅持“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引導政協委員聚焦高質量發展、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中心工作,創新運用“線上協商”“微協商”“微調研”等方式,積極協商議事,參與基層治理,解決發展難題。如,惠濟區政協聚焦黃河戰略,發揮“有事好商量”議事主陣地作用,舉行共謀發展協商議事會,吸引100多家企業齊聚灘地公園,共同助力黃河灘區高質量發展;新密市青屏街道政協聯絡組聚焦城市有機更新,組織政協委員、居民代表、網格員對片區內每條街道每棟樓房現狀進行實地調查,走訪群眾300余人,開展3次現場微協商,形成工作建議,助推老破臟亂片區的華麗轉變。目前,“有事好商量·鄭協商”平臺已成為推動鄭州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的有效載體。
四、堅持協商為民,做實協商成效。把“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理念貫穿“有事好商量”全過程各領域。出臺《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意見》,開展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推動各縣(市、區)政協積極圍繞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探索“板凳協商”“田間協商”和“五議四不議”“六步協商法”等做法,以“小切口”助力“大民生”。如,惠濟區長興路街道政協聯絡組利用“有事好商量”平臺,先后開展協商活動60多次,完成了安置房分配、不動產證面簽等好事實事;新密市新華路街道東城半島社區在政協委員的支持下,開辦社區“幸福食堂”,解決空巢老人買菜難吃飯難問題;金水區鳳凰臺街道政協聯絡組對協商成果強化跟蹤督辦,圍繞“占壓公共區域土堆”“私家花園外突違建拆除”“地下空間住人”等老舊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商議對策,經過座談、協商、整改、初次成果檢驗、二次成果檢驗等環節,不僅解決了老舊小區改造問題,還利用現有空間資源實施建設“雙千工程”,得到了群眾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