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新時代社會組織協商的生成邏輯

2025-07-31 00:00:00李峰吳淼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5年2期
關鍵詞:協商民主

中圖分類號:D6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96(2025)02-069-07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立足中國國情,結合國外先進的民主政治經驗所作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社會組織協商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維度,也是實現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關鍵場域。從2013年社會組織被第一次納入黨的重要文件并成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五大協商主體之一,到2015年中共中央在《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中發出要“逐步探索社會組織協商”的倡導[2],再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要統籌推進社會組織協商[3],社會組織協商從最初的“主體地位尚未完全確立”“協商能力與水平也有待提高”[4],發展到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理論創新成果和寶貴的實踐經驗總結,這一過程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和保障人民持久而廣泛地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所進行的積極努力和作出的重要貢獻。2024年7月,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黨對包括社會組織協商在內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即豐富協商方式、健全制度化平臺、各種協商渠道協同配合[5]。以上提到的黨的重要文件對社會組織協商的一系列規劃設計和統籌要求,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在現實層面上構建社會組織協商體系的嘗試已經逐步拓展,為相關研究開拓了廣闊的探索空間,亟待學界的有力回應。

目前,學界在社會組織協商的制度建設、能力提升等方面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并以“問題一對策”為主要模式,針對社會組織協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但現有研究大多著眼于現實問題的解決,而鮮有從根源上對社會組織協商進行綜合探討。事實上,社會組織協商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有著深厚的理論、實踐、歷史和功能邏輯,厘清這些邏輯路線,對推進社會組織協商具有學理上和實踐上的雙重意義。

一、社會組織協商的理論邏輯

理論邏輯不僅是理論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更是實踐應用范疇的指向。厘清我國社會組織協商的理論邏輯對社會組織協商這一既亟待理論層面探討,又正在實踐中進行、拓展的重大課題,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從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協商民主理論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在汲取馬克思主義豐富的思想養料基礎上的理論總結和實踐探索。盡管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學說中未有關于社會組織協商理論的直接闡述,但其中包含的社會組織協商元素為今天社會組織協商體系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中國社會組織協商的目的是實現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為我國社會組織協商貢獻了寶貴的民主思想。最廣大的人民當家作主才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國家政權應回歸于廣大人民的手中”[6]14。列寧指出,新型民主的建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主建設的歷史任務,民主作為一種權利終將回歸社會,人的本質也將伴隨著這樣的回歸獲得顯現。同時,這些馬克思主義者都強調社會主義民主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國家國情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更新的,有著蓬勃生命力的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既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也不是毫無根基的存在。它的誕生需要歷史發展的契機,它的成長也要與相應的社會形態、民主政治的實踐契合。另外,馬克思主義者也充分肯定民主監督的作用。“議行合一”的巴黎公社制度為馬克思稱道,認為人民賦予的權力理所當然地受到人民的監督。社會組織以協商方式進行政治參與和社會治理,而馬克思主義中的政黨聯合協作思想為今天中國的社會組織協商實踐提供了理論參考。在無產階級政黨創立和建設過程中,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政黨要與其他不同性質的黨組織聯合,并強調在一個國家內各工人政黨之間聯合協作的重要意義。列寧進一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政黨聯合思想,充分肯定了無產階級政黨要與進步黨派、各政治團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同時,對當時俄國非政治性的群眾組織進行了論述,指出這些組織包括廣大人民群眾,是形式不固定、非秘密性的組織,包括工會、工人自學小組等[7120。此外,列寧還提出了政黨職能社會化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政黨聯合思想中關涉“協商”概念,也涉及與各種組織實體的聯合,其雖并非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組織協商,但卻為今天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協商貢獻了理論依據。

社會組織協商是中國共產黨對社會組織的聯合,是將社會組織納入國家治理主體范疇的實踐。馬克思對階級聯合斗爭思想的理論探索對今天中國共產黨聯合社會組織以協商方式參與政治、進行社會治理具有啟示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在闡述將不同階級聯合起來進行斗爭的必要性的前提下,指出了聯合的范圍是無損于無產階級獨立性質的工人階級和農村無產階級[8]394。列寧將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階級聯合斗爭的觀點提升至新的高度,明確了政黨與群眾組織聯合斗爭的意義和工農聯盟成立的必要性,以及政黨與工會聯合起來的重要價值。尤其是最后一點關涉俄國兩大類社會組織—革命政黨和工人協會,也正是二者的溝通協調、通力合作,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列寧在關于統一戰線理論的闡釋中,明確指出要爭取城鄉勞動者和廣大工人,結成組織形式,建立統一戰線,共同進行階級斗爭。這些闡述無疑都涉及俄國共產黨與社會組織進行協商聯合的思考。綜上,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民主思想、政黨聯合思想以及階級聯合斗爭思想,為中國社會組織協商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和明確的指導。社會組織是最接近基層民眾的實體化組織形式,也是最容易傾聽民眾訴求、征集民眾議題的組織實體。中國共產黨在具體分析不斷變化發展著的中國國情的現實基礎上,將社會組織納入協商民主的主體范圍,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政治根基的進一步夯實,更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中關于“民主”“協商”“與社會組織聯盟”等理論的拓展。

從西方協商民主理論來看,19世紀30年代,托克維爾結束在美國的訪問后撰寫了《論美國的民主》,從引進思想史的邏輯視角,該著作被學術界視為社會組織協商的肇始之作[9]。“協商民主”概念在學術上的首次應用是在20世紀80年代約瑟夫·畢塞特的《協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數原則》中,他倡導要以公民參與的形式取代精英民主化的方式。在此后的90年代,約翰·羅爾斯、喬舒亞·科恩與尤爾根·哈貝馬斯等西方學者開始從不同角度對“協商民主”的內涵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其中,伯納德·曼寧與喬舒亞·科恩分別在各自的文章《論合法性與政治協商》和《協商民主與合法性》中對協商民主何以成為可能進行了闡釋。緊接著,詹姆斯·博曼在《公共協商:多元主義、復雜性與民主》中分析了協商民主存在的條件。尤爾根·哈貝馬斯則依據公民的行為交往理論構建了協商民主發生的政治模式。總的來說,以上西方學者們關于協商民主概念、價值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協商民主看作一種決策生成的方式,代表學者是戴維·米勒。這一解釋強調協商民主的參與者既要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也要有傾聽他人觀點的義務,以此形成的決策方式就是協商民主。二是在政府與社會團體的框架下解釋協商民主,代表學者是喬舒亞·科恩。他認為協商民主的主體是一個團體,是正在進行的、有自身獨立性的、包含多元價值觀念的。三是將協商民主看作一種治理方式,代表學者是喬治·M·瓦拉德茲。這種對協商民主的闡釋明確了參與協商主體的責任和參與方式,并規定了共同的價值取向,即公共利益的達成,是對異質文化間對立的有效回應。

綜合而言,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的核心要義在于通過以傾聽、表達、交流、對話為基本內容的協商方式來平衡不同利益群體間的矛盾分歧,淡化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文化差異。西方協商民主理論強調參與協商實踐的主體在機會、地位以及權利上的平等性,尤其是在與政治生活相關的意見表達上。對合法性的必要闡釋也是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的重要特征,包括協商主體身份的合法性、協商程序的合法性等。除此之外,基于公民社會孕育下的民主觀點的表達也是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的重要內容。以上這些觀念的傳入,為我國社會組織協商在身份的確立、程序的設置、制度平臺的搭建等方面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

二、社會組織協商的實踐邏輯

與哲學范疇中理論邏輯相對的實踐邏輯體現了主體在實踐中所遵循的行為規律和思維方式,是社會組織協商在實踐中得以實現的重要框架和分析工具。準確描述社會組織協商的實踐邏輯軌跡,能夠清晰地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下愈發健康的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狀態,同時折射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正日臻完善、最大限度地發揮著整體效能。

社會組織協商是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渠道的進一步豐富,其本質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令廣大人民群眾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通過社會組織這一組織化實體,基層群眾擁有更多與其他協商主體建立協商關系的機會和方式。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組織與政黨之間的協商關系。廣大群眾將個體訴求匯聚成組織訴求,在科學的程序指引下進入黨對民智、民意的收集、篩選機制中,并最終獲得來自執政黨的反饋。事實上,在某些省份,已經建立了黨委與社會組織協商溝通的專門工作機制,在制度上保障了協商關系的建立。二是社會組織與人大之間的協商關系。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社會組織參與人大的立法、聽證與評估,或通過組織向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三是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協商關系。基層群眾可以通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政府政策座談會、研討會,通過智庫、調研、沙龍的形式,對拆遷、城改、環境治理、權益維護等民生領域相關政策的制定、解讀和執行等提出意見和建議。社會組織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化解政府與群眾間的誤會、矛盾,搭建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橋梁。四是社會組織與政協之間的協商關系。政協通過向社會組織提供制度化的渠道而與社會組織建立協商關系。有的社會組織通過工商聯參與政協協商活動,也有一些具有行業背景和社會組織成員雙重身份的代表委員直接在各級人大、政協會議中提交反映社會組織成員訴求的議案提案。例如,廣東等省份正在嘗試將社會組織作為協商界別之一納入政協協商范疇,通過建立社會組織參與政協協商的制度保障其參與政協協商的合法性;在浙江等省份,很多商會借助工商聯牽線搭橋向政協提交提案,為優化營商環境出謀劃策。五是社會組織與人民團體之間的協商關系。人民團體承擔著“聯系服務新型社會群體”的工作,而社會組織作為新型社會群體類別恰恰可以作為人民團體的工作服務對象。人民團體可以與社會組織對接,將社會組織的訴求反映給政府,從而與之建立協商關系。在浙江等省份,工商聯就承擔了連接行業協會與政府的職責。六是社會組織與基層組織之間的協商關系。在以鄉鎮、企業、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為主體的基層協商領域中,從屬于廣義上的基層協商領域的眾多社會組織,是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基層組織協商的重要渠道。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個地區成立了由社區居民代表組成的社區業委會。人民群眾通過這個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協商活動,不但激發了其參與基層協商的積極性,真正地在參與基層協商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治與自我管理,而且也促進了基層協商制度化水平的提升。另外,社會組織之間的協商也是人民群眾以組織方式實現社會治理的一種民主治理形式,例如一些以商會、協會為主體進行的行業協商。這些商會、協會通過協商的方式起草行業標準、規范同行競爭、處理矛盾糾紛、協調行業內外關系、監督行業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做了政府不易做、不便做的工作,客觀上發揮了尊重經濟規律、維護市場秩序、加強行業自律的作用。而行業間這種以協商方式處理事務、解決問題的形式也體現了民主決策的精神,其“代表”與“參與”融合的協商形式充分尊重并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主張和權利要求,是對“民主”的充分踐行。

基于以上的實踐探索不難發現,社會組織協商是對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所顯現的特點的一種適應性回應。協商是解決社會矛盾、階層分化、利益沖突的最優策略,也是增強社會核心價值認同的最優路徑。而社會組織協商是將社會個體整合成不同的組織實體,建立群眾與政府之間的聯系,令最大范圍的、政治參與熱情不斷高漲的人民群眾,獲得與政府溝通的機會和渠道,拓展人民群眾向政府表達訴求、建言獻策的空間。同時,社會組織協商的實踐也是中國共產黨鼓勵社會組織在更廣闊的領域、更深層次地參與國家治理,積極培育社會組織,最大程度地激發社會活力,大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三、社會組織協商的歷史邏輯

歷史邏輯是人類活動歷史進程及邏輯發展順序的呈現。揭示我國社會組織協商的歷史邏輯不僅有助于形成對社會組織協商的歷史依據和整體認知,更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科學決策,并為預測社會組織協商發展趨勢提供科學的歷史依據。

社會組織作為政治主體參與民主政治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后社會組織的恢復發展及不斷壯大的過程,從開始到逐步深入的。但在此之前,中國共產黨關于社會組織協商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是在長期的革命中得以孕育和萌芽,并在今天獲得充分發展的土壤。在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撰寫了《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其中,“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的經典論述,不僅是黨對堅定實行民主政治目標的表達,而且也將當時各階層人民群眾的訴求包含進來,對其他黨派、社會組織、非黨派人士參與政權建設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其中閃爍的協商精神對后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立,以及今天社會組織協商的發展影響深遠。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之際,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各黨派、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以及特邀代表662人應邀參加了會議[10]。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除了設置黨派、區域、軍隊三個屆別外,還特別設置了團體屆別,這個屆別就包括各解放區農民團體、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等社會組織。由此可見,社會組織協商在這一時期已然出現,其發展也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此次會議后,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社會各界人士共商國是的嶄新局面正式拉開帷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而在這一時期,關于國家治理方針政策的產生、修訂等,始終采取協商方式進行。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在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探索下逐步拓展,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的寶貴協商經驗為今天社會組織協商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國家頒布了《基金會管理辦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給予社會組織制度層面的保障,很多行業協會類的社會組織開始蓬勃發展。這些行會、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牽線搭橋、溝通協調,其紐帶作用逐漸被政府重視,尤其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這些行會的意見建議成為政府重點關注的內容。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把不應由政府行使的職能逐步轉讓給企業、市場和社會中介組織”。而伴隨著這一時期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活躍,政治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逐步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愈發扎根群眾,其匯聚信息、把握社情民意的職責與能力和政府亟待了解民情以確保政策獲得群眾廣泛支持的意愿非常吻合,體現了社會組織協商實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另外,20世紀90年代,很多自發的民間組織紛紛成立,同時,一些國際性社會組織走進中國國門開展公益活動,本土社會組織力量的壯大加之與國際社會組織的交流,對我國社會組織民主意識的增強大有裨益。而當時的社會組織還隸屬或強依附于政府,自發自覺的自我管理和服務意識普遍不高,社會組織協商的動機和途徑都處于較為模糊的狀態,即便這一時期有了協商民主的初步萌芽,但協商的效果和社會組織本身的協商能力也差強人意。

黨的十八大以后,社會組織在黨的政策支持和鼓勵下,有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部分地區嘗試踐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的號召,對社會組織雙重管理體制施行松綁,從多元管理向一元管理的方式轉變,為社會組織發展創造更廣闊的制度空間。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開始頻繁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并在國際貿易爭端中發揮協調作用,促使這些社會組織自身的議事能力和協調能力的提升,客觀上起到了激發社會組織協商實踐積極性的作用。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治理任務。在這一任務的指引下,報告進一步強調,要“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人人”成為社會治理的主體,“人人”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社會組織作為“人人”范疇中的重要內容,其社會治理的主體地位被進一步夯實。這也意味著社會組織在完成社會治理任務過程中要摒棄“旁觀者”的姿態和“從屬感”,在明確自身職責邊界的基礎上,提升責任意識,為推動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貢獻主體力量。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組織參與協商將更加常態化、合理化,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其連接政府與群眾的紐帶作用。緊接著,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再次明確提出,包括社會組織協商在內的“各種協商渠道協同配合”。社會組織參與協商從拓寬渠道到體制機制日臻完善,標志著社會組織參與協商朝著日趨規范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

回溯社會組織協商的歷史邏輯,不難發現,社會組織協商的實踐從開始孕育到萌芽,直至初步發展再到漸趨深入,這一過程始終伴隨著黨的協商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我國社會組織力量的發展壯大,社會組織協商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穩步前行,并與政府、企業等多元主體開展更加有序、科學的協商民主,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體現治理擔當。

四、社會組織協商的功能邏輯

功能邏輯的起點是社會現象或人類實踐對社會體系的存在價值,即它們怎樣滿足社會體系的需求,以期解釋這一現象或實踐得以存在的原因。社會組織協商的功能邏輯因指向的多維而表現在多個層面上,對協同共建包容有序、民主健康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社會組織相比于其他組織機構,具有深入基層、扎根群眾的特點,同時伴隨著國家制度環境的不斷優化而與政黨、政府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我國現有制度體系環境下,社會組織是能夠連接人民群眾與政府的組織化實體。社會組織與群眾的關系、社會組織與政府的關系,是探索社會組織協商功能邏輯的兩個重要維度。

一方面,從社會組織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度來看,社會組織協商具有如下功能:一是匯聚民智。社會組織的成員來自人民群眾,不同的社會組織是整合不同利益群體的實體機構,是代表組織內部成員對某些公共議題、政治問題進行交流協商后形成的一致性聲音和公共意志,是匯聚組織成員智慧、承載組織成員意見的工具。因此,社會組織協商是最普遍范圍的民志、民智得以彰顯的重要渠道。二是整合民意。相比于個人聲音的微弱、零散,集體聲音往往更加強烈、集中、果斷而富有力量。社會組織將原本莫衷一是的個體化聲音集中后,經過一系列流程化的組織操作,擷取其中的公共意見,整合淬煉成符合大多數組織成員需求的公共意志,雜糅使之成為一個有序整體。因此,社會組織協商比個人化的民主表達影響范圍更廣、影響力度更大。三是利益表達。社會組織是群眾利益表達和意愿整合的渠道,能夠將淬煉好的群眾意志上傳至國家決策層面,甚至納入決策程序。很多社會組織成員或代表通過人大、政協,或參與聽證會、信訪活動,將代表某個行業、群體的集體性意見、公眾意志上傳至國家層面,通過直接引起決策層的重視,實現利益訴求。四是權益保障。社會轉型下各階層利益分化,社會矛盾在所難免,亟待制度上的合理回應。社會組織為群眾,尤其是弱勢群體提供了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的組織化渠道。通過協商對象的選擇、協商日程的安排、協商調研的開展等組織行為,民眾都有表達個人訴求的機會,有效避免了集會、游行等非理性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治理的行為。靈活的制度安排充分回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在化解社會矛盾的同時,社會組織協商還從客觀上起到了提升公民意識,構建中國社會公民文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從社會組織與政府的關系維度來看,社會組織協商具有如下功能:一是促進民主決策。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社會組織了解社情民意,確保政策獲得相關利益群體的支持,并被廣泛接受,以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真正達到目標。同時,借助社會組織的專業性意見或建議,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提高政策施行的質量和效率。二是聯系人民群眾。社會組織協商疏通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渠道,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一以貫之,提升了政府部門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同時,社會組織以組織形式承擔了民主監督的責任,相較于非組織化的民主監督,成本更低、形式更靈活、程序更規范。三是完善協商制度。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要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社會組織成為協商民主的重要主體,貫穿于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的不同層次。而組織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能夠使其通過不同方式介入各種協商渠道并發揮作用,既為群眾參與治理提供制度化平臺,又促使公權力回應群眾訴求、實現科學決策,這是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維度的拓展。同時,社會組織協商在廣義上屬于基層協商范疇,是對民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和細化,對民主形式的進一步豐富,也是民主有效性的新的實現方式。

近年來,隨著社會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加、結構日趨合理、種類更加豐富,其功能也進一步發揮和展現。社會組織協商是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又一重要成果,其本質在于借助協商平臺,為群眾提供一個釋放壓力、緩解矛盾、表達利益訴求的機制,確保社會權利能夠在各個階層獲得保障和落實。相較于民眾個體參與的協商,組織形式是一種更優化的路徑。協商的參與者、組織者以及利益相關者采取“全體共建”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治理效能。人民群眾在社會組織協商實踐中實現公民權利的捍衛,真正實現當家作主。而從國家治理層面而言,社會組織成為協商民主的主體,是黨對其政治協商地位的肯定。中國共產黨充分認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和民主政治發展中的協調功能,既利用其內聚作用防范群眾參與政治生活的負面影響,規避社會治理風險,以軟性方式實現對社會的治理,也以此作為對社會組織培育、鼓勵的特殊方式,是對中國特殊國情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科學實踐。

五、結語

規律的重要手段。社會組織協商的理論邏輯從學理上闡釋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又一拓展維度在理論上的可行性,豐富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體系;社會組織協商的實踐邏輯證實了這一富有創造性的制度實踐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社會需要的;社會組織協商的歷史邏輯說明了這一民主制度實踐不是憑空而至,而是有章可循的,在中國特有的歷史軌道上前行,為今天社會組織協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社會組織協商的功能邏輯體現了這一制度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從社會組織協商的生成邏輯,不難得出以下結論:社會組織協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必將在歷史的檢驗、實踐的修正下不斷完善、發展、創新,在“健全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偉大工程”[11]208 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6(1).

[2]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N].光明日報,2015-02-10(1).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4]張維,廖鴻.社會組織協商民主機制亟待完善[N].法制日報,2014-06-24(6).

[5]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N].人民日報,2024-07-22(1).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列寧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康曉強.社會組織一定促進協商民主嗎?一對國外文獻的評述和批判性考察[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1):150-156.

[10]谷玉輝.中國社會組織協商民主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11]劉彥昌.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協商民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社會組織協商的邏輯分析是揭示其實踐本質

責任編輯:王兵

猜你喜歡
協商民主
發揮市縣政協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獨特作用的研究與探索
協商論壇(2025年5期)2025-08-27 00:00:00
鶴壁市政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探索立法協商新模式
協商論壇(2025年6期)2025-08-25 00:00:00
委員下沉進網格 共商群眾心頭事
協商論壇(2025年6期)2025-08-25 00:00:00
鄭州市政協-著力打造 “有事好商量·鄭協商” 平臺
協商論壇(2025年6期)2025-08-25 00:00:00
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 以協商之力賦能基層治理
協商論壇(2025年7期)2025-08-23 00:00:00
涵育民主力量:“少年說”項目的系統運維
中國德育(2025年12期)2025-08-16 00:00:00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民主發展新路和本質
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邏輯理路
民主村社區 幸福新生活
民生周刊(2025年16期)2025-08-07 00:00:00
關鍵詞:全過程人民民主
人民周刊(2025年13期)2025-08-06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人人| 91亚洲精品第一|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亚洲视频无码| 综合色婷婷|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亚洲天堂|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黄色一及毛片|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色香蕉影院| 亚洲看片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亚洲|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a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欧美色香蕉| 综合色婷婷|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九色免费视频| 精品三级网站|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欧美午夜性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午夜a级毛片|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操美女免费网站|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